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生产线连续浇铸供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898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生产线连续浇铸供料系统,包括供料系统主体,供料系统主体的一侧设有操控箱,操控箱的一侧设有固定框,固定框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孔,固定框分别在两个圆孔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环型槽,两个环型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环型块,两个环型块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两个转动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两个转动杆的另一端均开设有螺纹槽,两个螺纹槽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两个螺纹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固定框分别在两个圆孔的两侧依次开设有四个限位孔。通过设置连接机构,方便使用者快速拆卸或者安装防护壳,从而便于对防护壳进行更换,以此满足使用者更深层次的需求。使用者更深层次的需求。使用者更深层次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生产线连续浇铸供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铸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铸造生产线连续浇铸供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0003]目前为了更好的进行铸造工作,一般会采用铸造生产线的方式进行生产,现有的铸造生产线上的供料系统为了更好的供料一般都设置操控箱,虽然该操控箱的外表面会设置防护壳,对操控箱进行保护,但是该防护壳不便于拆卸,难以满足更深层次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铸造生产线连续浇铸供料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铸造生产线连续浇铸供料系统,通过设置连接机构,方便使用者快速拆卸或者安装防护壳,从而便于对防护壳进行更换,以此满足使用者更深层次的需求。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生产线连续浇铸供料系统,包括供料系统主体,所述供料系统主体的一侧设有操控箱,所述操控箱的一侧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框分别在两个圆孔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环型槽,两个所述环型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环型块,两个所述环型块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均开设有螺纹槽,两个所述螺纹槽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固定框分别在两个圆孔的两侧依次开设有四个限位孔,四个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均插接有限位杆,四个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挤压板顶部的一侧和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的一侧设有防护壳。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框的中部依次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固定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一端分别与防护壳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防护壳在凹槽内部的两侧开设有两个腔室,两个所述腔室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块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卡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所述防护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挤压板的一侧均设有橡胶垫。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尺寸分别与四个限位杆的外部尺寸相适配。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圆块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的外部尺寸与凹槽的内部尺寸相适配。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卡块分别与两个卡槽内部卡合连接的一端均设置为弧形面。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滑槽和两个滑块均设置为“T”形。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固定框、圆孔、环型槽、环型块、转动杆、螺纹槽、螺纹杆和挤压板的相互配合,方便使用者通过转动圆块,使得挤压板夹持操控箱或者远离操控箱,从而实现对防护壳的快速安装或者拆卸,该设计方便使用者快速安装或者拆卸防护壳,从而便于对防护壳进行更换,从而满足使用者更深层次的需求;
[0015]2、通过滑块、滑槽、卡块、弹簧、卡槽和把手的相互配合,方便使用者通过移动把手,从而实现防护壳的打开与关闭,以此便于使用者操控操控箱。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腔室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滑槽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供料系统主体;2、操控箱;3、固定框;4、圆孔;5、环型槽;6、环型块;7、转动杆;8、螺纹槽;9、圆块;10、螺纹杆;11、挤压板;12、橡胶垫;13、限位孔;14、限位杆;15、挡板;16、腔室;17、弹簧;18、卡块;19、卡槽;20、凹槽;21、滑槽;22、滑块;23、防护壳;2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

图5所示,一种铸造生产线连续浇铸供料系统,包括供料系统主体1,供料系统主体1的一侧设有操控箱2,操控箱2的一侧设有固定框3,固定框3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孔4,固定框3分别在两个圆孔4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环型槽5,两个环型槽5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环型块6,两个环型块6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7,两个转动杆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9,两个转动杆7的另一端均开设有螺纹槽8,两个螺纹槽8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两个螺纹杆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1,固定框3分别在两个圆孔4的两侧依次开设有四个限位孔13,四个限位孔13的内部均插接有限位杆14,四个限位杆14的一端分别与
两个挤压板11顶部的一侧和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框3的一侧设有防护壳23;
[0025]当需要拆卸防护壳23时,转动圆块9,使得圆块9带动转动杆7转动,从而使得环型块6在环型槽5内转动,因为限位杆14与限位孔13的相互限位,转动杆7使得螺纹杆10往外移动,从而带动挤压板11远离操控箱2,此时即可取下固定框3,进而取下整个防护壳23,当需要安装时,将固定框3套在操控箱2上,然后反方向转动圆块9,使得圆块9带动转动杆7转动,因为限位杆14与限位孔13的相互限位,转动杆7带动螺纹杆10往内移动,从而使得挤压板11靠近操控箱2,从进而夹持操控箱2,以此固定防护壳23,该设计方便使用者快速安装或者拆卸防护壳23,从而对防护壳23进行更换。
[0026]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框3的中部依次开设有两个滑槽21,两个滑槽21的内部均固定滑动连接有滑块22,两个滑块22的一端分别与防护壳23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防护壳23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0,防护壳23在凹槽20内部的两侧开设有两个腔室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生产线连续浇铸供料系统,包括供料系统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系统主体(1)的一侧设有操控箱(2),所述操控箱(2)的一侧设有固定框(3),所述固定框(3)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孔(4),所述固定框(3)分别在两个圆孔(4)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环型槽(5),两个所述环型槽(5)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环型块(6),两个所述环型块(6)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7),两个所述转动杆(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9),两个所述转动杆(7)的另一端均开设有螺纹槽(8),两个所述螺纹槽(8)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两个所述螺纹杆(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1),所述固定框(3)分别在两个圆孔(4)的两侧依次开设有四个限位孔(13),四个所述限位孔(13)的内部均插接有限位杆(14),四个所述限位杆(14)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挤压板(11)顶部的一侧和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3)的一侧设有防护壳(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生产线连续浇铸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3)的中部依次开设有两个滑槽(21),两个所述滑槽(21)的内部均固定滑动连接有滑块(22),两个所述滑块(22)的一端分别与防护壳(23)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23)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0),所述防护壳(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冰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鸿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