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砂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574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沉砂沉淀装置,包括混凝池、絮凝池以及沉砂沉淀池,絮凝池设置在混凝池的下游,沉砂沉淀池设置在絮凝池的下游,混凝池与沉砂沉淀池上均设置有进水口,沉砂沉淀池上设置有出水口;污水从混凝池的进水口进入,再依次流经混凝池、絮凝池以及沉砂沉淀池后从沉砂沉淀池的出水口流出;或污水从沉砂沉淀池的进水口进入,流经沉砂沉淀池后从沉砂沉淀池的出水口流出;沉砂沉淀池内部包括气浮区与沉砂沉淀区,气浮区设置在沉砂沉淀区的上游,气浮区能够分离出污水中的浮渣,沉砂沉淀区能够分离出污水中的泥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生化池曝气量,降低污泥产量和污泥处理费用,减少污泥中的无机质含量,有利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源化利用。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砂沉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给水和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沉砂沉淀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地下厂的一体化沉砂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沉砂池常用的传统形式有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竖流式沉砂池、及涡流式沉砂池。传统沉砂池去除相对密度2.65、粒径0.2mm以上的砂粒。常用沉淀池根据池型和水流特点分为为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幅流式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传统初沉池的水力负荷为1.5

4.5m3/m2
·
h,停留时间0.5

2.0h。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工艺多采用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的组合,根据进水水质选择性考虑是否增加初沉池。
[0003]在实际情况中,调查研究表明,只有沉砂池的水厂,有部分泥砂问题严重,存在下列问题:1)污水厂进水含砂量高,100~200μm砂粒占比可达30%(15%~60%);2)沉砂池运行效率低、生化池MLSS高于设计值,生化池MLVSS/MLSS远低于正常值。由此导致的各类渠道、构筑物泥砂淤积,生化池所需曝气量增高,污泥产量和处理费用增加,污泥资源化利用受限等问题已成为运营的一大痛点。有初沉池的水厂虽然能够使0.2mm以下的砂粒去除,但沉积在初沉池中的泥沙使初沉池的设备故障率提高,往往导致初沉池最后排砂不畅,无法正常运行。
[0004]公开号为CN103638698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污水沉淀池,涉及污水处理
该技术包括包括沉砂池、排水管和设置在沉砂池上的托架,所述沉淀池呈漏斗型,所述沉砂池底部设置有砂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中还设置有若干根振动棒,所述振动棒设置在砂斗的上方,所述振动棒的上端与托架相连,所述托架上设置有振动棒连接块;该技术的污水沉淀池可以用加快砂砾的沉淀速度,适用于初级沉淀和二级沉淀使用,使得污水中固液分离效率高,沉淀速度快,提高污水处理工作的效率。但是该方案中污水的水流方向与泥砂的沉淀方向是同向的,在泥砂沉降时可能会受到水流的顶托,达不到预期的沉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砂沉淀装置。
[000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沉砂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池、絮凝池以及沉砂沉淀池,所述絮凝池设置在混凝池的下游,沉砂沉淀池设置在絮凝池的下游,所述混凝池与沉砂沉淀池上均设置有进水口,沉砂沉淀池上设置有出水口;
[0007]污水从混凝池的进水口进入,再依次流经混凝池、絮凝池以及沉砂沉淀池后从沉砂沉淀池的出水口流出;或污水从沉砂沉淀池的进水口进入,流经沉砂沉淀池后从沉砂沉淀池的出水口流出;
[0008]所述沉砂沉淀池内部包括气浮区与沉砂沉淀区,气浮区设置在沉砂沉淀区的上游。
[0009]优选地,所述混凝池中设置有第一搅拌机。
[0010]优选地,所述絮凝池中设置有第二搅拌机。
[0011]优选地,所述气浮区中设置有曝气风管与浮渣挡板,所述浮渣挡板设置在气浮区的顶部;
