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护理用干湿分离护理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507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理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临床护理用干湿分离护理垫,包括护理垫本体,护理垫本体上设有海绵锁水圈,海绵锁水圈的外侧设有加固边框,加固边框设于护理垫本体的端部,该临床护理用干湿分离护理垫,通过设置的粘贴横条与粘贴竖条的相互配合作用下,有利于与护理垫本体后端有效固定连接的同时,便于在对整体护理垫使用时,起到良好与病床垫床单有效粘贴的作用,使得本体在使用时起到辅助防止移动作用,并通过所设的透明隔粘膜,有利于在对整体护理垫使用前,起到对粘贴横条以及粘贴竖条的有效保护作用,通过设置的两组辅助机构,便于使得整体护理垫在使用时存在的偏移与滑落问题。与滑落问题。与滑落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护理用干湿分离护理垫


[0001]本技术涉及护理垫
,具体为一种临床护理用干湿分离护理垫。

技术介绍

[0002]护理垫在临床护理中,广泛用于术后无自理能力,或者术后体液分泌较多的人,用于吸收患者分泌的液体。
[0003]在现有技术对于临床护理用的护理垫往往构成简单,仅仅具有体液吸附作用,当护理垫上被浸染上体液时,护理垫的表面变得潮湿,给使用者造成强烈的不适感,且容易造成对使用者的二次污染,并且在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护理垫往往直接铺覆在病床的床单上,当患者起卧或者翻身时极易造成护理垫位置的偏移或滑落,导致体液弄脏床褥,影响整体使用与防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临床护理用干湿分离护理垫,具备有效使用效果与防止使用时存在滑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技术上使用效果不佳以及容易导致本体滑落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护理用干湿分离护理垫,包括护理垫本体,所述护理垫本体上设有海绵锁水圈,所述海绵锁水圈的外侧设有加固边框,所述加固边框设于护理垫本体的端部,所述加固边框的侧边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松紧绳,所述第一松紧绳的左端与加固边框固定连接,且第一松紧绳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挂钩,所述加固边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松紧绳,所述第二松紧绳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安置块,所述安置块上开设有钩槽,所述护理垫本体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粘贴竖条,所述粘贴竖条的侧边设有粘贴横条,所述粘贴横条的前端与护理垫本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粘贴横条与粘贴竖条的后端设有透明隔粘膜,所述护理垫本体的内部包括棉质吸收层,所述棉质吸收层的下端设有处理腔,所述处理腔的内部包括抑菌层,所述抑菌层的下端设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抑菌层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隔条,所述隔条的上端与处理腔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处理腔的下端设有导流腔,所述导流腔的内部包括干燥吸附层,所述干燥吸附层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腔珠,所述腔珠上端与导流腔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腔的下端设有透气底层。
[0006]优选的,所述加固边框的侧边设有两组辅助机构,两组所述辅助机构在加固边框的侧边的上下两侧呈竖直分布。
[0007]优选的,所述护理垫本体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两组粘贴竖条,两组所述粘贴竖条的侧边设有两组粘贴横条,两组所述粘贴横条的前端均与护理垫本体的后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粘贴横条与粘贴竖条在护理垫本体的后端呈井字型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抑菌层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多个隔条,多个所述隔条的上端均与处理腔的上壁固定连接,且多个隔条在抑菌层的上端呈水平均匀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干燥吸附层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多个腔珠,多个所述腔珠上端均与导流腔的上壁固定连接,且多个腔珠在干燥吸附层的上端呈水平均匀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加固边框呈口字型棉质材料的框体结构,所述加固边框固定于护理垫本体端部的四周。
