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682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17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方设置有导水机构,所述导水机构包括导水槽和安置板,所述导水槽截面呈U形结构,安置板截面呈L形结构,且安置板和导水槽之间焊接,所述安置板通过紧固螺栓和墙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水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柱,且两个支撑柱的自由端焊接有支撑板。本方案,通过导水槽和安置板之间形成的倒U形结构实现对于墙体的卡接,并使用紧固螺栓对墙体进行紧固操作,实现导水机构的便捷安装,通过将支撑板和支撑柱转动至安置板的下方,使得导水槽的一端高度大于另一端,从而使其内部积水可以向一侧流动,通过导流管导出,提升排水的便捷性。提升排水的便捷性。提升排水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0003]目前超高层建筑施工时,在幕墙未安装的楼层内会因降雨等因素产生积水,为解决这一问题,一般做法是采用人工排水,直接利用斗车将积水向楼层外倾倒,由于超高层建筑一般都位于市区,施工现场狭小,向外倒出的积水难以控制,容易对下方施工人员及过往行人和车辆造成影响,不利于现场的文明施工,而且每次排水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增加了施工成本。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通过人力进行排水操作不易控制同时需要大量人力成本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方设置有导水机构,所述导水机构包括导水槽和安置板,所述导水槽截面呈U形结构,安置板截面呈L形结构,且安置板和导水槽之间焊接,所述安置板通过紧固螺栓和墙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水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柱,且两个支撑柱的自由端焊接有支撑板,所述导水槽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导水槽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连通有导流管。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槽用于对积水的承接,安置板用于对导水槽的安装,支撑板用于将导水槽两端形成高度差,从而使积水可以流动。
[0009]优选的,所述安置板和导水槽的一侧之间形成倒U形结构,所述紧固螺栓螺纹连接于安置板的竖直段上,且紧固螺栓端头延伸至安置板和导水槽的间隙中。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紧固螺栓在安置板和导水槽间隙中的长度,实现对于安置板和导水槽的位置稳定安装。
[0011]优选的,所述安置板的水平段一端开设有两个活动槽,且两个活动槽的内侧分别活动连接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贯穿其设置的螺栓。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在活动槽中转动时,改变支撑板位置,通过螺栓对支撑柱的紧固,实现支撑板位置的稳定,从而将导水槽的一端高度抬升。
[0013]优选的,所述卡槽形状和支撑柱与支撑板组合形状对应设置,支撑柱和支撑板均可以卡接于卡槽内侧与其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板上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卡槽的底部开设
有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栓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槽和支撑板之间卡接时,可以实现两个导水机构之间的相互对接,实现对于导水机构长度的提升。
[0015]优选的,所述导水槽远离安置板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转轴,且转轴上转动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背面底端焊接有卡块,且导流板通过卡块和导水槽之间卡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板通过卡块和导水槽之间卡接,实现对于导流板位置的稳定,便于对外部雨水进行承接。
[0017]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正面滑动连接有加长板,且加长板的背面焊接有两个T形结构的滑条,且滑条滑嵌于导流板的滑移槽中,并且导流板通过紧固螺栓和滑条之间固定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板在加长板上滑动时,进行承接机构的加长,从而适应不同的降雨程度,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00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0]1.通过导水槽和安置板之间形成的倒U形结构实现对于墙体的卡接,并使用紧固螺栓对墙体进行紧固操作,实现导水机构的便捷安装,通过将支撑板和支撑柱转动至安置板的下方,使得导水槽的一端高度大于另一端,从而使其内部积水可以向一侧流动,通过导流管导出,提升排水的便捷性;
[0021]2.通过在导水槽一侧转动连接导流板,并在导流板上滑动连接加长板,加长板设置于导流板的外侧,使得雨水在低落至加长板上时,会沿其滑落至导流板,并最终进入导水槽中,避免雨水直接进入室内造成积水现象,同时相互堆叠的加长板和导流板便于装置的运输。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申请实施例的安置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申请实施例的滑移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2、导水机构;201、导水槽;202、安置板;3、紧固螺栓;4、支撑板;5、支撑柱;6、螺栓;7、转轴;8、导流板;9、卡块;10、加长板;11、滑条;12、导流管;13、卡槽;14、螺栓孔;15、活动槽;16、滑移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参照图1,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包括墙体1,墙体1上方设置有导水机构2,导水机构2包括导水槽201和安置板202,导水槽201截面呈U形结构,安置板202截面呈L形结构,且安置板202和导水槽201之间焊接,安置板202通过紧固螺栓3和墙体1之间固定连接,安置板202和导水槽201的一侧之间形成倒U形结构,倒U形结构便于其对墙体1的搭接,从而便于后续的固定,紧固螺栓3螺纹连接于安置板202的竖直段上,且紧固螺栓3端头延伸至安置板202和导水槽201的间隙中,通过改变紧固螺栓3位于间隙中的长度,实现对导水槽201侧壁和墙体1之间间隙的调节,提升安装的
稳定性。
[0028]参照图1和图2,导水槽20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柱5,且两个支撑柱5的自由端焊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和支撑柱5之间相互垂直设置,导水槽201远离支撑板4的一端开设有卡槽13,安置板202的水平段一端开设有两个活动槽15,且两个活动槽15的内侧分别活动连接一个支撑柱5,支撑柱5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贯穿其设置的螺栓6,螺栓6在和导水槽201之间螺纹连接时,即实现对于支撑柱5的位置固定,卡槽13形状和支撑柱5与支撑板4组合形状对应设置,支撑柱5和支撑板4均可以卡接于卡槽13内侧与其间隙配合,通过将支撑柱5和支撑板4卡接入卡槽13中,可以实现对于两个安置板202之间的对接,实现对导水机构2的自由组合,卡槽13不贯穿安置板202设置,且支撑板4和支撑柱5的厚度小于安置板202厚度,支撑板4上螺纹连接有螺栓6,卡槽13的底部开设有与螺栓6螺纹连接的螺栓孔14,螺栓孔14和螺栓6之间螺纹连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导水槽201远离支撑板4的一端连通有导流管12,导流管12与外部的排水管之间对接连通。
[0029]参照图1和图3,导水槽201远离安置板202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转轴7,且转轴7上转动连接有导流板8,导流板8的背面底端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上方设置有导水机构(2),所述导水机构(2)包括导水槽(201)和安置板(202),所述导水槽(201)截面呈U形结构,安置板(202)截面呈L形结构,且安置板(202)和导水槽(201)之间焊接,所述安置板(202)通过紧固螺栓(3)和墙体(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水槽(20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柱(5),且两个支撑柱(5)的自由端焊接有支撑板(4),所述导水槽(201)远离支撑板(4)的一端开设有卡槽(13),所述导水槽(201)远离支撑板(4)的一端连通有导流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板(202)和导水槽(201)的一侧之间形成倒U形结构,所述紧固螺栓(3)螺纹连接于安置板(202)的竖直段上,且紧固螺栓(3)端头延伸至安置板(202)和导水槽(201)的间隙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板(202)的水平段一端开设有两个活动槽(15),且两个活动槽(1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友国汪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永驻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