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纳米压痕仪的轴承保持架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672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压痕仪的轴承保持架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其上设置有一组方形凹槽、一组圆形凹槽I和一组圆形凹槽II,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第三螺纹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卡紧螺栓、第二卡紧螺栓;一组圆形卡紧台,其上均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穿过第二螺纹孔连接有一组固定螺栓;一组圆形支撑板,其上均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穿过第四螺纹孔连接有一组圆形转动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于纳米压痕仪的轴承保持架定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且定位精确,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固定保持架,解决了无法对曲面实验样品进行准确定位的问题的优点。法对曲面实验样品进行准确定位的问题的优点。法对曲面实验样品进行准确定位的问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纳米压痕仪的轴承保持架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轴承保持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压痕仪的轴承保持架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精密轴承保持架作为机械系统核心部件,其摩擦学性能决定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持架作为精密轴承的关键元件,加工工序复杂,形式多样,生产加工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微缺陷。轴承保持架表面的微观缺陷在轴承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异常磨损,进而引发整个轴承系统失稳,甚至失效。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飞轮轴承保持架的轻微磨损会导致摩擦力矩剧增,进而引发轴承卡死。因而研究轴承保持架的纳米力学性能非常必要。轴承保持架多为环形结构,其结构特点是侧壁表面具有多个兜孔;兜孔均匀分布在保持架的四周一圈,并不处于同一平面。通常情况下,纳米压痕仪用可升降圆柱台对实验样品进行高低调节,受圆柱升降台尺寸,升降高度以及只能对平面度较好样品进行试验等缺陷。保持架的内外环和兜孔等曲面无法用常规纳米压痕仪样品固定台进行纳米力学测试测试。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可以固定轴承保持架的纳米压痕仪样品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纳米压痕仪的轴承保持架定位装置,包括:
[0005]底座,其上设置有一组方形凹槽,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一组所述方形凹槽相互连通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均设置有第一卡紧螺栓,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一组圆形凹槽I和与一组圆形凹槽I位置相对的一组圆形凹槽II,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I均与底座侧壁形成方形孔,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相互连通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内均设置有第二卡紧螺栓,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与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I均通过第四螺纹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相互垂直;
[0006]一组圆形卡紧台,其分别位于一组所述方形凹槽中,且一组所述圆形卡紧台的一个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穿过第二螺纹孔;
[0007]一组固定螺栓,其均位于底座的外侧,且一组所述固定螺栓与第一螺杆可拆卸连接;
[0008]一组圆形支撑板,其分别位于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中,且一组所述圆形支撑板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穿过第四螺纹孔;
[0009]一组圆形转动盘,其分别位于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I中,且一组所述圆形转动盘的一部分位于方形孔内,一组所述圆形转动盘与第二螺杆可拆卸连接。
[0010]优选的是,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小于所述底座的下端面。
[0011]优选的是,所述底座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与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I相互连通。
[0012]优选的是,一组所述圆形转动盘的直径大于一组所述圆形支撑板的直径。
[0013]优选的是,一组所述圆形卡紧台的一个端面与第一螺杆一端的固定连接方式为:一体成型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是,一组所述固定螺栓与第一螺杆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所述第一螺杆与一组所述固定螺栓相接触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杆与一组所述固定螺栓通过螺纹孔可拆卸连接。
[0015]优选的是,一组所述圆形支撑板的一个端面与第二螺杆的固定连接方式为:一体成型固定连接。
[0016]优选的是,一组所述圆形转动盘的一个端面与第二螺杆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所述第二螺杆与一组所述圆形转动盘相接触端设置有螺纹孔,一组所述圆形转动盘断面上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二螺杆与一组所述圆形转动盘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0017]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轴承保持架定位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且定位精确,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固定保持架,解决了无法对曲面实验样品进行准确定位的问题,有利于对保持架曲面部位进行纳米力学性能测试。
[0019]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底座仰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剖面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圆形卡紧台与固定螺栓连接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圆形支撑板与圆形转动盘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7]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8]如图1

6所示的一种基于纳米压痕仪的轴承保持架定位装置,包括:
[0029]底座1,其上设置有一组方形凹槽2,所述底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一组所述方形凹槽2相互连通的第一螺纹孔21和第二螺纹孔22,所述第一螺纹孔21和第二螺纹孔22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螺纹孔21内均设置有第一卡紧螺栓3,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一组圆形凹槽I 4和与一组圆形凹槽I 4位置相对的一组圆形凹槽II 5,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I 5均与底座1侧
壁形成方形孔 11,所述底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 4相互连通的第三螺纹孔41,所述第三螺纹孔41内均设置有第二卡紧螺栓6,一组所述圆形凹槽 I 4与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I 5均通过第四螺纹孔42相互连通,所述第三螺纹孔41和第四螺纹孔42相互垂直;
[0030]一组圆形卡紧台7,其分别位于一组所述方形凹槽2中,且一组所述圆形卡紧台7的一个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71,所述第一螺杆71穿过第二螺纹孔22;
[0031]一组固定螺栓72,其均位于底座1的外侧,且一组所述固定螺栓72与第一螺杆71可拆卸连接;
[0032]一组圆形支撑板8,其分别位于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 4中,且一组所述圆形支撑板8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81,所述第二螺杆81穿过第四螺纹孔42;
[0033]一组圆形转动盘9,其分别位于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I 5中,且一组所述圆形转动盘9的一部分位于方形孔11内,一组所述圆形转动盘9与第二螺杆 81可拆卸连接。
[0034]工作原理:将轴承保持架(未示出)放入与轴承保持架形状和大小相匹配的圆形凹槽I 4或者方形凹槽2中,对于放入圆形凹槽I 4中的轴承保持架,其位于圆形支撑板8的端面上,通过旋转圆形转动盘9,圆形转动盘9通过带动第二螺杆81旋转,改变圆形支撑板8的高度,从而实现轴承保持架的高度调节,再旋转第二卡紧螺栓6,使得第二卡紧螺栓6与轴承保持架相接触,并互相卡紧,使得轴承保持架保持固定;对于放入方形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纳米压痕仪的轴承保持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上设置有一组方形凹槽,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一组所述方形凹槽相互连通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均设置有第一卡紧螺栓,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一组圆形凹槽I和与一组圆形凹槽I位置相对的一组圆形凹槽II,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I均与底座侧壁形成方形孔,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相互连通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内均设置有第二卡紧螺栓,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与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I均通过第四螺纹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相互垂直;一组圆形卡紧台,其分别位于一组所述方形凹槽中,且一组所述圆形卡紧台的一个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穿过第二螺纹孔;一组固定螺栓,其均位于底座的外侧,且一组所述固定螺栓与第一螺杆可拆卸连接;一组圆形支撑板,其分别位于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中,且一组所述圆形支撑板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穿过第四螺纹孔;一组圆形转动盘,其分别位于一组所述圆形凹槽II中,且一组所述圆形转动盘的一部分位于方形孔内,一组所述圆形转动盘与第二螺杆可拆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压痕仪的轴承保持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锋汤程吴晓兰余家欣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