[00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临床护理用干湿分离护理垫,通过设置的粘贴横条与粘贴竖条的相互配合作用下,有利于与护理垫本体后端有效固定连接的同时,便于在对整体护理垫使用时,起到良好与病床垫床单有效粘贴的作用,使得本体在使用时起到辅助防止移动作用,并通过所设的透明隔粘膜,有利于在对整体护理垫使用前,起到对粘贴横条以及粘贴竖条的有效保护作用,通过设置的两组辅助机构,能够利用其内部所设的第一松紧绳与第二松紧绳,起到有效与加固边框固定连接的同时,便于在使用时对本体进行良好的拉伸的效果,通过所设的连接块与安置块,有利于起到对第一松紧绳与第二松紧绳固定连接的同时,便于通过其上所设的挂钩与钩槽的相互配合下,起到对第一松紧绳与第二松紧绳有效拉伸后实现相互挂扣的作用,便于使得整体护理垫在使用时存在的偏移与滑落问题,从而导致对床褥造成影响。
[0013]2、该临床护理用干湿分离护理垫,通过设置的棉质吸收层,有利于整体护理垫本体在使用中起到良好对病人所产生的尿液进行吸收与在本体内部扩散作用,并通过所设的处理腔,能够通过内部所设的抑菌层与活性炭吸附层,起到便于对棉质吸收层吸收而来并趋于饱和的尿液进行有效处理异味与抑制细菌随意滋生的效果,并通过在其内部设置的多个隔条,便于起到处理腔内部有有效隔离出腔体的同时,便于液体进行导流并后续处理,通过设置的导流腔,有利于通过内部所设的腔珠,起到对腔内有效支撑效果的同时,便于液体的良好导流作用,并通过所设的干燥吸附层,有利于对处理后所渗透的液体进行最终的干燥处理作用,便于达到内部有效缩水效果,通过设置的透气底层,便于保证整体护理垫使用时良好的透气性,提高整体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护理垫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护理垫本体后端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护理垫本体;2、海绵锁水圈;3、加固边框;4、辅助机构;5、第一松紧绳;6、连接块;7、挂钩;8、第二松紧绳;9、安置块;10、钩槽;11、粘贴横条;12、粘贴竖条;13、透明隔粘膜;14、棉质吸收层;15、处理腔;151、抑菌层;152、活性炭吸附层;153、隔条;16、导流腔;161、干燥吸附层;162、腔珠;17、透气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一种临床护理用干湿分离护理垫,包括护理垫本体1,护理垫本体1上设有海绵锁水圈2,海绵锁水圈2的外侧设有加固边框3,加固边框3设于护理垫本体1的端部,加固边框3呈口字型棉质材料的框体结构,加固边框3固定于护理垫本体1端部的四周,加固边框3的侧边设有两组辅助机构4,两组辅助机构4在加固边框3的侧边的上下两侧呈竖直分布,辅助机构4包括第一松紧绳5,第一松紧绳5的左端与加固边框3固定连接,且第一松紧绳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6,连接块6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挂钩7,加固边框3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松紧绳8,第二松紧绳8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安置块9,安置块9上开设有钩槽10,护理垫本体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两组粘贴竖条12,两组粘贴竖条12的侧边设有两组粘贴横条11,两组粘贴横条11的前端均与护理垫本体1的后端固定连接,两组粘贴横条11与粘贴竖条12在护理垫本体1的后端呈井字型分布,粘贴横条11与粘贴竖条12的后端设有透明隔粘膜13,通过设置的两组呈井字型分布的粘贴横条11与粘贴竖条12,便于与护理垫本体1有效固定连接的同时,便于起到在对整体使用时有效与床单粘贴效果,起到对整体使用的初步定位与固定效果,并通过所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护理用干湿分离护理垫,包括护理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垫本体(1)上设有海绵锁水圈(2),所述海绵锁水圈(2)的外侧设有加固边框(3),所述加固边框(3)设于护理垫本体(1)的端部,所述加固边框(3)的侧边设有辅助机构(4),所述辅助机构(4)包括第一松紧绳(5),所述第一松紧绳(5)的左端与加固边框(3)固定连接,且第一松紧绳(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挂钩(7),所述加固边框(3)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松紧绳(8),所述第二松紧绳(8)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安置块(9),所述安置块(9)上开设有钩槽(10),所述护理垫本体(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粘贴竖条(12),所述粘贴竖条(12)的侧边设有粘贴横条(11),所述粘贴横条(11)的前端与护理垫本体(1)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粘贴横条(11)与粘贴竖条(12)的后端设有透明隔粘膜(13),所述护理垫本体(1)的内部包括棉质吸收层(14),所述棉质吸收层(14)的下端设有处理腔(15),所述处理腔(15)的内部包括抑菌层(151),所述抑菌层(151)的下端设有活性炭吸附层(152),所述抑菌层(15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隔条(153),所述隔条(153)的上端与处理腔(15)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处理腔(15)的下端设有导流腔(16),所述导流腔(16)的内部包括干燥吸附层(161),所述干燥吸附层(16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腔珠(162),所述腔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丽陈湘秦彩荷王健赵培英赵洁宋梅姚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