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弹簧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483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有选择地连接第一轴(1)和第二轴(3)、特别是驱动轴和从动轴的膜片弹簧离合器,所述膜片弹簧离合器包括双稳态的膜片弹簧装置(6),利用双稳态的膜片弹簧装置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不仅维持建立起在这两个轴(1、3)之间的力锁合连接的闭合状态而且维持将这两个轴(1、3)彼此分离的断开状态。3)彼此分离的断开状态。3)彼此分离的断开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膜片弹簧离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膜片弹簧离合器、特别是一种用于使用在机动车传动系或类似装置中的膜片弹簧离合器。本专利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膜片弹簧的双稳态换挡离合器。

技术介绍

[0002]膜片弹簧离合器按照现有技术普遍公知。例如参考DE102014226520A1。
[0003]在公知的膜片弹簧离合器中,通过膜片弹簧产生了用于连接两个轴的闭合力。膜片弹簧迫使与其中一个轴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元件压到与之对应的、与第二轴抗扭地连接的第二离合器元件上。为了分离离合器元件,必须克服膜片弹簧的作用施加外力。只要外力作用到膜片弹簧上,传统的膜片弹簧离合器分离,只要没有外力作用,传统的膜片弹簧离合器就闭合。人们将这种离合器也称为NC离合器(常闭离合器,NC=“normally closed”)。公知的膜片弹簧离合器不是尤为能量高效的,因为必须始终耗费外力来保持分离的或者说断开状态。
[0004]除了NC离合器外,也已知所谓的NO离合器(常开离合器,NO=“normally open”)。DE102016222739A1公开了这种NO离合器。为了传输扭矩,在这种离合器中必须不断施加很大的力,因而这个离合器不是特别能量高效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消除现有技术的缺点。尤其应当说明一种有更好的能效的膜片弹簧离合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标,膜片弹簧离合器应当在超负荷时实现轴的相对运动。
[0006]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本专利技术的适宜的设计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得出。
[0007]按照本专利技术,建议一种用于有选择地连接第一轴和第二轴、特别是驱动轴和从动轴的膜片弹簧离合器,其包括双稳态的膜片弹簧装置,利用该膜片弹簧装置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既维持建立起在这两个轴之间的力锁合连接的闭合状态也维持将这两个轴彼此分离的断开状态。
[0008]通过按照本专利技术使用双稳态的膜片弹簧装置,可以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既维持闭合状态也维持断开状态。所建议的膜片弹簧离合器具有更好的能效。此外,可以简单地制造所建议的膜片弹簧离合器。
[0009]膜片弹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膜片弹簧。也可以考虑的是,使用按膜片弹簧堆或者说膜片弹簧组的样式的多个膜片弹簧。
[0010]按照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对于膜片弹簧适用下列关系式:
[0011]h0/t>2.83
[0012]其中,t是膜片弹簧的材料厚度。h0是计算辅助参量,适用h0=l0‑
t,其中,l0是膜片弹簧的未受负荷时的结构高度。已经表明,符合之前的关系式的膜片弹簧是“双稳态的”。这
就是说,在施加外力到膜片弹簧上时,膜片弹簧的高度l从第一稳定状态起减小,直至膜片弹簧达到不稳定状态。在不稳定状态中,外力为零。在继续施加外力时,高度l继续减小。自动形成了一个“负截锥”,这就是说,膜片弹簧自动卡固或者说锁固到第二稳定状态中。
[0013]膜片弹簧有利地具有多个径向于其内周或外周延伸的弹簧舌。在这种设计方案中,用很小的力耗实现了膜片弹簧从一稳定状态到另一稳定状态的状态变化。这使得能使用简单且利于成本的操纵装置来施加外力。
[0014]按照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安装在第一轴上的第一离合器元件构造成锥体并且安装在第二轴上的第二离合器元件构造成与该锥体对应的配合锥体。在这种设计方案中能在较小的结构尺寸下将大扭矩从一个轴传输到另一个轴。由多个锥体或配合锥体构成的一种布置结构也是可能的。
[0015]按照另一种设计方案也可能的是,安装在第一轴上的第一离合器元件构造成盘并且安装在第二轴上的第二离合器元件构造成与该盘对应的配合盘。所建议的膜片弹簧离合器也可以构造成片式离合器,这就是说包括多个摩擦片。
[0016]在之前提到的两种设计方案中,第二离合器元件有利地抗扭地并且能轴向移动地与第二轴连接。在之前提到的两种设计方案中可能的是,设置多个锥体和配合锥体或者多个盘和配合盘,因此促成了摩擦接触的平行连接。摩擦接触的这种平行连接使得能传输特别大的扭矩。膜片弹簧离合器的释放力在此保持不变。
[0017]有利地,在第一离合器元件和/或第二离合器元件上安装摩擦衬片。该摩擦衬片能以传统的方式例如由用烧结黄铜、压制石墨或类似物制成的碳衬片、纸衬片形成。
