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877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织牵引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组织牵引装置包括外管组件、夹座、夹体和拉索组件。夹座连接在外管组件的远端,夹体用于夹持组织,且夹体可活动地与夹座配合。夹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夹座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用于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以使夹体处于夹紧锁定状态。拉索组件穿设外管组件,且拉索组件的远端与夹体连接,以通过拉索组件操纵夹体。在夹体处于夹紧锁定状态时,外管组件与夹座保持连接,如此使用时可通过操作延伸至体外的外管组件的近端实现对体内的夹体的推拉,进而实现对组织的牵引,且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手术视野的改善。且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手术视野的改善。且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手术视野的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织牵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织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指在内镜下运用改良的针刀直接从黏膜下层对黏膜进行剥离,由黏膜切除术EMR(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演进而来。ESD和EMR都实现了用一根普通单通道内镜对病变进行切除,然而EMR具有不能整块切除较大块的病变,取出的碎块状标本难以进行详细的病理分析,肿瘤分期不明确,存在较高的肿瘤复发风险的缺点。而ESD因其完整切除率高、安全性好,使消化道早癌及其它肿瘤切除的适应症扩大,逐步成为广为接受的微创外科治疗方式。
[0003]然而ESD较EMR存在操作时间长、风险大、操作难的问题,同时EMR术中很少出血,但在ESD操作过程中,稍不留意,视野就会被血液覆盖,要不断地止血和冲洗视野。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各种内镜辅助牵引技术应运而生,例如牙线牵引,然而牙线牵引存在损伤组织的可能,同时牙线牵引难以精确抓取组织,只能牵拉不能推送,改善手术视野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组织牵引装置,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难以精确抓取组织、改善手术视野能力有限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织牵引装置,其包括外管组件;夹座,所述夹座连接于所述外管组件的远端;夹体,所述夹体用于夹持组织,且所述夹体可活动地与所述夹座配合;所述夹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夹座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以使所述夹体处于夹紧锁定状态;以及拉索组件,所述拉索组件穿设所述外管组件,所述拉索组件的远端与所述夹体连接,以通过所述拉索组件操纵所述夹体;其中,所述外管组件用于在所述夹体处于所述夹紧锁定状态下,与所述夹座保持连接,以操纵所述夹体牵引所述组织。
[0007]可选地,所述组织牵引装置还包括相互滑动连接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外管组件的近端与所述第一手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拉索组件的近端与所述第二手柄连接,以当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二手柄相对滑动时,所述拉索组件相对所述外管组件活动。
[0008]可选地,所述外管组件的近端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第一手柄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凸起卡接;
[0009]或者,所述外管组件的近端与所述第一手柄螺接;
[0010]或者,所述外管组件的近端设置有易断部,所述易断部用于断开以使所述外管组件与所述第一手柄脱离。
[0011]可选地,所述外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弹簧管、连接管和固定管,所述固定管连接
在所述连接管的近端,且所述固定管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径,以形成所述卡接凸起;所述第一手柄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接槽连通的槽道,所述连接管容纳于所述槽道,且所述连接管的远端延伸至所述槽道外,以与所述弹簧管的近端连接;所述弹簧管的远端与所述夹座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外管组件的远端设置有支撑帽,所述夹座与所述支撑帽可转动地连接,以通过所述拉索组件相对所述外管组件的转动带动所述夹体转动。
[0013]可选地,所述支撑帽的内周壁开设有第一环槽;所述夹座包括座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座体上的支臂,所述支臂的一端伸出所述座体的外周壁,并卡设于所述第一环槽,以当所述支臂沿所述第一环槽转动时,所述夹座相对所述支撑帽转动,且当所述夹体处于所述夹紧锁定状态时,所述支臂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一环槽,以使所述夹座与所述支撑帽保持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支臂相对所述座体的轴线倾斜设置,且所述支臂的近端位于所述座体内侧,所述支臂的远端位于所述座体的外侧,以使所述支臂的远端伸出所述座体的外周壁并卡入所述第一环槽。
[0015]可选地,所述支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分别相对所述座体的轴线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臂部与所述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臂部与所述轴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臂部与所述座体连接,所述第一臂部位于所述第二臂部的远端,且所述第一臂部的远端卡设于所述第一环槽。
[0016]可选地,所述支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臂部的近端的第三臂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所述第三臂部的近端设置的限位缺口,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夹体上的限位凸部,当所述夹体处于所述夹紧锁定状态时,所述限位凸起卡入所述限位缺口,以限制所述夹体相对所述夹座向远端滑动。
[0017]可选地,所述座体上还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所述滑槽的近端壁面,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夹体上的第一滑动凸起,所述第一滑动凸起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且当所述夹体处于所述夹紧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滑动凸起与所述滑槽的近端壁面抵触,以限制所述夹体相对所述夹座向近端滑动。
[0018]可选地,当所述夹体处于张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臂部与所述座体的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二臂部与所述座体的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β;20
°
≤α≤80
°
,0
°
≤β≤60
°

[0019]可选地,所述支撑帽的内周壁设置有第二滑动凸起,所述夹座的外周壁开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滑动凸起与所述第二环槽配合,以使所述支撑帽与所述夹座转动连接。
[0020]可选地,所述夹座包括座体和镶件,所述镶件的远端嵌设于所述座体的近端内部,所述镶件的外周壁的近端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座体的近端端面形成所述第二环槽。
[0021]可选地,所述夹体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近端和所述第二夹臂的近端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第一夹臂的近端和/或所述第二夹臂的近端与所述拉索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夹臂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夹臂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夹座上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穿设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对所述固定轴分别沿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滑动,以使所述夹体在张开状态和
