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接触网接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708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接触网接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触指底座和触头底座;触指底座底部设置有旋转头,旋转头底部设置有长触指,长触指通过压力调节螺丝与短触指连接;触头底座顶部设置有触头,触头插入长触指与短触指间实现可靠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双触指和单触头组成,用于移动接触网分闸时导线的可靠接地,当移动接触网分闸时,通过移动接触网锚臂转轴的旋转带动下方的汇流排及其上的单触头向移动接触网锚臂本体旋转靠近,随后,汇流排上的单触头插入双触指间并啮合,实现移动接触网导线的可靠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免去挂接地线环节,通过接地释放导线上的感应电并实现安全接地。并实现安全接地。并实现安全接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接触网接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接触网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移动接触网用于电力机车直接牵引到发的铁路货物装卸线的供电。当装卸货物时,移动接触网失电并移至支柱侧为货物装卸腾出作业空间;当不装卸货物时,移动接触网移至线路上方并带电,满足电力机车的通过要求。
[0003]在移动接触网移至支柱侧时,受相邻到发线的影响,移动接触网导线(接触线及承力索)上的感应电压可高达上千伏,为了保证设备作业及人身安全,需将导线安全接地。
[0004]通常情况下,铁路部门采用人工挂接地线方式实现接触网的接地。对于移动接触网来说,该方式接地费时费力、存在接地安全隐患并降低了装卸货物的作业效率。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简单可靠的移动接触网接地装置实现自动接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接触网接地装置,用于移动接触网分闸时释放导线感应电并实现导线的安全接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移动接触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
[0008]所述装置包括触指底座和触头底座;
[0009]触指底座底部设置有旋转头,旋转头底部设置有长触指,长触指通过压力调节螺丝与短触指连接;
[0010]触头底座顶部设置有触头,触头插入长触指与短触指间实现可靠结合。
[0011]触指底座由底板与型钢连接而成,通过底板固定于锚臂下方。
[0012]触指底座的型钢底端内嵌旋转头,旋转头通过锁紧螺丝与触指底座固定。
[0013]长触指为弧形,长触指左右分别设有长消弧板。
[0014]短触指为弧形,短触指左右分别设有短消弧板。
[0015]压力调节螺丝上安装有压力弹簧,通过螺母位置调节压力弹簧的压缩量,以实现长触指与短触指间的紧固力度。
[0016]触头为弧形,通过紧固螺丝与触头底座连接。
[0017]触头底座由底板与型钢连接而成,通过底板固定于汇流排。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技术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单触头组件,一部分是双触指组件。单触头安装在移动接触网锚臂转轴下方的汇流排上并通过汇流排与导线连接,双触指安装在移动接触网锚臂本体上并通过地线接地。当移动接触网分闸时,通过移动接触网锚臂转轴的旋转带动下方的汇流排及其上的单触头向移动接触网锚臂本体旋转靠近,随后,汇流排上
的单触头插入长触指与短触指间并啮合,实现移动接触网导线的可靠接地。
[0020]长触指与短触指通过压力调节螺丝及压力弹簧连接,可自适应触头的插入深度、角度及力度,确保触头与触指间的可靠电气连接。通过触头与触指上的消弧板,可以消除感应电弧以保护触头与触指。同时实现触头与触指结合面的自适应清洁,确保电气连接性能,保证可靠接地。
[0021]这种接地方式利用四连杆机构原理实现触头与触指间的啮合,避免了以往移动接触网人工挂接地线方式对导线造成的损伤,免去挂接地线环节,同时提高了移动接触网的工作效率。该结构组成简单、安全可靠、无需人工调节、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侧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24]图3为A视角放大图。
[0025]图中,1

触指底座,2

旋转头,3

锁紧螺丝,4

紧固螺丝,5

长消弧板,6

长触指,7

短触指,8

触头,9

压力弹簧,10

压力调节螺丝,11

短消弧板,12

触头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7]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接触网接地装置,用于移动接触网分闸时释放导线感应电并实现导线的安全接地。由双触指和单触头组成,单触头安装在移动接触网锚臂转轴下方的汇流排上并通过汇流排与导线连接,双触指安装在移动接触网锚臂本体上并通过地线接地。当移动接触网分闸时,通过移动接触网锚臂转轴的旋转带动下方的汇流排及其上的单触头向移动接触网锚臂本体旋转靠近,随后,汇流排上的单触头插入双触指间并啮合,实现移动接触网导线的可靠接地。
[0028]本技术所述的装置具体包括触指底座1和触头底座12;触指底座1底部设置有旋转头2,旋转头2可在触指底座1内自由旋转。旋转头2底部设置有长触指6,长触指6通过压力调节螺丝10与短触指7连接;触头底座12顶部设置有触头8,触头8插入长触指6与短触指7间实现可靠结合。
[0029]触指底座1由底板与型钢连接而成,通过底板固定于锚臂下方。
[0030]触指底座1的型钢底端内嵌旋转头2,旋转头2通过锁紧螺丝4与触指底座1固定。长触指6为弧形,长触指6左右分别设有长消弧板5。短触指7为弧形,短触指7左右分别设有短消弧板11。压力调节螺丝10上安装有压力弹簧9,通过螺母位置调节压力弹簧9的压缩量,以实现长触指6与短触指7间的紧固力度。
[0031]触头8为弧形,通过紧固螺丝与触头底座12连接。触头底座12由底板与型钢连接而成,通过底板固定于汇流排。
[0032]当锚臂带动汇流排旋转靠近锚臂本体时,汇流排上的触头8插入长触指6与短触指7间实现可靠结合,进而将汇流排及导线接地。
[0033]本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免去挂接地线环节,通过接地释放导线上的感应电并实现安全接地,同时具备消弧能力及自适应清洁能力。
[0034]本技术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接触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触指底座(1)和触头底座(12);触指底座(1)底部设置有旋转头(2),旋转头(2)底部设置有长触指(6),长触指(6)通过压力调节螺丝(10)与短触指(7)连接;触头底座(12)顶部设置有触头(8),触头(8)插入长触指(6)与短触指(7)间实现可靠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接触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触指底座(1)由底板与型钢连接而成,通过底板固定于锚臂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接触网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触指底座(1)的型钢底端内嵌旋转头(2),旋转头(2)通过锁紧螺丝(4)与触指底座(1)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接触网接地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升平王玉环张晓栋鲍君怡李银生金光梁崇亮范瑞栋王海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