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拔旋转式超声波荡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539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拔旋转式超声波荡洗器,其手柄前壳组件包括手柄前壳、换能器、公插固定座和手柄前壳插接头,公插固定座通过手柄前壳插接头安装于手柄前壳后端口并压紧换能器于手柄前壳内;其手柄中壳组件包括弯曲手柄中壳、母插固定座和手柄中壳插接座,手柄中壳插接座旋合于手柄中壳前端口,母插固定座于手柄中壳内连接手柄中壳插接座;其手柄后壳组件包括内设电路板的手柄后壳;手柄中壳安装于手柄后壳,手柄前壳插接头与手柄中壳插接座以转动结构插接且两者转动面之间设有定位手柄前壳插接头转动角度的阻尼O型圈,公插固定座上的公插端子向后贯穿手柄前壳插接头和手柄中壳插接座与母插固定座内的母插端子耦合而导通换能器和电路板。而导通换能器和电路板。而导通换能器和电路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拔旋转式超声波荡洗器


[0001]本技术涉及牙科医疗器具,具体为一种插拔旋转式超声波荡洗器。

技术介绍

[0002]超声波洁牙机作为一种超声波牙科治疗设备,可用于清洁牙结石、烟斑、菌斑等,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换能器将电能转换成超声震动的机械能,超声震动传递到连接在换能器上的工作头,以实现其设备的功能。
[0003]目前的洁牙机通常为一体式,部件无法分离,导致清洗维护不便,易发生交叉感染。
[0004]为解决现有洁牙机不易清洁的问题,授权公告号CN210931979U的技术提出了一种《超声波洁牙机可插拔式手柄连接结构》,其技术方案是将手柄壳体与主机壳体设置为可以插拔的连接形式,在保证正常洁牙机功能的同时,手柄壳体能够与主机壳体分离,使得手柄壳体能够单独进行高温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0005]无论是整体式超声波洁牙机还是插拔式超声波洁牙机,其手柄均为直柄,工作头安装于手柄前部内的换能器上,为适应于口腔内的操作,各种功能的工作头都有专门的弧度设计,但由于口腔内某些治疗部位的复杂性,正常操作手柄无法将工作头送达病灶区,需要特殊姿势把持手柄作业而造成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易于操作治疗的插拔旋转式超声波荡洗器。
[0007]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插拔旋转式超声波荡洗器,其技术方案一包括手柄总成,所不同的是所述手柄总成包括手柄前壳组件、手柄中壳组件和手柄后壳组件,其中:
[0008]1、所述手柄前壳组件包括手柄前壳、换能器、安装有公插端子的公插固定座和手柄前壳插接头,所述公插固定座通过手柄前壳插接头安装于手柄前壳的后端口并压紧换能器于手柄前壳内。
[0009]2、所述手柄中壳组件包括弯曲的手柄中壳、安装有母插端子的母插固定座和手柄中壳插接座,所述手柄中壳插接座安装于手柄中壳前端口,所述母插固定座于手柄中壳内安装于手柄中壳插接座上。
[0010]3、所述手柄后壳组件包括内设电路板的手柄后壳。
[0011]4、所述手柄中壳安装于手柄后壳前端口,所述手柄前壳插接头与手柄中壳插接座以可转动的结构插接且两者的转动面之间设有定位手柄前壳插接头转动角度的阻尼O型圈,所述公插端子向后贯穿手柄前壳插接头和手柄中壳插接座并进入母插固定座内与母插端子耦合而导通换能器和电路板。
[0012]所述公插端子的第一种结构包括同轴的套极Ⅰ和柱极Ⅰ,所述柱极Ⅰ设于套极Ⅰ内并长出套极Ⅰ;所述母插端子包括与套极Ⅰ侧部弹性接触的套极弹片Ⅰ和与柱极Ⅰ侧部弹性接触
的柱极弹片Ⅰ。
[0013]所述公插端子的第二种结构包括同轴的套极Ⅱ和柱极Ⅱ,所述柱极Ⅱ设于套极Ⅱ内且两者等长;所述母插端子包括与套极Ⅱ后端弹性接触的套极弹片Ⅱ和与柱极Ⅱ后端弹性接触的柱极弹片Ⅱ。
[0014]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插拔旋转式超声波荡洗器,其技术方案二包括手柄总成,所不同的是所述手柄总成包括手柄前壳组件、手柄中壳组件和手柄后壳组件,其中:
[0015]1、所述手柄前壳组件包括手柄前壳、换能器、安装有公插端子的公插固定座和手柄前壳插接头,所述公插固定座通过手柄前壳插接头安装于手柄前壳的后端口并压紧换能器于手柄前壳内。
[0016]2、所述手柄中壳组件包括弯曲的手柄中壳、安装有母插端子的母插固定座和手柄中壳插接座,所述手柄中壳插接座安装于手柄中壳前端口,所述母插固定座于手柄中壳内安装于手柄中壳插接座上。
[0017]3、所述手柄后壳组件包括内设电路板的手柄后壳。
[0018]4、所述手柄中壳安装于手柄后壳前端口,所述手柄前壳插接头与手柄中壳插接座以可转动的卡装结构插接且两者的接触端面之间设有定位手柄前壳插接头转动角度的卡位组件,所述卡位组件包括弹性露出于手柄中壳插接座端面的顶销和圆周均布开设于手柄前壳插接头端面上且可分别与顶销卡嵌配合的卡孔,所述公插端子向后贯穿手柄前壳插接头和手柄中壳插接座并进入母插固定座与母插端子耦合而导通换能器和电路板。
[0019]所述公插端子的第三种结构包括同轴的套极Ⅲ和柱极Ⅲ,所述柱极Ⅲ设于套极Ⅲ内且两者等长;所述母插端子包括与柱极Ⅲ插接的收缩套极Ⅰ和与套极Ⅲ插接的收缩套极Ⅱ。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插拔旋转式超声波荡洗器结构中,弯曲的手柄中壳组件可实现手柄前壳组件上翘并圆周位置可调节,与不同弯度的工作头适配从而满足良好的人机工程学要求。
[0022]2、本技术结构中,插拔旋转式的连接方式可实现手柄前壳组件与手柄中壳组件的快速安装与拆卸。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轴测图。
[0024]图2为图1实施方式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0026]图4(a)为图2实施方式中公插端子与母插端子第一种耦合方式的示意图。
[0027]图4(b)为图2实施方式中公插端子与母插端子第二种耦合方式的示意图。
[0028]图5为图1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图5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0030]图7为图5实施方式中公插端子与母插端子第三种耦合方式的示意图。
[0031]图号标识:1、手柄前壳组件;1

