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材检测用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484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43
一种钢材检测用上料机构,包括:输送台,一端与具有背底的测试台连接,一侧具有入料部,输送台沿长度方向设有T型滑槽,T型滑槽指向测试台;限位条,有一对,设于输送台上,位于T型滑槽两侧,限位条包括平直段以及与平直段起始段连接的倾斜汇聚段,平直段末端位于测试台与输送台连接处;上料单元,与输送台另一端距离预定距离设置,包括移动块、连杆、转动盘,移动块滑动配合于T型滑槽,移动块顶部具有一转轴,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转轴,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转动盘上的偏心轴,偏心轴偏心于转动盘的中心轴设置,转动盘的中心轴连接于一电机的输出轴。适用于检测区域固定且需要将待测钢材送至检测区域的情况,能够自动上料,提高上料效率。提高上料效率。提高上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材检测用上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钢材加工,尤其与一种钢材检测用上料机构相关。

技术介绍

[0002]钢材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检测,一般可利用成像检测装置以检测器表面是否达到要求。为了提高检测速度,就需要对上料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上料。若是采用传动带方式输送待检测的钢材,通过成像方式进行检测时,会将传送带部分区域一起成像;若是对于要求较高或具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需要利用专门的背底来成像的情况,并不能采用传送带方式来完成,就需要将待检测的钢材每个单独送料至具有特定检测背板的检测区域来完成检测,而目前,针对这种情况,多采用人工上料,效率低,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相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钢材检测用上料机构,适用于检测区域固定且需要将待测钢材送至检测区域的情况,能够自动上料,提高上料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
[0005]一种钢材检测用上料机构,包括:
[0006]输送台,其一端与具有背底的测试台连接,输送台一侧具有入料部,用于接收待检测的钢材至输送台另一端处,输送台沿长度方向设有T型滑槽,T型滑槽指向测试台;
[0007]限位条,有一对,设于输送台上,位于T型滑槽两侧,限位条包括平直段以及与平直段起始段连接的倾斜汇聚段,平直段末端位于测试台与输送台连接处;
[0008]上料单元,与输送台另一端距离预定距离设置,包括移动块、连杆、转动盘,移动块滑动配合于T型滑槽,移动块顶部具有一转轴,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转轴,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转动盘上的偏心轴,偏心轴偏心于转动盘的中心轴设置,转动盘的中心轴连接于一电机的输出轴。
[0009]进一步,转动盘底面设有多个竖向圆杆,电机设于一底座内,底座上设有环形导向槽,竖向圆杆配合于环形导向槽。
[0010]进一步,输送台两侧均设有至少2个条形槽,各限位条的平直段滑动配合于对应的条形槽。条形槽从输送台侧面向T型滑槽延伸但不与T型滑槽连通,条形槽垂直于T型滑槽,平直段背部连接有锁紧板,锁紧板位于条形槽上方且与输送台表面齐平,锁紧板上穿设有锁紧螺钉。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0012]1、通过此种方式输送,可以有效提高输送效率,通过将转动速度进行调整,一匹配测试台处的检测及测完后的转移速度,以及入料部接收待测钢材的速度,进步同步,即可形成高效的上料模式;
[0013]2、钢材在输送中收到平直段的约束后,在到达测试台时,基本不会偏离处待测区域,可以高效进行检测;
[0014]3、转动盘在转动中,可以收到竖向圆杆和环形导向槽的约束,确保其转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0015]4、通过锁紧螺钉、锁紧板、条形槽,可以调节限位条之间的间距,并在调整后进行固定,以应对不同批次间待测钢材尺寸差异较大的情况,提前进行约束调整。
附图说明
