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装微LED点阵,包括蓝宝石衬底、N型层、P型层、绝缘反射层、透明导电层、条形金属层、金属电极和背面金属层,所述N型层为沿X方向延伸成直条形并沿Y方向平行分布有数个,所述P型层呈点阵分布有数个,所述绝缘反射层覆盖所述P型层并同时覆盖到所述N型层的端部附近,所述绝缘反射层上设有开口,所述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P型层上,所述条形金属层沿X方向平行地分布有数个并分别覆盖所述P型层,所述条形金属层遮挡所述P型层的顶面和四周侧壁,所述背面金属层覆盖在所述蓝宝石衬底的背面并设置有与所述P型层对应的开孔。这种倒装微LED点阵能避免侧向光的发散产生,轴向出光强,而且散热性能也较好。而且散热性能也较好。而且散热性能也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装微LED点阵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发光
,特别是涉及一种倒装微LED点阵。
技术介绍
[0002]随着LED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LED光效的逐渐提高,LE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单个的LED芯片逐步发展到微LED点阵,而LED芯片的结构包括衬底和设置在衬底上的P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微LED点阵就是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是在一个芯片上集成的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阵列,将像素点距离从毫米级降低至微米级,一般采用共N电极的工艺,P电极单独驱动已控制各个像素点的点亮;由于LED是360度发光,以往单点发光时会同时产生轴向光和侧向光,侧向光经过其他LED射出表面,导致串光,形成单颗LED启动却形成光斑的现象,而且一般的正装微LED阵列底部采用蓝宝石衬底的散热性能相对较差,在微LED点阵中LED数量多的情况下散热效果便也相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向光强,无光斑现象,散热性能也较好的倒装微LED点阵。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倒装微LED点阵。
[0005]一种倒装微LED点阵,包括蓝宝石衬底、N型层、P型层、绝缘反射层、透明导电层、条形金属层、金属电极和背面金属层,所述N型层为沿X方向延伸成直条形并沿Y方向在所述蓝宝石衬底上平行分布有数个,所述P型层在所述N型层上沿X和Y方向呈点阵分布有数个,所述绝缘反射层覆盖所述P型层并同时覆盖到所述N型层的端部附近,且所述绝缘反射层于所述P型层的顶面上设有开口,所述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反射层的开口中的所述P型层上,且所述透明导电层凸出到所述绝缘反射层上,所述条形金属层沿X方向平行地分布有数个,并每个所述条形金属层分别沿Y方向对应延伸地覆盖数个所述P型层,所述条形金属层遮挡所述P型层的顶面和四周侧壁,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条形金属层抵接,所述金属电极设置在所述N型层的端部上,所述背面金属层覆盖地设置在所述蓝宝石衬底的背面,且所述背面金属层设置有与所述P型层对应的开孔。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背面金属层的开孔为圆锥形,且开孔的较宽一侧朝向所述P型层。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蓝宝石衬底为磨薄的衬底。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反射层于所述P型层顶面上的开口尺寸小于所述P型层的顶面尺寸。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透明导电层的顶面尺寸小于等于所述P型层的顶面尺寸,并且所述透明导电层的顶面尺寸大于所述绝缘反射层于所述P型层上的刻蚀开口尺寸。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反射层为绝缘材料制成的DBR层。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透明导电层的材料为ITO。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条形金属层、所述金属电极和所述背面金属层的材料为Cr、Al、Ti、Pt、Au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N型层之间的距离≥3um。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微LED点阵的长宽尺寸≥10um。
[001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倒装微LED点阵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这种倒装微LED点阵在衬底正面通过金属层覆盖每个发光单元侧壁,能够有效避免侧向光的发散产生,解决光斑问题,同时在衬底背面的金属层保留轴向出光口,使得轴向出光强,而且散热性能也较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倒装微LED点阵结构正视图;
[0017]图2是图1中A-A处视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中B-B处视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蓝宝石衬底;2、绝缘反射层;3、透明导电层;4、条形金属层;5、金属电极;6、背面金属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技术中采用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0023]参考图1-3,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倒装微LED点阵,按工艺的先后顺序包括蓝宝石衬底1、N型层、P型层、绝缘反射层2、透明导电层3、条形金属层4、金属电极5和背面金属层6,所述N型层为沿X方向延伸成直条形并沿Y方向在所述蓝宝石衬底1上平行分布有数个,所述P型层在所述N型层上沿X和Y方向呈点阵分布有数个,所述绝缘反射层2覆盖所述P型层并同时覆盖到所述N型层在X方向上的端部附近,且所述绝缘反射层2于所述P型层的顶面上设有开口,所述透明导电层3设置在所述绝缘反射层2的开口中的所述P型层上,且所述透明导电层3凸出到所述绝缘反射层2上,所述条形金属层4沿X方向平行地分布有数个,并每个
所述条形金属层4分别沿Y方向对应延伸地覆盖数个所述P型层,所述条形金属层4遮挡所述P型层的顶面和四周侧壁,所述透明导电层3与所述条形金属层4抵接,所述金属电极5设置在所述N型层在X方向上的左右两端部上,所述背面金属层6覆盖地设置在所述蓝宝石衬底1的背面,且所述背面金属层6设置有与所述P型层对应的开孔;每个所述P型层所在与所述N型层之间即构成点阵中的芯片,所述P型层与N型层在所述蓝宝石衬底1上生成并经过相应刻蚀后,然后镀上所述绝缘反射层2将其进行覆盖保护和反射,仅在P型层的顶面上和N型层的两端留出让位,故通过镀上所述透明导电层3在所述绝缘反射层2的开口中与所述P型层导电和通光,镀上所述条形金属条4即可将沿Y方向排列的P型层纵向排列导电连接,其中条形金属层4与透明导电层3附着抵接通电,并通过覆盖和遮挡P型层的顶面和侧壁,阻挡顶面透光和侧向光发散,同时所述背面金属层6在所述蓝宝石衬底1的背面通过与P型层所在的芯片位置对应设置的开孔来保留轴向出光口,得到轴向集中的光,从而解决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装微LED点阵,其特征在于:包括蓝宝石衬底、N型层、P型层、绝缘反射层、透明导电层、条形金属层、金属电极和背面金属层,所述N型层为沿X方向延伸成直条形并沿Y方向在所述蓝宝石衬底上平行分布有数个,所述P型层在所述N型层上沿X和Y方向呈点阵分布有数个,所述绝缘反射层覆盖所述P型层并同时覆盖到所述N型层的端部附近,且所述绝缘反射层于所述P型层的顶面上设有开口,所述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反射层的开口中的所述P型层上,且所述透明导电层凸出到所述绝缘反射层上,所述条形金属层沿X方向平行地分布有数个,并每个所述条形金属层分别沿Y方向对应延伸地覆盖数个所述P型层,所述条形金属层遮挡所述P型层的顶面和四周侧壁,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条形金属层抵接,所述金属电极设置在所述N型层的端部上,所述背面金属层覆盖地设置在所述蓝宝石衬底的背面,且所述背面金属层设置有与所述P型层对应的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装微LED点阵,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金属层的开孔为圆锥形,且开孔的较宽一侧朝向所述P型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装微LE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锐,易翰翔,李玉珠,张洪安,武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力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