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泽华专利>正文

一种教学用韧带拉伸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603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教学用韧带拉伸训练装置包括有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靠背,主体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腿部支撑,腿部支撑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结构,且齿轮结构与齿条A、齿条B相啮合,齿轮结构与联动装置转动连接,联动装置通过齿条C与固定装置的限位板相搭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联动装置的设置,通过联动装置可以在同步进行拉伸的同时,控制腰部向下进行拉伸,具有更好的拉伸效果,且同时增强拉伸器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装置的设置,可以在拉伸的过程中放下杠杆对靠背与腿部支撑进行固定,保持同一姿势进行拉伸,且在训练的工程中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对人造成伤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齿轮结构的设置,可以同步的使腿部支撑装置向两侧进行移动。向两侧进行移动。向两侧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用韧带拉伸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械
,尤其涉及教学用韧带拉伸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字马韧带拉伸器"是利用器材进行循序渐进拉伸,增加身体柔韧度,使身体能够达到一字马的效果。
[0003]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教学用韧带拉伸训练装置在使用时,在训练的过程中没有对人体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功能较为单一没有对腰部进行有效的拉伸。
[0004]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教学用韧带拉伸训练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用韧带拉伸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训练的过程中没有对人体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功能较为单一没有对腰部进行有效的拉伸的问题。
[0006]本实用教学用韧带拉伸训练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教学用韧带拉伸训练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靠背,主体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腿部支撑,腿部支撑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结构,且齿轮结构与齿条A、齿条B相啮合,齿轮结构与联动装置转动连接,联动装置通过齿条C与固定装置的限位板相搭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腿部支撑包括有连接杆A、连接杆B、齿条A、齿条B、腿托A、腿托B,连接杆A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A,且连接杆A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腿托A,连接杆B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B,且连接杆B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腿托B,且连接杆A与连接杆B相搭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结构包括有轴承A、轴承B、齿轮A、齿轮B、固定杆B,固定杆B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轴承A、轴承B,且轴承A与轴承B的外侧固定连接在腿部支撑上,固定杆B上固定连接有齿轮A,齿轮A与齿条A、齿条B、齿轮B相啮合,且齿轮B固定连接在转盘的一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联动装置包括有转动杆A、转盘、履带、齿条C、转动杆B、转轴B,转动杆A转动连接在主体的内部,转动杆A上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上活动连接有履带,履带与齿条C相啮合,齿条C固定连接在转动杆B的外侧,且齿条C与限位板相搭接,转动杆B的内部与转轴B转动连接,且转动杆B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靠背。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杠杆、固定杆A、转轴A、限位槽、连接轴、弹簧、限位板,杠杆通过固定杆A与转轴A转动连接在主体的一侧,杠杆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限位板活动连接,且限位板与限位槽滑动连接,限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板活动连接。
[0012]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3]1.本技术腿部支撑的设置,可以对腿部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了现有的拉伸装置在使用时勒伤脚踝的情况发生,同时具有良好的拉伸效果。
[0014]2.本技术齿轮结构的设置,可以同步的使腿部支撑装置向两侧进行移动,避免移动不均与的情况发生。
[0015]3.本技术联动装置的设置,通过联动装置可以在同步进行拉伸的同时,控制腰部向下进行拉伸,具有更好的拉伸效果,且同时增强拉伸器的功能。
[0016]4.本技术固定装置的设置,可以在拉伸的过程中放下杠杆对靠背与腿部支撑进行固定,保持同一姿势进行拉伸,且在训练的工程中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对人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腿部支撑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齿轮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联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左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主体;101、靠背;2、腿部支撑;201、连接杆A;202、连接杆B;203、齿条A;204、齿条B;205、腿托A;206、腿托B;3、固定装置;301、杠杆;302、固定杆A;303、转轴A;304、限位槽;305、连接轴;306、弹簧;307、限位板;4、齿轮结构;401、轴承A;402、轴承B;403、齿轮A;404、齿轮B;405、固定杆B;5、联动装置;501、转动杆A;502、转盘;503、履带;504、齿条C;505、转动杆B;506、转轴B。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技术,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技术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技术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
[0025]参见图1至附图6,一种教学用韧带拉伸训练装置,包括有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靠背101,主体1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腿部支撑2,腿部支撑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结构4,且齿轮结构4与齿条A203、齿条B204相啮合,齿轮结构4与联动装置5转动连接,联动装置5通过齿条C504与固定装置3的限位板307相搭接。
[0026]其中,腿部支撑2包括有连接杆A201、连接杆B202、齿条A203、齿条B204、腿托A205、腿托B206,连接杆A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A203,且连接杆A2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腿托A205,连接杆B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B204,且连接杆B2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腿托B206,且连接杆A201与连接杆B202相搭接,腿部支撑2可以对腿部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了现有的拉伸装置在使用时勒伤脚踝的情况发生,同时具有良好的拉伸效果。
[0027]其中,齿轮结构4包括有轴承A401、轴承B402、齿轮A403、齿轮B404、固定杆B405,固定杆B40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轴承A401、轴承B402,且轴承A401与轴承B402的外侧固定连接
在腿部支撑2上,固定杆B405上固定连接有齿轮A403,齿轮A403与齿条A203、齿条B204、齿轮B404相啮合,且齿轮B404固定连接在转盘502的一侧,齿轮结构4可以同步的使腿部支撑2向两侧进行移动,避免移动不均与的情况发生。
[0028]其中,联动装置5包括有转动杆A501、转盘502、履带503、齿条C504、转动杆B505、转轴B506,转动杆A501转动连接在主体1的内部,转动杆A501上固定连接有转盘502,转盘502上活动连接有履带503,履带503与齿条C504相啮合,齿条C504固定连接在转动杆B505的外侧,且齿条C504与限位板307相搭接,转动杆B505的内部与转轴B506转动连接,且转动杆B505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靠背101,通过联动装置5可以在同步进行拉伸的同时,控制腰部向下进行拉伸,具有更好的拉伸效果,且同时增强拉伸器的功能。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韧带拉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靠背(101),主体(1)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腿部支撑(2),腿部支撑(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结构(4),且齿轮结构(4)与齿条A(203)、齿条B(204)相啮合,齿轮结构(4)与联动装置(5)转动连接,联动装置(5)通过齿条C(504)与固定装置(3)的限位板(307)相搭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韧带拉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支撑(2)包括有连接杆A(201)、连接杆B(202)、齿条A(203)、齿条B(204)、腿托A(205)、腿托B(206),连接杆A(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A(203),且连接杆A(2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腿托A(205),连接杆B(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B(204),且连接杆B(2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腿托B(206),且连接杆A(201)与连接杆B(202)相搭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韧带拉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结构(4)包括有轴承A(401)、轴承B(402)、齿轮A(403)、齿轮B(404)、固定杆B(405),固定杆B(40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轴承A(401)、轴承B(402),且轴承A(401)与轴承B(402)的外侧固定连接在腿部支撑(2)上,固定杆B(405)上固定连接有齿轮A(403),齿轮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华郑之钦
申请(专利权)人:李泽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