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507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控装置,包括外壳体、散热孔、温度传感器和散热器,所述外壳体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且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并且密封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口,所述密封板的后侧固定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上表面和密封板的上表面均镶嵌有支撑板,并且支撑板的上方固定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下方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壳体的后侧安装有散热器,且散热器的前侧设置有挡板。该新能源汽车电池温控装置设置有密封板、顶盖和挡板,可通过密封板和顶盖的配合将外壳体进行封闭,同时挡板可对散热器的出风口进行遮挡,避免外界气温较低时外壳体内温度过快的散发,同时能配合加热机构对外壳体内进行升温。合加热机构对外壳体内进行升温。合加热机构对外壳体内进行升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和人们环保理念的增强,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也逐渐增加,新能源汽车是通过电力进行驱动的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车,其不会消耗汽油,也不会进行尾气的摆放,是一种环保的交通工具,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是其续航保障的基础,为避免电池在低温下导致的续航下降和高温时的电池损耗加剧,可采用温控装置对电池的外部环境进行调整,但现有的温控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0003]1、现有的温控装置一般是通过风冷对电池进行降温,电池和外界气体之间保持连通,导致在需要对电池进行保温和加热时其内部热量散发较快,不利于后续对电池的温度进行调整,同时增加较多的能耗;
[0004]2、现有的温控装置不便于根据温度情况对散热孔的大小进行调整,过大的散热孔容易导致热量发散过快,且过小的散热孔将会影响电池的后续散热效率,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0005]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温控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温控装置一般是通过风冷对电池进行降温,电池和外界气体之间保持连通,导致在需要对电池进行保温和加热时其内部热量散发较快,不利于后续对电池的温度进行调整,且现有的温控装置不便于根据温度情况对散热孔的大小进行调整,过大的散热孔容易导致热量发散过快,过小的散热孔将会影响电池的后续散热效率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控装置,包括外壳体、散热孔、温度传感器和散热器,所述外壳体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且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并且密封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口,所述密封板的后侧固定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上表面和密封板的上表面均镶嵌有支撑板,并且支撑板的上方固定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下方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壳体的后侧安装有散热器,且散热器的前侧设置有挡板,并且挡板位于外壳体的内部,所述挡板的表面固定有传动板,且传动板的内端连接有第一活动轴,并且第一活动轴的表面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且第二齿轮的内部贯穿有第二活动轴,第二齿轮的内侧连接有活动块,且第二齿轮和活动块啮合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内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密封板的内侧安装有加热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密封板表面的通口和散热孔呈上下交错设置,且密封板和外壳体的内壁相贴合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下表面粘接有密封垫,且顶盖通过支撑板和连接板以及密封板相连接,并且连接板和密封板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传动板和第一活动轴相连接,且第一活动轴和外壳体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二活动轴和外壳体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并活动块和外壳体之间构成上下滑动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为螺纹杆,且调节杆的下端连接有驱动电机,并且调节杆和活动块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能源汽车电池温控装置;
[0014](1)设置有密封板、顶盖和挡板,可通过密封板和顶盖的配合将外壳体进行封闭,同时挡板可对散热器的出风口进行遮挡,避免外界气温较低时外壳体内温度过快的散发,同时能配合加热机构对外壳体内进行升温;
[0015](2)设置有活动块和调节杆,可通过调节杆驱动活动块进行移动,通过活动块的移动对密封板的位置进行控制,从而可调整通口和散热孔之间的重合面积,对散热孔的大小进行间接的调整,从而可控制后续的散热速度,方便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进行使用,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密封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连接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挡板主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外壳体;2、散热孔;3、密封板;4、通口;5、连接板;6、支撑板;7、顶盖;8、密封垫;9、温度传感器;10、散热器;11、挡板;12、传动板;13、第一活动轴;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第二活动轴;17、活动块;18、调节杆;19、驱动电机;20、加热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控装置,包括外壳体1、散热孔2、密封板3、通口4、连接板5、支撑板6、顶盖7、密封垫8、温度传感器9、散热器10、挡板11、传动板12、第一活动轴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第二活动轴16、活动块17、调节杆18、驱动电机19和加热机构20,外壳体1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2,且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3,并且密封板3的表面开设有通口4,密封板3的后侧固定有连接板5,且连接板5的上表面和密封板3的上表面均镶嵌有支撑板6,并且支撑板6的上方固定有顶盖7,顶盖
7的下方安装有温度传感器9,外壳体1的后侧安装有散热器10,且散热器10的前侧设置有挡板11,并且挡板11位于外壳体1的内部,挡板11的表面固定有传动板12,且传动板12的内端连接有第一活动轴13,并且第一活动轴13的表面套设有第一齿轮14,第一齿轮1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齿轮15,且第二齿轮15的内部贯穿有第二活动轴16,并且第二齿轮15的内侧连接有活动块17,活动块17的内部连接有调节杆18,密封板3的内侧安装有加热机构20;
[0025]密封板3表面的通口4和散热孔2呈上下交错设置,且密封板3和外壳体1的内壁相贴合设置,上述结构设计可通过密封板3对散热孔2进行遮挡,起到后续对电池的保温左右,同时密封板3可对通口4的位置进行控制,从而调整散热孔2的开启;
[0026]顶盖7的下表面粘接有密封垫8,且顶盖7通过支撑板6和连接板5以及密封板3相连接,并且连接板5和密封板3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上述结构设计可通过顶盖7和密封垫8的配合对外壳体1内进行封闭,同时在后续顶盖7升起后可方便外壳体1内的热量散发;
[0027]挡板11通过传动板12和第一活动轴13相连接,且第一活动轴13和外壳体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并且第一活动轴13通过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之间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散热孔(2)、温度传感器(9)和散热器(10),所述外壳体(1)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2),且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3),并且密封板(3)的表面开设有通口(4),所述密封板(3)的后侧固定有连接板(5),且连接板(5)的上表面和密封板(3)的上表面均镶嵌有支撑板(6),并且支撑板(6)的上方固定有顶盖(7),所述顶盖(7)的下方安装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外壳体(1)的后侧安装有散热器(10),且散热器(10)的前侧设置有挡板(11),并且挡板(11)位于外壳体(1)的内部,所述挡板(11)的表面固定有传动板(12),且传动板(12)的内端连接有第一活动轴(13),并且第一活动轴(13)的表面套设有第一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齿轮(15),第一齿轮(14)与第二齿轮(15)啮合连接,且第二齿轮(15)的内部贯穿有第二活动轴(16),第二齿轮(15)的内侧连接有活动块(17),且第二齿轮(15)和活动块(17)啮合连接,所述活动块(17)的内部连接有调节杆(18),所述密封板(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茂生童忠跃谢翠玲江睿王远怀张江涛陈贵福邹俊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工业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