1、手柄前壳;1

2、换能器;1

3、公插固定座;1

4、手柄前壳插接头;1

5、公插端子;1
‑5‑
1、套极Ⅰ;1
‑5‑
2、柱极Ⅰ;1
‑5‑
3、套极Ⅱ;1
‑5‑
4、柱极Ⅱ;
1
‑5‑
5、套极Ⅲ;1
‑5‑
6、柱极Ⅲ;2、手柄中壳组件;2

1、手柄中壳;2

2、母插固定座;2

3、手柄中壳插接座;2

4、母插端子;2
‑4‑
1、套极弹片Ⅰ;2
‑4‑
2、柱极弹片Ⅰ;2
‑4‑
3、套极弹片Ⅱ;2
‑4‑
4、柱极弹片Ⅱ;2
‑4‑
5、收缩套极Ⅱ;2
‑4‑
6、收缩套极Ⅰ;3、手柄后壳组件;3

1、手柄后壳;3

2、电路板;4、阻尼O型圈;5、弹簧;6、顶销;7、卡孔;8、按键;9、工作尖。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33]技术方案一:
[0034]本技术插拔旋转式超声波荡洗器,包括手柄总成,所述手柄总成包括手柄前壳组件1、手柄中壳组件2和手柄后壳组件3,所述手柄中壳组件2固装于手柄后壳组件3上,所述手柄前壳组件1通过插拔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插拔旋转式超声波荡洗器,包括手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总成包括手柄前壳组件(1)、手柄中壳组件(2)和手柄后壳组件(3),其中:所述手柄前壳组件(1)包括手柄前壳(1

1)、换能器(1

2)、安装有公插端子(1

5)的公插固定座(1

3)和手柄前壳插接头(1

4),所述公插固定座(1

3)通过手柄前壳插接头(1

4)安装于手柄前壳(1

1)的后端口并压紧换能器(1

2)于手柄前壳(1

1)内;所述手柄中壳组件包括弯曲的手柄中壳(2

1)、安装有母插端子(2

4)的母插固定座(2

2)和手柄中壳插接座(2

3),所述手柄中壳插接座(2

3)旋合于手柄中壳(2

1)前端口,所述母插固定座(2

2)于手柄中壳(2

1)内安装于手柄中壳插接座(2

3)上;所述手柄后壳组件(3)包括内设电路板(3

2)的手柄后壳(3

1);所述手柄中壳(2

1)安装于手柄后壳(3

1)前端口,所述手柄前壳插接头(1

4)与手柄中壳插接座(2

3)以可转动的结构插接且两者的转动面之间设有定位手柄前壳插接头(1

4)转动角度的阻尼O型圈(4),所述公插端子(1

5)向后贯穿手柄前壳插接头(1

4)和手柄中壳插接座(2

3)并进入母插固定座(2

2)内与母插端子(2

4)耦合而导通换能器(1

2)和电路板(3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旋转式超声波荡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端子(1

5)包括同轴的套极Ⅰ(1
‑5‑
1)和柱极Ⅰ(1
‑5‑
2),所述柱极Ⅰ(1
‑5‑
2)设于套极Ⅰ(1
‑5‑
1)内并长出套极Ⅰ(1
‑5‑
1);所述母插端子(2

4)包括与套极Ⅰ(1
‑5‑
1)侧部弹性接触的套极弹片Ⅰ(2
‑4‑
1)和与柱极Ⅰ(1
‑5‑
2)侧部弹性接触的柱极弹片Ⅰ(2
‑4‑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旋转式超声波荡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端子(1

5)包括同轴的套极Ⅱ(1
‑5‑
3)和柱极Ⅱ(1
‑5‑
4),所述柱极Ⅱ(1
‑5‑
4)设于套极Ⅱ(1
‑5‑
3)内且两者等长;所述母插端子(2

4)包括与套极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颖杰黄榜波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懿可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