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载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725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压载具,其包括底座、线圈抵压控制单元以及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盖板,底座具有产品槽和转动孔,线圈抵压控制单元包括连杆轴以及保护块,连杆轴穿过转动孔并能够于转动孔内转动,连杆轴一侧边具有推动部,保护块套接在连杆轴上,沿第一方向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置有对应产品槽用以固定线圈的固定部,第二端设置弹性件,保护块通过弹性件抵接于底座,其中,连杆轴转动而具有推动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一位置以及推动部与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压载具通过设置线圈抵压控制单元,连杆轴位于第一位置时,保护块的固定部压抵于内引线的拐角弯折处,实现从内径方向避免内引线拐角折弯处线散以及破皮。折弯处线散以及破皮。折弯处线散以及破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压载具


[0001]本技术涉及保压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防止线圈散线的热压载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设计的线圈(Coil)一般有内外两根引线,绕线过程中内引线是沿着线圈内圈切线方向伸出,因产品设计需求内引线需向外折弯而与外引线平行,以方便焊接到焊盘上。线圈的内引线在折弯后的拐角折弯点位置会凸起,为了解决这个凸起增加了热压制程来加热保压使之被压平。现有的热压载具在压线圈的过程中只会压单边,线圈来料一旦不够平整就会导致未被压到的一边出现翘起的现象。并,现有的热压载具存在保压完之后出现拐角位置向内出现线散的问题,以及漆包线表皮(漆包线表面的绝缘层与胶层)被压破损的现象,极易导致短路产生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对线圈进行热压制程时,能够防止线圈的内引线散线的热压载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热压载具包括底座、线圈抵压控制单元以及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盖板,底座具有产品槽和转动孔,线圈抵压控制单元包括连杆轴以及保护块,连杆轴穿过转动孔并能够于转动孔内转动,连杆轴一侧边具有推动部,保护块套接在连杆轴上,沿第一方向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置有对应产品槽用以固定线圈的固定部,第二端设置弹性件,保护块通过弹性件抵接于底座,其中,连杆轴转动而具有推动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一位置以及推动部与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二位置。
[0005]上述的热压载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抵压控制单元还包括套接在所述连杆轴上的控制把手,所述控制把手带动所述连杆轴转动以使其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0006]上述的热压载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块具有矩形穿孔,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推动部与所述穿孔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侧边抵接,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推动部与所述穿孔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侧边的邻边抵接。
[0007]上述的热压载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轴的截面为半圆形、扇形或多边形。
[0008]上述的热压载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包括对应所述控制把手位置设置的挡块,所述盖板打开时带动所述控制把手抬起以控制所述连杆轴由第一位置转换至第二位置。
[0009]上述的热压载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块上设置有滚轮。
[0010]上述的热压载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对应所述产品槽用以固定线圈的内引线。
[0011]上述的热压载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具有引线固定块,所述引线固定块和
所述固定部分别位于所述产品槽径向方向的外侧和内侧。
[0012]上述的热压载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槽为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所述保护块为对应各所述产品槽设置的至少两个,各所述保护块分别套接在所述连杆轴上。
[0013]上述的热压载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包括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对应各所述产品槽的两侧。
[0014]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本技术的热压载具通过设置线圈抵压控制单元,连杆轴位于第一位置时,保护块的固定部压抵于内引线的拐角弯折处,实现从内径方向避免内引线拐角折弯处线散以及破皮。
[0015]本技术的热压载具的盖板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对应产品槽的两侧,能更加全面的压住产品槽内的线圈,具有避免线圈发生翘起的效果。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热压载具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盖板闭合,控制把手闭合);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热压载具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盖板打开,控制把手打开);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热压载具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盖板闭合,控制把手打开);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热压载具的线圈抵压控制单元的立体结构图;
[0021]图5A为本技术的热压载具的线圈抵压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2]图5B至图5F为本技术的热压载具的线圈抵压控制单元的连杆轴具有不同形状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热压载具的一实施例的盖板的立体结构图。
[0024]其中,附图标记
[0025]10:热压载具
[0026]100:底座
[0027]110:产品槽
[0028]120:转动孔
[0029]130:引线固定块
[0030]200:盖板
[0031]210:挡块
[0032]220:滚轮
[0033]230:第一侧边
[0034]240:第二侧边
[0035]300:线圈抵压控制单元
[0036]310、310B

310F:连杆轴
[0037]311:推动部
[0038]320:保护块
[0039]320a:第一端
[0040]320b:第二端
[0041]321:固定部
[0042]322:弹性件
[0043]323:穿孔
[0044]330:控制把手
[0045]40:线圈
[0046]41:外引线
[0047]42:内引线
[0048]D1:第一方向
[0049]D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0051]如图1至图3所述,图1至图3分别为本技术的热压载具的一实施例的盖板及控制把手均闭合、盖板及控制把手均打开以及盖板闭合而控制把手打开的立体结构图。
[0052]本技术的热压载具10包括底座100、盖板200和线圈抵压控制单元300,盖板200转动连接在底座100上,线圈抵压控制单元300设置于底座100和盖板200之间,其中,盖板200例如通过转动轴连接在底座100的一侧边。底座100具有产品槽110和转动孔120,产品槽110用于放置使用本技术的热压载具10进行热压制程的线圈,转动孔120与线圈抵压控制单元300配合完成防止线圈的内引线散线的功能。
[0053]结合图4、图5A以及图6,图4为本技术的热压载具的线圈抵压控制单元的立体结构图,图5A为本技术的热压载具的线圈抵压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热压载具的一实施例的盖板的立体结构图。详细来说,线圈抵压控制单元300包括连杆轴310和保护块320,连杆轴310穿过底座100的转动孔120并能够于转动孔120内转动,连杆轴310具有推动部311,保护块320套接在连杆轴310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底座100的产品槽110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即为沿与第一方向D1垂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压载具,包括底座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盖板,所述底座具有产品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圈抵压控制单元,所述底座包括转动孔,所述线圈抵压控制单元包括:连杆轴,穿过所述转动孔并能够于所述转动孔内转动,所述连杆轴具有推动部;以及保护块,套接在所述连杆轴上,沿第一方向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对应所述产品槽用以固定线圈的固定部,所述第二端设置弹性件,所述保护块通过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底座;其中,所述连杆轴转动而具有所述推动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推动部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抵压控制单元还包括套接在所述连杆轴上的控制把手,所述控制把手带动所述连杆轴转动以使其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块具有矩形穿孔,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推动部与所述穿孔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侧边抵接,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推动部与所述穿孔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侧边的邻边抵接。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瑞齐黎超袁林宋利清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