[0018]按照一种有利的结构性的设计方案,膜片弹簧的内周边缘以能转动的方式保持在设置在第一轴上的第一槽中。膜片弹簧的内周边缘可以由弹簧舌的末端形成。膜片弹簧的外周边缘则可以保持在设置在换挡接合套上的第二槽中。在此,第二槽的侧面可以例如由弹簧圈形成。所建议的结构设计能特别简单和利于成本地付诸实践。
[0019]换挡接合套适宜地与第二离合器元件连接。所述连接可以是能转动的。适宜地设置有第一换挡拨叉用于轴向移动换挡接合套,该第一换挡拨叉嵌接到设置在换挡接合套的外周上的第三槽中。所建议的结构设计是简单的并且该结构设计实现了双稳态的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利于成本的制造。在所建议的膜片弹簧离合器中设置的槽可以一体式设计。但也可能的是,一个或多个槽分别形成了一个组件。槽的一个或多个侧面可以例如由一个或多个弹簧圈形成。
[0020]在膜片弹簧装置的一种备选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有第二换挡拨叉用于轴向移动第二离合器元件,该第二换挡拨叉包围设置在第二离合器元件的外周上的环绕式接片。所建议的结构设计还要更为简单并且实现了双稳态的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还要更为利于成本的制造。
附图说明
[0021]接下来借助附图更为详细地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中:
[0022]图1示出了在闭合状态下的第一膜片弹簧离合器的部分切开的立体视图;
[0023]图2示出了在断开状态下的按图1的膜片弹簧离合器;
[0024]图3示出了按图1的剖视图;
[0025]图4示出了按图2的剖视图;
[0026]图5示出了膜片弹簧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0027]图6示出了第二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剖视图;
[0028]图7示出了第一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第一立体视图;
[0029]图8示出了第一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第二立体视图;
[0030]图9示出了第二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第一立体视图;
[0031]图10示出了按图7的第二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第二立体视图;
[0032]图11a示出了膜片弹簧特性曲线;
[0033]图11b示出了按图11a的膜片弹簧的偏转;
[0034]图12示出了在闭合状态下的第一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第一原理图;
[0035]图13示出了在断开状态下的按图12的原理图;
[0036]图14示出了带有可选的元件的第一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按图12的原理图;
[0037]图15示出了带有可选的元件的第二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第二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在附图中用附图标记1标注第一轴,第一离合器元件2牢固地安装在该第一轴上。第一离合器元件2在此构造成锥体。用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膜片弹簧离合器,其用于有选择地连接第一轴(1)和第二轴(3)、特别是驱动轴和从动轴,所述膜片弹簧离合器包括双稳态的膜片弹簧装置(6),利用所述双稳态的膜片弹簧装置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既维持建立起在这两个轴(1、3)之间的力锁合连接的闭合状态也维持将这两个轴(1、3)彼此分离的断开状态。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弹簧装置,其中,所述膜片弹簧装置(6)包括至少一个膜片弹簧。3.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片弹簧装置,其中,对于所述膜片弹簧(6)适用下列关系式:h0/t>2.83其中,t是所述膜片弹簧(6)的材料厚度并且h0是计算辅助参量,对于计算辅助参量适用:h0=l0‑
t,其中,l0是所述膜片弹簧(6)的未受负荷时的结构高度。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片弹簧装置,其中,所述膜片弹簧(6)具有多个径向于其内周或外周延伸的弹簧舌(6a)。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片弹簧装置,其中,安装在所述第一轴(1)上的第一离合器元件(2)构造成锥体并且安装在所述第二轴(3)上的第二离合器元件(5)构造成与所述锥体对应的配合锥体,其中,第二离合器元件(5)抗扭地并且能轴向移动地与所述第二轴(3)连接。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片弹簧装置,其中,安装在所述第一轴(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
申请(专利权)人:代傲金属合作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