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邸建廷专利>正文

一种火电厂锅炉余热用回收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576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电厂锅炉余热用回收收集装置,包括燃烧筒,燃烧筒另一侧密封连通有废气过度腔,废气过度腔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有若干废热锅炉管,废热锅炉管外壁套设有锅炉储水罐,锅炉储水罐底部管接有供水机构,锅炉储水罐顶部固定连接有回收机构,废热锅炉管另一端贯穿锅炉储水罐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污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电厂锅炉余热用回收收集装置,设有的供水机构为锅炉储水罐供水防止水烧干并回收部分热水进行储存,利用锅炉余热加工热水使用,设有回收机构将产生的蒸汽进行分离回收,分离的热气被送走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设有的排污机构对排放的废气进行冷凝降尘处理,有效减少废气对空气的污染。有效减少废气对空气的污染。有效减少废气对空气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厂锅炉余热用回收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余热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火电厂锅炉余热用回收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现有的火电厂锅炉在燃烧后产生的高温废气中含有热量,这些含有高温热量的热气被直接排入空气中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燃烧物产生的高温废气不能进行有效的回收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厂锅炉余热用回收收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锅炉中的燃烧物产生的高温废气直接排入空气中会造成能量的浪费,产生的余热不能进行有效的收集并回收利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燃烧筒,所述燃烧筒顶部铰接有进料阀门,所述燃烧筒一侧设有送风风机,所述燃烧筒另一侧密封连通有废气过度腔,所述废气过度腔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有若干废热锅炉管,所述废热锅炉管外壁套设有锅炉储水罐,所述锅炉储水罐底部管接有供水机构,锅炉储水罐顶部固定连接有回收机构,所述废热锅炉管另一端贯穿锅炉储水罐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污机构。
[0005]为了使得对锅炉储水罐供水,作为本技术一种火电厂锅炉余热用回收收集装置优选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供水管与导水管;所述供水管固定连接于锅炉储水罐底部,所述供水管另一端管接有给水泵,所述给水泵一侧设有液位调节阀,所述导水管固定连接与锅炉储水罐正面,所述导水管另一端管接有水流控制阀,所述水流控制阀一侧设有温度感应表,所述水流控制阀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热水存储罐。
[0006]为了使得对排放的高温废气进行净化,作为本技术一种火电厂锅炉余热用回收收集装置优选的,所述排污机构包括废热锅炉管另一端固定安装的回收管,所述回收管顶部一侧管接有废气排放管,所述回收管内壁顶部设有若干喷淋头,所述回收管底部固定连接有废液储存罐。
[0007]为了使得对饱和蒸汽进行回收利用,作为本技术一种火电厂锅炉余热用回收收集装置优选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锅炉储水罐顶部的气包,所述气包内设有除沫器,所述气包顶部管接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汽水分离器,所述汽水分离器底部一侧管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另一端管接有疏水阀,所述疏水阀一侧固定安装有回收储液罐;所述汽水分离器顶部一侧管接有排气管。
[0008]为了使得设备正常工作,作为本技术一种火电厂锅炉余热用回收收集装置优选的,所述燃烧筒正面设有扶梯,所述扶梯一侧固定安装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内设有PLC控制器,所述给水泵、送风风机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开关面板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通过设有的供水机构为锅炉储水罐精准供水防止水烧干,在烧水的同时当水沸腾到一定温度时,回收部分热水进行储存,利用锅炉余热加工热水使用,设有回收机构将产生的蒸汽进行汽水分离并分类回收,分离的热气被送走利用,分离的冷水收集起来再利用,减少了水资源浪费。
[0011]2)通过设有设有的排污机构对排放的废气进行冷凝降尘处理,冷凝后的废水进行集中收集,减少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有效减少废气对空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供水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供水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7]图5为本技术的回收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的排污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燃烧筒;2、进料阀门;3、送风风机;4、废气过度腔;5、废热锅炉管;6、锅炉储水罐;7、供水机构;71、供水管;72、给水泵;73、液位调节阀;74、水流控制阀;75、导水管;76、温度感应表;77、热水存储罐;8、排污机构;81、回收管;82、废气排放管;83、喷淋头;84、废液储存罐;9、回收机构;91、气包;92、除沫器;93、蒸汽管;94、汽水分离器;95、排水管;96、疏水阀;97、回收储液罐;98、排气管;10、开关面板;11、扶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燃烧筒1,燃烧筒1顶部铰接有进料阀门2,燃烧筒1一侧设有送风风机3,燃烧筒1另一侧密封连通有废气过度腔4,废气过度腔4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有若干废热锅炉管5,废热锅炉管5外壁套设有锅炉储水罐6,锅炉储水罐6底部管接有供水机构7,锅炉储水罐6顶部固定连接有回收机构9,废热锅炉管5另一端贯穿锅炉储水罐6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污机构8。
[0022]优选的,供水机构7包括供水管71与导水管75;供水管71固定连接于锅炉储水罐6底部,供水管71另一端管接有给水泵72,给水泵72一侧设有液位调节阀73,导水管75固定连
接与锅炉储水罐6正面,导水管75另一端管接有水流控制阀74,水流控制阀74一侧设有温度感应表76,水流控制阀7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热水存储罐77。
[0023]具体使用时,工作人员打开进料阀门2将燃料导入燃烧筒1内燃烧,送风风机3对燃烧筒1内吹气使燃料充分燃烧,燃烧后产生的高温废气经过废气过度腔4输送至废热锅炉管5内,此时给水泵72开始泵水,水流经过导水管75将锅炉储水罐6灌满,在废热锅炉管5的高温废气下水开始沸腾并产生饱和蒸汽,液位调节阀73控制给水泵72泵出的水流防止锅炉储水罐6内水蒸发殆尽,当水温到达一定温度时,工作人员打开水流控制阀74将热水通过导水管75输送至热水存储罐77内进行储存,有效对锅炉余热进行回收并收集。
[0024]优选的,排污机构8包括废热锅炉管5另一端固定安装的回收管81,回收管81顶部一侧管接有废气排放管82,回收管81内壁顶部设有若干喷淋头83,回收管81底部固定连接有废液储存罐84。
[0025]具体使用时,当高温废气顺着废热锅炉管5送至回收管81内时,回收管81内的喷淋头83开始喷水,对废气进行降尘处理,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锅炉余热用回收收集装置,包括燃烧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筒(1)顶部铰接有进料阀门(2),所述燃烧筒(1)一侧设有送风风机(3),所述燃烧筒(1)另一侧密封连通有废气过度腔(4),所述废气过度腔(4)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废热锅炉管(5),所述废热锅炉管(5)外壁套设有锅炉储水罐(6),所述锅炉储水罐(6)底部管接有供水机构(7),锅炉储水罐(6)顶部固定连接有回收机构(9),所述废热锅炉管(5)另一端贯穿锅炉储水罐(6)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污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锅炉余热用回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机构(7)包括供水管(71)与导水管(75);所述供水管(71)固定连接于锅炉储水罐(6)底部,所述供水管(71)另一端管接有给水泵(72),所述给水泵(72)一侧设有液位调节阀(73),所述导水管(75)固定连接与锅炉储水罐(6)正面,所述导水管(75)另一端管接有水流控制阀(74),所述水流控制阀(74)一侧设有温度感应表(76),所述水流控制阀(7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热水存储罐(7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锅炉余热用回收收集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邸建廷李治强
申请(专利权)人:邸建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