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0022]可选地,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上设置弯钩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夹座上的卡钩,当所述夹体处于所述夹紧锁定状态时,所述弯钩结构卡合于所述卡钩。
[0023]可选地,夹体还包括连接轴,所述第一夹臂的近端和所述第二夹臂的近端通过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拉索组件的远端套设所述连接轴,且拉索组件的远端具有缺口,以当在所述拉索组件的远端上施加的拉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连接轴从所述缺口脱开,以使所述拉索组件的远端与所述夹体脱离。
[0024]可选地,所述拉索组件的远端为钢丝扣,所述钢丝扣套设所述连接轴,且当在所述钢丝扣上施加的拉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钢丝扣变形使所述缺口增大,所述连接轴从所述缺口脱离所述钢丝扣。
[0025]可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织牵引装置,所述组织牵引装置(10)的远端用于经内窥镜的钳道伸入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组件(100);夹座(300),所述夹座(300)连接于所述外管组件(100)的远端;夹体(400),所述夹体(400)用于夹持组织,且所述夹体(400)可活动地与所述夹座(300)配合;所述夹体(40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夹座(30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以使所述夹体(400)处于夹紧锁定状态;以及拉索组件(200),所述拉索组件(200)穿设所述外管组件(100),所述拉索组件(200)的远端与所述夹体(400)连接,以通过所述拉索组件(200)操纵所述夹体(400);其中,所述外管组件(100)用于在所述夹体(400)处于所述夹紧锁定状态下,与所述夹座(300)保持连接,以操纵所述夹体(400)牵引所述组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牵引装置(10)还包括相互滑动连接的第一手柄(510)和第二手柄(520),所述外管组件(100)的近端与所述第一手柄(51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拉索组件(200)的近端与所述第二手柄(520)连接,以当所述第一手柄(510)与所述第二手柄(520)相对滑动时,所述拉索组件(200)相对所述外管组件(100)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组件(100)的近端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第一手柄(510)设置有卡接槽(511),所述卡接槽(511)与所述卡接凸起卡接;或者,所述外管组件(100)的近端与所述第一手柄(510)螺接;或者,所述外管组件(100)的近端设置有易断部,所述易断部用于断开以使所述外管组件(100)与所述第一手柄(510)脱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组件(100)包括依次连接的弹簧管(110)、连接管(120)和固定管(130),所述固定管(130)连接在所述连接管(120)的近端,且所述固定管(130)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管(120)的外径,以形成所述卡接凸起;所述第一手柄(510)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接槽(511)连通的槽道(512),所述连接管(120)容纳于所述槽道(512),且所述连接管(120)的远端延伸至所述槽道(512)外,以与所述弹簧管(110)的近端连接;所述弹簧管(110)的远端与所述夹座(30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组件(100)的远端设置有支撑帽(140),所述夹座(300)与所述支撑帽(140)可转动地连接,以通过所述拉索组件(200)相对所述外管组件(100)的转动带动所述夹体(400)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帽(140)的内周壁开设有第一环槽(151);所述夹座(300)包括座体(310)以及设置在所述座体(310)上的支臂(320),所述支臂(320)的一端伸出所述座体(310)的外周壁,并卡设于所述第一环槽(151),以当所述支臂(320)沿所述第一环槽(151)转动时,所述夹座(300)相对所述支撑帽(140)转动,且当所述夹体(400)处于所述夹紧锁定状态时,所述支臂(320)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一环槽(151),以使所述夹座(300)与所述支撑帽(140)保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320)相对所述座体
(310)的轴线倾斜设置,且所述支臂(320)的近端位于所述座体(310)内侧,所述支臂(320)的远端位于所述座体(310)的外侧,以使所述支臂(320)的远端伸出所述座体(310)的外周壁并卡入所述第一环槽(15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3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臂部(321)和第二臂部(322),所述第一臂部(321)和所述第二臂部(322)分别相对所述座体(310)的轴线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臂部(321)与所述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臂部(322)与所述轴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臂部(322)与所述座体(310)连接,所述第一臂部(321)位于所述第二臂部(322)的远端,且所述第一臂部(321)的远端卡设于所述第一环槽(15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32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臂部(322)的近端的第三臂部(323),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所述第三臂部(323)的近端设置的限位缺口(324),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夹体(400)上的限位凸部(430),当所述夹体(400)处于所述夹紧锁定状态时,所述限位凸部(430)卡入所述限位缺口(324),以限制所述夹体(400)相对所述夹座(300)向远端滑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310)上还设有滑槽(312),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所述滑槽(312)的近端壁面,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夹体(400)上的第一滑动凸起(440),所述第一滑动凸起(440)与所述滑槽(312)滑动配合,且当所述夹体(400)处于所述夹紧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滑动凸起(440)与所述近端壁面抵触,以限制所述夹体(400)相对所述夹座(300)向近端滑动。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夹体(400)处于张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臂部(321)与所述座体(310)的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二臂部(322)与所述座体(310)的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β;20
°
≤α≤80
°
,0
°
≤β≤60
°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帽(140)的内周壁设置有第二滑动凸起(152),所述夹座(300)的外周壁开设有第二环槽(350),所述第二滑动凸起(152)与所述第二环槽(350)配合,以使所述支撑帽(140)与所述夹座(300)转动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织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座(300)包括座体(310)和镶件(330),所述镶件(330)的远端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思予王晟韦建宇金鸿雁沈正华冷德嵘李常青张凯孙贝贝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