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772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52
电池(10)包含正极(100)和第一绝缘层(322)。正极(100)包含集电体(110)和第一活性物质层(122)。集电体(110)具有第一面(112)和第二面(114)。第二面(114)位于第一面(112)的相反侧。第一活性物质层(122)位于集电体(110)的第一面(112)上。第一绝缘层(322)与正极(100)的第一活性物质层(122)相对。第一活性物质层(122)包含至少1种碳。第一绝缘层(322)包含氢氧化镁粒子。氢氧化镁粒子的单位面积重量与比表面积之积为上述的至少1种碳中的每一种的单位面积重量与比表面积之积的和的0.20倍以上。以上。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电池的一种,开发了二次电池、特别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含正极、负极和隔膜。隔膜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
[0003]专利文献1中,对隔膜的一例进行了记载。隔膜包含聚乙烯微多孔膜和聚乙烯微多孔膜的两个面上的耐热性多孔质层。耐热性多孔质层包含聚间亚苯基间苯二甲酰胺(polymetaphenylene isophthamide)和由氢氧化铝构成的无机填料。
[0004]专利文献2中,对隔膜的一例进行了记载。隔膜包含聚乙烯微多孔膜和聚乙烯微多孔膜的两个面上的多孔质层。多孔质层包含间位型全芳香族聚酰胺和由α

氧化铝构成的无机填料。
[0005]专利文献3和4中,对隔膜的一例进行了记载。隔膜包含聚乙烯多孔质膜和聚乙烯多孔质膜上的耐热多孔层。耐热多孔层包含液晶聚酯和氧化铝粒子。
[0006]专利文献5中,对提高电池的压坏试验的耐性进行了记载。专利文献5中,为了提高压坏试验的耐性,限定了正极的拉伸伸长率、负极的拉伸伸长率和隔膜的拉伸伸长率。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231281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

160939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

311221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

307893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0

1656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4]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5]就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而言,有时会在充放电时产生气体(例如由于电解液内的碳酸酯的氧化分解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电池单元内的残留气体有可能引起各种各样的故障(例如相邻的正极和负极间的距离的扩大或电池单元的内压的升高)。
[00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一例在于减少电池单元内的残留气体。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通过本说明书的公开而变得清楚。
[0017]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电池,包含正极和第一绝缘层,
[0019]所述正极包含集电体和第一活性物质层,所述集电体具有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位于所述集电体的所述第一面上,
[0020]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正极的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相对;
[0021]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包含至少1种碳,
[0022]所述第一绝缘层包含氢氧化镁粒子,
[0023]所述氢氧化镁粒子的单位面积重量与比表面积之积为所述至少1种碳中的每一种的单位面积重量与比表面积之积的和的0.20倍以上。
[0024]专利技术效果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方式,能够减少电池单元内的残留气体。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的俯视图。
[0027][图2]为图1的A

A

截面图。
[0028][图3]为将图2的一部分放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需说明的是,所有附图中,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适当省略说明。
[0030]图1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10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

A

截面图。图3为将图2的一部分放大的图。图2中,为了说明,没有示出图1所示的外装材400。
[0031]使用图3说明电池10的概要。电池10包含正极100和第一绝缘层322。正极100包含集电体110和第一活性物质层122。集电体110具有第一面112和第二面114。第二面114位于第一面112的相反侧。第一活性物质层122位于集电体110的第一面112上。第一绝缘层322与正极100的第一活性物质层122相对。第一活性物质层122包含至少1种碳。第一绝缘层322包含氢氧化镁粒子。氢氧化镁粒子的单位面积重量与比表面积之积为上述的至少1种碳中的每一种的单位面积重量与比表面积之积的和的0.20倍以上。需说明的是,所谓至少1种碳中的每一种的单位面积重量与比表面积之积的和,在第一活性物质层122仅包含1种碳的情况下,意思是该碳的单位面积重量与比表面积之积。
[0032]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少电池单元内(被后述的外装材400封闭的空间内)的残留气体。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人为了减少电池单元内的残留气体,新颖地着眼于氢氧化镁粒子的单位面积重量与比表面积之积以及各种碳的单位面积重量与比表面积之积的关系。本专利技术人研究后明确了:如后文详述那样,根据氢氧化镁的该积和各种碳的该积的和的关系,电池单元内的残留气体减少。
[0033]使用图1说明电池10的详细情况。
[0034]电池10包含第一引线130、第二引线230和外装材400。
[0035]第一引线130与图2所示的正极100电连接。第一引线130例如可以由铝或铝合金形成。
[0036]第二引线230与图2所示的负极200电连接。第二引线230例如可以由铜或铜合金或对它们实施了镀镍而得的材料形成。
[0037]图1所示的例子中,外装材400具有拥有4条边的矩形形状。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引线130和第二引线230从外装材400的4条边中的共同的1条边突出。其他例子中,第一引线
130和第二引线230也可以从外装材400的4条边中的不同边(例如彼此相反侧的边)突出。
[0038]外装材400在容纳电解液(未图示)的同时还容纳图2所示的层叠体12。
[0039]外装材400例如包含热熔接性树脂层和阻隔层,例如也可以制成包含热熔接性树脂层和阻隔层的层叠膜。
[0040]形成热熔接性树脂层的树脂材料例如可以设为聚乙烯(PE)、聚丙烯、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厚度例如为20μm以上200μm以下,优选为30μm以上150μm以下,更优选为50μm以上100μm以下。
[0041]阻隔层具有例如防止电解液的漏出或来自外部的水分的侵入那样的阻隔性,例如可以设为不锈钢(SUS)箔、铝箔、铝合金箔、铜箔、钛箔等由金属形成的阻隔层。阻隔层的厚度例如为10μm以上100μm以下,优选为20μm以上80μm以下,更优选为30μm以上50μm以下。
[0042]层叠膜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可以为1层,或可以为2层以上。同样地,层叠膜的阻隔层可以为1层,或可以为2层以上。
[0043]电解液例如为非水电解液。该非水电解液可包含锂盐和溶解锂盐的溶剂。
[0044]锂盐例如可以设为LiClO4、LiBF6、LiPF6、LiCF3SO3、LiCF3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池,包含正极和第一绝缘层,所述正极包含集电体和第一活性物质层,所述集电体具有第一面和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位于所述集电体的所述第一面上,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正极的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相对,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包含至少1种碳,所述第一绝缘层包含氢氧化镁粒子,所述氢氧化镁粒子的单位面积重量与比表面积之积为所述至少1种碳中的每一种的单位面积重量与比表面积之积的和的0.20倍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进一步包含:与所述正极相对的隔膜,以及从与所述正极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泽良太山本刚正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