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加工用台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7289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钟表加工用台钻,包括主体机和电机组件,所述主体机上安装有钻头组件,所述电机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钻头组件转动,所述主体机和电机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主动带轮;所述钻头组件包括旋转主轴、位于旋转主轴下端的钻头和固定在旋转主轴上端的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弹性传动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体机和电机组件间隔设置,降低旋转电机运作时产生的震动对主体机稳定性的影响;此外,旋转电机通过弹性传动带与钻头组件传动连接,弹性的传动带起到减震的作用,提高钻头施工的精确度。提高钻头施工的精确度。提高钻头施工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钟表加工用台钻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钟表加工用台钻。

技术介绍

[0002]手表的表针通常采用芯套1与表盘连接固定,所述芯套1通过台钻加工有0.16

0.25mm的内孔2,如图1所示,安装时,先将芯套1插入表盘3的中心孔内,然后在芯套1上套上表针4,再通过旋铆机的冲头冲入芯套1的内孔对其进行轧压使其与表针铆合。
[0003]由于芯套为内孔微细的精密器件,采用普通的台钻进行加工时,由于驱动钻头转动的电机装载在主机机身内,电机运作时引起整体机身共振,导致钻头容易发生偏移,进而影响加工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钟表加工用台钻,包括主体机和电机组件,所述主体机上安装有钻头组件,所述电机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钻头组件转动,所述主体机和电机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主动带轮;所述钻头组件包括旋转主轴、位于旋转主轴下端的钻头和固定在旋转主轴上端的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弹性传动带连接。
[0005]本技术的台钻,主体机和电机组件间隔设置,降低旋转电机运作时产生的震动对主体机稳定性的影响;此外,旋转电机通过弹性传动带与钻头组件传动连接,弹性的传动带起到减震的作用,提高钻头施工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的芯套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3为本技术的主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4为本技术的主体机的结构分解图。
[0010]图5为本技术的电机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0012]参见附图1

5,一种钟表加工用台钻,包括主体机10和电机组件20,所述主体机10上安装有钻头组件30,所述电机组件20用于驱动所述钻头组件30转动。所述主体机10和电机组件20间隔设置;所述电机组件20包括旋转电机21,所述旋转电机21的电机轴211上设有主动带轮22;所述钻头组件30包括旋转主轴31、位于旋转主轴31下端的钻头32和固定在旋转主轴31上端的从动带轮33。所述主动带轮22与从动带轮33通过弹性传动带34连接。
[0013]本技术方案主体机10和电机组件20间隔设置,降低旋转电机21运作时产生的震动
对主体机10稳定性的影响;此外,旋转电机21通过弹性传动带与钻头组件30传动连接,弹性的传动带起到减震的作用,提高钻头施工的精确度。
[0014]所述主体机10上安装有夹具组件40和升降组件50。所述夹具组件40位于钻头32下方,用于夹紧加工工件(芯套);所述升降组件50与钻头组件30连接以驱动钻头组件30上下活动接近或远离所述夹具组件40。具体的,所述升降组件50为纵向直线模组,其包括丝杆导轨51、沿丝杆导轨51滑移的滑台52以及驱动滑台52滑移的伺服电机53。所述钻头组件30安装在一连接座35上,具体的,钻头组件30的旋转主轴31穿设在连接座35的穿孔内,所述连接座35与所述滑台52连接。
[0015]所述主体机10上设有悬臂11,所述悬臂11上设有轴孔12,所述轴孔12内设有轴套36,所述旋转主轴31的中部嵌套在所述轴套36内。
[0016]加工时,通过夹具组件40固定加工工件(芯套),通过升降组件50控制钻头组件30下移对芯套进行钻孔,以及加工后上移复位。
[0017]此外,可结合控制系统控制滑台52的移动行程,进而控制钻头组件30的升降范围以适配不同长度大小的芯套的加工。
[0018]所述旋转电机21安装在一电机座23上,所述电机座23套在一立柱24上且可沿立柱24上下移动;所述立柱24上、于电机座23的下方设有升降调节限位件25。
[0019]所述升降调节限位件25包括固定套251和调节圈252,所述固定套251套在立柱24上且与立柱24相固接;所述调节圈252套在固定套251上且与固定套251螺接,该调节圈252通过其内圈的螺纹与固定套251外壁的螺纹配合转动以进行上下活动调节;调节圈252的顶部与电机座23的底部相抵。旋转电机21可通过降调节限位件25调节高度,适配钻头组件30的位置。
[0020]所述钟表加工用台钻还包括控制器(附图未示出)。所述丝杆导轨51上设有上限位置感应器54和下限位置感应器55;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上限位置感应器54和下限位置感应器55通讯连接;所述上限位置感应器54用于在感应到滑台52到达上限位置时反馈信号至控制器;所述下限位置感应器55用于在感应到滑台52到达下限位置时反馈信号至控制器。所述伺服电机53受控于该控制器,控制器在接收反馈信号后在人机交互界面显示报警信号并停止运行伺服电机53。
[0021]上限位置感应器54和下限位置感应器55的设置为滑台52的活动范围监控诊断提供硬件支撑。
[0022]所述丝杆导轨51上设有初始位置感应器56,所述初始位置感应器56位于上限位置感应器54和下限位置感应器55之间;所述初始位置感应器56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初始位置感应器56用于在感应到滑台52到达初始位置时反馈信号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有复位键(附图未示出),当滑台52行程范围超过上限位置或下限位置时,可操作复位键控制伺服电机53驱动滑台52复位,即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53运行,在滑台52到达初始位置时,初始位置感应器56反馈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53停止运行。
[0023]初始位置感应器56的设置为台钻的复位功能的设置提供硬件支撑。
[0024]所述上限位置感应器54、初始位置感应器56和下限位置感应器55均为槽型光电传感器,且依次沿丝杆导轨51由上往下设置;所述滑台52上设有触发槽型光电传感器的截流片521。所述截流片521与滑台52同步滑移,于截流片521通过槽型光电传感器的感应凹槽时
被感应。
[0025]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钟表加工用台钻,包括主体机和电机组件,所述主体机上安装有钻头组件,所述电机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钻头组件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和电机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主动带轮;所述钻头组件包括旋转主轴、位于旋转主轴下端的钻头和固定在旋转主轴上端的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弹性传动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加工用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上安装有夹具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夹具组件位于钻头下方,用于夹紧加工工件;所述升降组件与钻头组件连接以驱动钻头组件上下活动接近或远离所述夹具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钟表加工用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在一电机座上,所述电机座套在一立柱上且可沿立柱上下移动;所述立柱上、于电机座的下方设有升降调节限位件;所述升降调节限位件包括固定套和调节圈,所述固定套套在立柱上且与立柱相固接;所述调节圈套在固定套上且与固定套螺接,该调节圈通过螺纹与固定套配合转动以进行上下活动调节;调节圈的顶部与电机座的底部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钟表加工用台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丝杆导轨、沿丝杆导轨滑移的滑台以及驱动滑台滑移的伺服电机;所述钻头组件安装在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聚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