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棕刚玉耐火材料生产的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519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棕刚玉耐火材料生产的混料装置,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混料筒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上端与混料筒固定连通、下端与搅拌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混料筒外侧圆周阵列固定有若干个进料斗,进料斗竖直设置且其下端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上端与进料斗下端连通、下端倾斜向下连通至混料筒上部侧壁,混料筒内纵向设置有混料轴,混料轴与混料筒同轴设置且转动连接,混料轴下部径向固定设置有混料杆,混料轴上部径向固定设置有动力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或至少减轻单用搅拌装置进行混合时,为了保障混合的均匀性,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棕刚玉耐火材料生产的混料装置。用于棕刚玉耐火材料生产的混料装置。用于棕刚玉耐火材料生产的混料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棕刚玉耐火材料生产的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浇筑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棕刚玉耐火材料生产的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棕刚玉,俗名又称金刚砂,是用矾土、碳素材料、铁屑三种原料在电弧炉中经过融化还原而制得的棕褐色人造刚玉,故为此名。棕刚玉主要化学成份是AL2O3,其含量在95.00%

97.00%,另含有少量的Fe,Si,Ti等。棕刚玉是最基本的磨料,因其磨削性能好,适用范围广,价格便宜,被广泛应用环保及环境友好型材料

[0003]目前,棕刚玉耐火材料在生产时需要将多种粉末状固体原料进行混合,目前大多是将各种粉末直接加入搅拌装置中进行搅拌混合,为了保障混合的均匀性,所需搅拌时间较长,不仅生产效率较低,搅拌装置工作时的耗能也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解决或至少减轻单用搅拌装置进行混合时,为了保障混合的均匀性,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棕刚玉耐火材料生产的混料装置。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用于棕刚玉耐火材料生产的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设置于搅拌装置上方,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所述混料筒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端与混料筒固定连通、下端与搅拌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混料筒外侧圆周阵列固定有若干个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竖直设置且其下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端与进料斗下端连通、下端倾斜向下连通至混料筒上部侧壁;
[0007]所述混料筒内纵向设置有混料轴,所述混料轴与混料筒同轴设置且转动连接,混料轴下部径向固定设置有混料杆,若干个所述混料杆沿混料轴圆周外壁均匀阵列设置,混料轴上部径向固定设置有动力板,所述动力板呈平板状,动力板倾斜设置且朝向进料管下端与混料筒连通处。
[0008]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优选的,所述进料斗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
[0010]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上端与进料斗下端平滑过渡,进料管上端的直径值大于进料管下端的直径值且进料管中部平滑过渡。
[0011]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下端与混料筒连通的一端与混料筒圆周内壁相切。
[0012]优选的,所述混料杆为纵向阵列设置的多组,位于下方混料杆的长度值小于位于上方的混料杆的长度值。
[0013]优选的,位于下方的所述混料杆和位于上方的混料杆横向间隔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混料筒底面为外凸的球面,混料筒底面的最低处连通至所述出料管
上端。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设置于搅拌装置上方,各种物料分别从各个进料管进入混料筒内,物料进入混料筒时对动力板产生冲击力,该冲击力使混料轴转动,混料轴下端的混料杆对混料筒内的物料进行混合,初步混合后的各种物料进入搅拌装置;使各种物料在进入搅拌装置前进行初步混合,减少搅拌装置使物料混合均匀所需的时长,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本技术的初步混合的动力来自于物料下落时的冲击力,无须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7]本技术设置有吸尘组件,鄂破机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末被风机吸至吸尘仓内,防止粉末逸出鄂破机,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

A处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B

B处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混料筒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混料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

混料筒;2

出料管;3

进料斗;4

进料管;5

混料轴;6

混料杆;7

动力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下面将结合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6所示,一种用于棕刚玉耐火材料生产的混料装置,混料装置设置于搅拌装置上方,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1,混料筒1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出料管2上端与混料筒1固定连通、下端与搅拌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混料筒1外侧圆周阵列固定有若干个进料斗3,进料斗3竖直设置且其下端设置有进料管4,进料管4上端与进料斗3下端连通、下端倾斜向下连通至混料筒1上部侧壁;
[0029]混料筒1内纵向设置有混料轴5,混料轴5与混料筒1同轴设置且转动连接,混料轴5下部径向固定设置有混料杆6,若干个混料杆6沿混料轴5圆周外壁均匀阵列设置,混料轴5上部径向固定设置有动力板7,动力板7呈平板状,动力板7倾斜设置且朝向进料管4下端与混料筒1连通处。
[0030]为了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物料进入混料筒1时的冲击力,进料斗3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进料管4上端与进料斗3下端平滑过渡,进料管4上端的直径值大于进料管4下端的直径值且进料管4中部平滑过渡,进料管4下端与混料筒1连通的一端与混料筒1圆周内壁相切。
[0031]为了提高混料效果,混料杆6为纵向阵列设置的多组,位于下方混料杆6的长度值小于位于上方的混料杆6的长度值,位于下方的混料杆6和位于上方的混料杆6横向间隔设置。
[0032]为了便于出料,混料筒1底面为外凸的球面,混料筒1底面的最低处连通至出料管2上端。
[0033]本技术设置于搅拌装置上方,各种物料分别从各个进料管4进入混料筒1内,物料进入混料筒1时对动力板7产生冲击力,该冲击力使混料轴5转动,混料轴5下端的混料杆6对混料筒1内的物料进行混合,初步混合后的各种物料进入搅拌装置;使各种物料在进入搅拌装置前进行初步混合,减少搅拌装置使物料混合均匀所需的时长,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本技术的初步混合的动力来自于物料下落时的冲击力,无须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00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棕刚玉耐火材料生产的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设置于搅拌装置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1),所述混料筒(1)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所述出料管(2)上端与混料筒(1)固定连通、下端与搅拌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混料筒(1)外侧圆周阵列固定有若干个进料斗(3),所述进料斗(3)竖直设置且其下端设置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上端与进料斗(3)下端连通、下端倾斜向下连通至混料筒(1)上部侧壁;所述混料筒(1)内纵向设置有混料轴(5),所述混料轴(5)与混料筒(1)同轴设置且转动连接,混料轴(5)下部径向固定设置有混料杆(6),若干个所述混料杆(6)沿混料轴(5)圆周外壁均匀阵列设置,混料轴(5)上部径向固定设置有动力板(7),所述动力板(7)呈平板状,动力板(7)倾斜设置且朝向进料管(4)下端与混料筒(1)连通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棕刚玉耐火材料生产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3)呈上大下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亚鹏刘书建丁跃锋董亚丹
申请(专利权)人:兰考县华强磨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