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包括壳体、USB插口,所述壳体上部的一边角处形成一向内凹陷的凹角部,所述USB插口设于凹角部的一面并向延伸入壳体内,USB接头一部分由USB插口插入,余下部分位于凹角部内,导线从凹角部内延伸出并可缠绕于壳体外部。USB线的USB接头安装后处于凹角部形成的让位空间内,进而在缠绕USB线时,导线只需转动90度即可起绕,相比于传统充电器接近180度的反向弯折的起绕动作,该种结构对导线的弯折度小,极大减少了对导线的损伤。的损伤。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的手机的充电口一般整合充电与数据传输的功能,因此现有的充电器一般采用USB插口供电的方式,通过USB线连接充电器与手机进行充电。现有充电器的USB插口一般设置在充电器的顶部位置,USB线包括导线和设置在导线端部的USB接头,导线较为柔软,但USB接头内包含金属片结构,因此USB接头为不能折弯的硬质部位;使用者在外出携带充电器时,一般会将USB缠绕于充电器上,若此时USB线插接于充电器上,USB接头为凸出状态,在缠绕时,会造成导线与USB接头的连接位置形成反向弯折,该种状态容易导致导线内的电线断裂,进而损坏USB线;为避免上述情况,需要在先将USB先与充电器分离,再进行缠绕,但会增加一定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用于配合USB线缠绕收纳,USB线包括导线、设于导线端部的USB接头,其特征在于:该USB连接结构包括壳体、USB插口,所述壳体上部的一边角处形成一向内凹陷的凹角部,所述USB插口设于凹角部的一面并向延伸入壳体内,USB接头一部分由USB插口插入,余下部分位于凹角部内,导线从凹角部内延伸出并可缠绕于壳体外部。
[0005]进一步的,凹角部形成一长方体状的让位空间,且该让位空间顶面、外侧面、前侧面为缺省面,形成三面开放状态。
[0006]进一步的,USB插口处于让位空间的内侧面处,USB接头包括插入部、包胶部,插入部设于包胶部一端,包胶部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USB接头的插入部插入USB插口内,包胶部处于让位空间内,让位空间的后侧面与壳体侧面之间形成第一弧形过渡面,导线经由第一弧形过渡面起绕于壳体外部。
[0007]进一步的,包胶部为长方体结构,让位空间的长宽高的尺寸分别大于包胶部对应的长宽高尺寸。
[0008]进一步的,壳体的相邻竖向面之间具有第二弧形过渡面,导线经过第二弧形过渡面绕设。
[0009]进一步的,壳体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插头片。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壳体内部,USB插口延伸入壳体内与电路板连接。
[0011]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
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设置有凹角部,且USB插口设于凹角部处,使得USB线的USB接头安装后处于凹角部形成的让位空间内,进而在缠绕USB线时,导线只需转动90度即可起绕,相比于传统充电器接近180度的反向弯折的起绕动作,该种结构对导线的弯折度小,极大减少了对导线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图1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USB线缠绕收纳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USB线局部示意图。
[0016]图中标识对应如下:1.USB线、11.导线、12.USB接头、121.插入部、122.包胶部、2.壳体、21.凹角部、22.第一弧形过渡面、23.第二弧形过渡面、3.USB插口、4.电路板、5.插头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8]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用于配合USB线1缠绕收纳,USB线1包括导线11、设于导线11端部的USB接头12,以该USB连接结构设计于USB充电器为例,该USB充电器包括壳体2、USB插口3、电路板4、插头片5,壳体2上部的一边角处形成一向内凹陷的凹角部21,USB插口3设于凹角部21的一面并向延伸入壳体2内,USB接头12一部分由USB插口3插入,余下部分位于凹角部21内,导线11从凹角部21内延伸出并可缠绕于壳体2外部。
[0019]凹角部21形成一长方体状的让位空间,且该让位空间顶面、外侧面、前侧面为缺省面,形成三面开放状态,USB插口3处于让位空间的内侧面处,USB接头12包括插入部121、包胶部122,插入部121设于包胶部122一端,包胶部122的另一端与导线11连接,包胶部122为长方体结构,让位空间的长宽高的尺寸分别大于包胶部122对应的长宽高尺寸,USB接头12的插入部121插入USB插口3内,包胶部122处于让位空间内,让位空间的后侧面与壳体2侧面之间形成第一弧形过渡面22,壳体2的相邻竖向面之间具有第二弧形过渡面23,导线11经由第一弧形过渡面22起绕,再经过各第二弧形过渡面23多圈绕设于壳体2外部。
[0020]电路板4设于壳体2内部,USB插口3延伸入壳体2内与电路板4连接,壳体2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插头片5,插头片5在壳体2内的部分与电路板4连接。
[0021]该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充电器,使用原理如下:
[0022]USB充电器与USB线1保持分体结构,两者组合时可进行充电功能。当需要收纳时,直接将导线11在壳体2外进行缠绕即可,由于USB接头12的包胶部122处于凹角部21内,与包胶部122一端连接的导线11只需弯折90度即可开始进行缠绕动作,并且起始缠绕处设有第一弧形过渡面22,相比于传统充电器接近180度的反向弯折的起绕动作,该种结构对导线11的弯折度小,极大减少了对导线11的损伤,配合壳体2外的第二弧形过渡面23,导线11缠绕均匀弯曲,使用寿命长;即不拆卸USB线进行缠绕,亦不会损坏USB线。
[0023]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
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用于配合USB线缠绕收纳,USB线包括导线、设于导线端部的USB接头,其特征在于:该USB连接结构包括壳体、USB插口,所述壳体上部的一边角处形成一向内凹陷的凹角部,所述USB插口设于凹角部的一面并向延伸入壳体内,USB接头一部分由USB插口插入,余下部分位于凹角部内,导线从凹角部内延伸出并可缠绕于壳体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角部形成一长方体状的让位空间,且该让位空间顶面、外侧面、前侧面为缺省面,形成三面开放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口处于让位空间的内侧面处,USB接头包括插入部、包胶部,插入部设于包胶部一端,包胶部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伟,邹燕玲,邹欢,
申请(专利权)人:邹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