[0012]所述曝气风管包括进气管道与底部喷杆,所述进气管道的一端连通底部喷杆,进气管道的另一端为进气端,进气端向气浮区的顶端延伸直到穿过浮渣挡板。
[0013]优选地,所述底部喷杆与进气管道垂直设置,底部喷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气孔,所述底部喷杆为一根或多根。
[0014]优选地,所述沉砂沉淀区中设置有斜板模块、螺旋排泥机以及泥沙泵;
[0015]所述斜板模块包括多个向沉砂沉淀区底部倾斜的斜板,多个斜板的底端均连接螺旋排泥机,螺旋排泥机的末端连接泥沙泵,所述斜板模块的截面形状与沉砂沉淀区的截面形状相匹配;
[0016]所述沉砂沉淀区中污水的流向与絮体泥砂的沉淀方向相垂直。
[0017]优选地,所述沉砂沉淀池在入口处设置有配水板,所述配水板上均匀排布有多个通孔,配水板的形状与气浮区的截面形状相匹配,配水板靠近沉砂沉淀区的一面安装气浮区中的曝气风管。
[0018]优选地,所述混凝池、絮凝池以及沉砂沉淀池的底部均设置有放空口;
[0019]所述沉砂沉淀装置一体成型。
[0020]优选地,还包括泥位传感器与污泥界面仪,所述污泥界面仪连接泥位传感器,泥位传感器设置在沉砂沉淀区的底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占地空间,水力停留时间短,处理效率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并能够减少生化池曝气量,降低污泥产量和污泥处理费用,减少污泥中的无机质含量,有利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0023]2、本技术采用了把无轴螺旋排泥机替代传统常用的链板式刮泥机的技术手段,不易发生脱落、卡顿、变形,降低刮泥机的故障率。
[0024]3、本技术采用了沉砂沉淀区中污水的流向与絮体泥砂的沉淀方向相垂直的技术手段,使得泥砂沉降时不会受到水流的顶托,使沉砂效果更高效。
附图说明
[002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中斜板模块与螺旋排泥机的连接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中配水板与曝气风管的连接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中螺旋排泥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泥沙沉淀方向与水流流向之间的三种关系的原理示意图。
[0032]图中示出:
[0033]第一搅拌机1
ꢀꢀꢀꢀꢀꢀꢀꢀꢀꢀꢀꢀꢀꢀꢀꢀꢀꢀꢀꢀꢀꢀꢀꢀꢀ
浮渣挡板5
[0034]第二搅拌机2
ꢀꢀꢀꢀꢀꢀꢀꢀꢀꢀꢀꢀꢀꢀꢀꢀꢀꢀꢀꢀꢀꢀꢀꢀꢀ
斜板模块6
[0035]配水板3
ꢀꢀꢀꢀꢀꢀꢀꢀꢀꢀꢀꢀꢀꢀꢀꢀꢀꢀꢀꢀꢀꢀꢀꢀꢀꢀꢀꢀꢀ
螺旋排泥机7
[0036]曝气风管4
ꢀꢀꢀꢀꢀꢀꢀꢀꢀꢀꢀꢀꢀꢀꢀꢀꢀꢀꢀꢀꢀꢀꢀꢀꢀꢀꢀ
排砂泥泵8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沉砂沉淀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砂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池、絮凝池以及沉砂沉淀池,所述絮凝池设置在混凝池的下游,沉砂沉淀池设置在絮凝池的下游,所述混凝池与沉砂沉淀池上均设置有进水口,沉砂沉淀池上设置有出水口;污水从混凝池的进水口进入,再依次流经混凝池、絮凝池以及沉砂沉淀池后从沉砂沉淀池的出水口流出;或污水从沉砂沉淀池的进水口进入,流经沉砂沉淀池后从沉砂沉淀池的出水口流出;所述沉砂沉淀池内部包括气浮区与沉砂沉淀区,气浮区设置在沉砂沉淀区的上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砂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中设置有第一搅拌机(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砂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中设置有第二搅拌机(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砂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区中设置有曝气风管(4)与浮渣挡板(5),所述浮渣挡板(5)设置在气浮区的顶部;所述曝气风管(4)包括进气管道与底部喷杆,所述进气管道的一端连通底部喷杆,进气管道的另一端为进气端,进气端向气浮区的顶端延伸直到穿过浮渣挡板(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砂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喷杆与进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锋干里里刘莹周晓翟国光邵彦青张术宝
申请(专利权)人: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