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复位纽扣开口机,其包括:开口机体;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与所述开口机固定连接;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输出组件固定连接;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复位组件柔性连接;所述输出组件包括气压固定柱,所述气压固定柱一侧间隔设置有开口顶针;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伸缩弹簧,所述第一伸缩弹簧一端连接有基点凸轮;第二伸缩弹簧,所述第二伸缩弹簧一端连接有升降横杆。第一伸缩弹簧与第二伸缩弹簧分别连接有基点凸轮和升降横杆,基点凸轮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复位的效果,降低因为高频,高速作业下的开口机的复位运动频率,保证第一伸缩弹簧与第二伸缩弹簧运动寿命。缩弹簧运动寿命。缩弹簧运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复位纽扣开口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复位纽扣开口机。
技术介绍
[0002]双复位纽扣开口机是一种开孔设备,省去繁琐的工序步骤,无需过多的人工辅助复位。操作人员会依据不同扣子的装订频率的需求,进行不同频率下的复位作业。开口机在作业过程中各环节配合非常紧密,因此开口机通常趋向于精准化。
[0003]现有的开口机通常会进行效率较低的单复位作业,现有的操作人员在操作开口机的时候,容易因为复位作业不及时或者复位效果不好,导致开孔加工速度减缓,增加操作人员的加工时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复位纽扣开口机。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操作便捷度高,步骤较少,复位效果好的双复位纽扣开口机。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复位纽扣开口机,包括:开口机体;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与所述开口机固定连接;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输出组件固定连接;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复位组件柔性连接;所述输出组件包括气压固定柱,所述气压固定柱一侧间隔设置有开口顶针;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伸缩弹簧,所述第一伸缩弹簧一端连接有基点凸轮;第二伸缩弹簧,所述第二伸缩弹簧一端连接有升降横杆。
[000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输出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一侧连接有气压固定柱;所述气压固定柱远离设置有开口顶针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凸台。
[000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支撑架;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转动连接于基点凸轮;以及活动电机,所述活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所述活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杆。
[000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传动圆盘,所述传动圆盘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用于支撑连接传动圆盘。
[001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基点凸轮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基点凸轮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横杆。
[0011]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升降横杆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升降横杆用于连接驱动第一伸缩弹簧与第二伸缩弹簧。
[001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传功异型杆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传动杆用于驱动基点凸轮。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4]1.第一伸缩弹簧与第二伸缩弹簧分别连接有基点凸轮和升降横杆,基点凸轮可以
最大程度保证复位的效果,降低因为高频,高速作业下的开口机的复位运动频率,保证第一伸缩弹簧与第二伸缩弹簧运动寿命;
[0015]2.传动杆与基点凸轮的连接,可以最大程度保证传动的效率,提高凸轮的实用寿命,降低开口机工作时复位不准确的程度,提高开口机的作业效率;
[0016]3.气压固定柱与驱动电机相连,气压固定柱可以最大程度缓解开口顶针作业过程中因驱动电机驱动而产生的压力,提高开口顶针的使用寿命,提高开口机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双复位纽扣开口机的示意图。
[0018]图例说明:1
‑
输出组件;11
‑
驱动电机;12
‑
气压固定柱;13
‑
固定凸台;14
‑
开口顶针;2
‑
复位组件;21
‑
支撑架;22
‑
基点凸轮;23
‑ꢀ
第一伸缩弹簧;24
‑
第二伸缩弹簧;25
‑
传动杆;26
‑
活动电机;27
‑ꢀ
升降横杆;3
‑
传动组件;31
‑
传动圆盘;32
‑
支撑立柱;4
‑
开口机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考说明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复位纽扣开口机,开口机包括:开口机体4,输出组件1,复位组件2,传动组件3,气压固定柱12,开口顶针14;第一伸缩弹簧23,基点凸轮22;第二伸缩弹簧24,升降横杆27。输出组件1与开口机体4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为焊接,螺纹紧固,铆接等,本实施例采用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保证开口机工作的效率。复位组件2与输出组件1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包括焊接,铆接。限位卡槽连接,本实施例采用焊接,焊接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保证作业过程的稳定性与开口机本身的使用寿命。传动组件3与复位组件2 柔性连接,柔性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活动转轴连接,细绳拴接等,本实施例采用的是细绳拴接的方式,细绳栓接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传动的平稳性。输出组件1包括气压固定柱 12一侧间隔设置有开口顶针14,间隔设置的方式为相邻间隔设置,等距间隔设置等,本实施例采用的方式为相邻间隔设置,相邻间隔可以有效缩小开口机整体大小,同时相邻设置可以减少作业行程,提高作业的效率。复位组件2包括第一伸缩弹簧23一端连接有基点凸轮 22,连接方式包括固定连接,活动连接等,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为焊接,螺纹固定连接等,本实施例在固定连接的方式下,选用了焊接的方式,焊接可以保证传动同频,提高传动的效率,增强复位效果。第二伸缩弹簧24一端连接有升降横杆27,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本实施例采用了固定连接中的焊接,焊接的连接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传动的稳定性,增强复位效果。
[0020]输出组件1还包括驱动电机11,气压固定柱12,固定凸台13。驱动电机11一侧连接有气压固定柱12,连接方式包括固定连接,本实施例采用了螺纹紧固连接,螺纹紧固连接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连接传动的平稳性。气压固定柱12远离设置有开口顶针1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凸台13,固定凸台13在开口顶针14的一侧设置,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进行调整,提高开口机的作业效率。
[0021]复位组件2还包括支撑架21,传动杆25,活动电机26。传动杆 25一端转动连接于基点凸轮22,转动连接的方式包括套设转动,定距转动等,本实施例采用定距转动的方式,定距转动可以保证转动的平稳性,达到更好的转动效果。活动电机26固定连接传动杆25,固定
连接的方式包括销轴连接,卡箍连接,螺纹紧固等,本实施例采用的是销轴连接,销轴连接的方式可以最大效率转化传输的能量,提高作业效率。活动电机26用于驱动传动杆25,驱动方式包括间歇驱动,持续驱动等。
[0022]传动组件3还包括传动圆盘31,支撑立柱32。传动圆盘31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32,固定连接的方式包括螺纹连接,套设连接等,本实施例选用的是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连接的稳定性,提高开口机的作业效率。支撑立柱32用于支撑连接传动圆盘31。基点凸轮22的数量至少为2个,具体数量根据实际作业对象与工况而定,可以为3个等。基点凸轮22用于驱动升降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复位纽扣开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机体;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与所述开口机固定连接;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输出组件固定连接;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复位组件柔性连接;所述输出组件包括气压固定柱,所述气压固定柱一侧间隔设置有开口顶针;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伸缩弹簧,所述第一伸缩弹簧一端连接有基点凸轮;第二伸缩弹簧,所述第二伸缩弹簧一端连接有升降横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一侧连接有气压固定柱;所述气压固定柱远离设置有开口顶针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凸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智利,徐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创始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