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性强的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575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护性强的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其由多层陶瓷片叠合而成,由上而下依次为固体电解质层、扩散基体层、基体层及加热器基体层,扩散基体层上设置扩散缓冲室、多孔扩散障及气室,传感器的电极端头外侧还包裹一层气孔率大于多孔扩散障的多孔材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极端头位置包裹气孔率大于多孔扩散障的多孔材料对被测气体中的微小尘埃、杂质进行过滤,使得多孔扩散障不会被堵塞使得极限电流输出稳定,从而保证湿度测试的准确性。确性。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性强的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的
,特别是指一种保护性强的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气体传感器发展十分迅速,除了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外,同时也在一些民生、国防、医学、食品安全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关注与认可,特别是检测氧含量的传感器。测量氧含量的气体传感器按输出特性主要分为窄域型和宽域型,窄域型是利用氧化锆固体电解质的能斯特原理,确认排气中的氧含量是浓还是稀,但不能做精确的判断。宽域型利用极限电流技术能够实现对氧含量的线性控制,精确判断排气中的氧含量具体值。在民用家电领域,对氧含量测定的精度要求较高,如家用烤箱,烤箱是一种密封的用来烘烤食物的电器,在烹饪过程中,内部的烘烤温度是最为重要的参数,另一个重要的参数是烤箱内部的湿度,为了保证烘烤食物的口感最佳,使得食物的营养价值最高,烤箱内部通常会采用精度较高的空燃比传感器,用于检测烤箱内的氧含量,通过氧含量和湿度的比例关系,推算出湿度值。空燃比传感器属于宽域型气体传感器,它是通过输出极限电流的大小来计算氧含量。
[0003]如图1及图2所示,现有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10由多层陶瓷片叠合而成,由上而下依次为保护层1A、固体电解质层2A、扩散基体层3A、基体层4A及加热器基体层5A。在固体电解质层2A的上表面设有外电极61A、外电极引线、过孔,下表面设置有内电极62A、内电极引线,内电极62A通过内电极引线再到过孔实现与其中一个电极引脚相连,外电极61A通过外电极引线与另一个电极引脚相连,两电极引脚实现信号的对外输出,外电极61A的表面覆盖有一层多孔保护层11A,外电极引线的表面覆盖有一层保护层1A,扩散基体层3A上设置有多孔扩散障31A及气室32A;加热器基体层5A上表面设置有加热器7A、加热器引线,下表面设置有加热器引脚,加热器通过加热器引线与加热器引脚相连,从而实现外接电压的输入。
[0004]现有的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氧气的传输路径为:直接从多孔扩散障31A传输到内电极62A,长时间使用后,被测气体中的微小尘埃、杂质8A会附着在多孔扩散障31A的位置处,使得控制进气量的多孔扩散障31A气孔率降低,极限电流出现下漂的现象,导致检测到的氧含量比实际偏低,影响湿度的测量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护性强、测量精度高的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保护性强的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其由多层陶瓷片叠合而成,由上而下依次固体电解质层、扩散基体层、基体层及加热器基体层,扩散基体层上设置扩散缓冲室、多孔扩散障及气室,加热器基体层上表面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引线,下表面设置有加热器引脚,加热器通过加热器引线与加热器引脚相连;传感器的电极端头外侧还包裹一层气孔率
大于多孔扩散障的多孔材料层。
[0008]进一步,所述多孔扩散障的气孔率为10%~40%,多孔材料层的气孔率为50%~70%。
[0009]进一步,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外电极、外电极引线、过孔,下表面设置有内电极、内电极引线,内电极通过内电极引线再到过孔与其中一个电极引脚相连,外电极通过外电极引线与另一个电极引脚相连,外电极的上表面覆盖有多孔保护层,多孔保护层具有气孔,外电极引线的上表面覆盖有保护层。
[0010]进一步,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为掺杂氧化钇的氧化锆材料,保护层、扩散基体层、基体层和加热器基体层均为氧化铝材料,多孔保护层为添加有造孔剂的氧化铝材料。
[0011]进一步,所述基体层具有多层。
[0012]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保护性强的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在电极端头位置包裹气孔率大于多孔扩散障的多孔材料对被测气体中的微小尘埃、杂质进行过滤,使得多孔扩散障不会被堵塞使得极限电流输出稳定,从而保证湿度测试的准确性。并且在多孔扩散障之前增加扩散缓冲室做进一步的过滤,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相较于现有的空燃比传感器,本技术氧气的传输路径为:多孔材料层

扩散缓冲室

多孔扩散障

内电极,长期使用后,被测气体中的微小尘埃、杂质吸附、包裹在电极端头的多孔材料层上以及附着在扩散缓冲室内,不会堵塞控制极限电流的多孔扩散障,极限电流不会出现下漂的现象,从而保证湿度测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扩散位置截面图。
[0014]图2为图1中X处的放大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扩散位置截面图。
[0017]图5为图4中Y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0]如图3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保护性强的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20由多层陶瓷片叠合而成,由上而下依次为保护层1、固体电解质层2、扩散基体层3、基体层4及加热器基体层5。其中,固体电解质层2为掺杂部分氧化钇的氧化锆材料(YSZ),保护层1、扩散基体层3、基体层4和加热器基体层5均为氧化铝材料。在固体电解质层2的上表面通过丝网印刷
设置有外电极21、外电极引线22、过孔23,下表面通过丝网印刷设置有内电极24、内电极引线25,内电极24通过内电极引线25再到过孔23实现与其中一个电极引脚26相连,外电极21通过外电极引线22与另一个电极引脚26相连,两电极引脚26可实现信号的对外输出,外电极21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多孔保护层8,多孔保护层8具有气孔81,气孔81使得气体能够进入多孔保护层8并与外电极21接触,保护层1覆盖在外电极引线22的上表面但不覆盖电极引脚26;扩散基体层3上设置有扩散缓冲室31、多孔扩散障32及气室33,多孔扩散障32的气孔率在10%~40%之间;加热器基体层5上表面设置有加热器6、加热器引线61,下表面设置有加热器引脚62,加热器6通过加热器引线61与加热器引脚62相连,从而实现外接电压的输入。
[0021]如图4及图5所示,本技术在传感器电极端头外侧还包裹一层多孔材料层7,该多孔材料层7的气孔率大于多孔扩散障32的气孔率,约50%~70%。在电极端头位置包裹气孔率大于多孔扩散障32的多孔材料对被测气体中的微小尘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性强的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由多层陶瓷片叠合而成,由上而下依次为固体电解质层、扩散基体层、基体层及加热器基体层,扩散基体层上设置扩散缓冲室、多孔扩散障及气室,加热器基体层上表面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引线,下表面设置有加热器引脚,加热器通过加热器引线与加热器引脚相连;传感器的电极端头外侧还包裹一层气孔率大于多孔扩散障的多孔材料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性强的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多孔扩散障的气孔率为10%~40%,多孔材料层的气孔率为50%~7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性强的家电用空燃比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赛米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