[0016]本文描述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所选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可能的实施方案,更不是意图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如图1~2所示,一种钢材检测用上料机构,包括:输送台2、限位条3、上料单元4,适用于检测区域固定且需要将待测钢材送至检测区域的情况,待测钢材为块状钢材。
[0021]在本实例中,具体的,输送台2一端与具有背底的测试台1连接,输送台2一侧具有入料部21,用于接收待检测的钢材至输送台2另一端处,输送台2沿长度方向设有T型滑槽22,T型滑槽22指向测试台1。
[0022]在本实例中,限位条3有一对,设于输送台2上,位于T型滑槽22两侧,限位条3包括平直段31以及与平直段31起始段连接的倾斜汇聚段32,平直段31末端位于测试台1与输送台2连接处;
[0023]在本实例中,上料单元4与输送台2另一端距离预定距离设置,包括移动块41、连杆42、转动盘44,移动块41滑动配合于T型滑槽22,移动块41顶部具有一转轴,连杆42一端转动连接于转轴,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转动盘44上的偏心轴43,偏心轴43偏心于转动盘44的中心轴设置,转动盘44的中心轴连接于一电机45的输出轴。
[0024]应用时,需要待检测的钢材通过入料部21接收至输送台2另一端处,此时上料单元4的移动块41处于初始位置,即位于接收到的待测钢材外端,利用电机45的转动,带动转动盘44转动,从而使得偏心轴43沿其既定的圆形轨迹运动,从而通过连杆42,使得移动块41沿T型滑槽22将待测钢材向测试台1推送,依次受到倾斜汇聚段32的约束,汇至平直段31,进一步在平直段31的作用下准直后,当移动块41移动至最大行程处时,待测钢材随着推力滑动至测试台1,测试台1对送入的钢材进行测试后,利用另外的转移机构将测试完成的钢材进行分拣。然后随着转动盘44的继续转动,连杆42带动移动块41沿T型滑槽22回到初始位置,此时偏心轴43也基本回到初始位置附近,然后入料部21继续接收新送入的待测钢材,继续进行下一个待测钢材向测试台1的输送。
[0025]通过此种方式输送,可以有效提高输送效率,通过将转动速度进行调整,一匹配测试台1处的检测及测完后的转移速度,以及入料部21接收待测钢材的速度,进步同步,即可形成高效的上料模式。
[0026]通过此种方式输送,钢材在输送中收到平直段31的约束后,在到达测试台1时,基本不会偏离处待测区域,可以高效进行检测。
[0027]作为本实例的优选方案一:
[0028]转动盘44底面设有多个竖向圆杆46,电机45设于一底座47内,底座47上设有环形导向槽48,竖向圆杆46配合于环形导向槽48。
[0029]通过此种结构设计,可以使得转动盘44在转动中,可以收到竖向圆杆46和环形导向槽48的约束,确保其转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0030]作为本实例的优选方案二:
[0031]输送台2两侧均设有至少2个条形槽23,各限位条3的平直段31滑动配合于对应的条形槽23。条形槽23从输送台2侧面向T型滑槽22延伸但不与T型滑槽22连通,条形槽23垂直于T型滑槽22,平直段31背部连接有锁紧板24,锁紧板24位于条形槽23上方且与输送台2表面齐平,锁紧板24上穿设有锁紧螺钉25。
[0032]通过此种结构设计,可以应对不同批次间待测钢材尺寸差异较大的情况,提前进行约束调整,具体的调整平直段31沿条形槽23移动的距离,移动后,确保两个平直段31之间便于约束且通过待测钢材为准,然后利用锁紧螺钉25和锁紧板24将锁紧螺钉25旋拧至与条形槽23紧紧抵触,形成固定。
[0033]以上仅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材检测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台(2),其一端与具有背底的测试台(1)连接,输送台(2)一侧具有入料部(21),用于接收待检测的钢材至输送台(2)另一端处,输送台(2)沿长度方向设有T型滑槽(22),T型滑槽(22)指向测试台(1);限位条(3),有一对,设于输送台(2)上,位于T型滑槽(22)两侧,限位条(3)包括平直段(31)以及与平直段(31)起始段连接的倾斜汇聚段(32),平直段(31)末端位于测试台(1)与输送台(2)连接处;上料单元(4),与输送台(2)另一端距离预定距离设置,包括移动块(41)、连杆(42)、转动盘(44),移动块(41)滑动配合于T型滑槽(22),移动块(41)顶部具有一转轴,连杆(42)一端转动连接于转轴,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转动盘(44)上的偏心轴(43),偏心轴(43)偏心于转动盘(44)的中心轴设置,转动盘(44)的中心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市鑫众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