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白桐树中提取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472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从白桐树中提取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取、浓缩、萃取、聚酰胺柱层析、C18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步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首次从白桐树中分离得到cleomiscosin C、cleomiscosinA、莨菪亭、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白桐树中提取酚类化合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植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从白桐树中提取酚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白桐树Claoxylon indicum(Reinw.ex Bl.)Hassk.,又名丢了棒、刁了棒、追风棍、咸鱼头大叶大青、赶风债、赶风柴、追风根、美巧怀,为大戟科(Euphorbiac eae)白桐树属(Claoxylon A.Juss.)植物,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味辛微苦,有小毒,性平,归脾、肾经,功效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生草药性备要》记载其“祛风湿脚痛,敷跌打,消肿痛”,可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跌打肿痛,脚气水肿,还可以用于治烧、烫伤,外伤出血,作为一种壮族药物,在民间多用于风湿类风湿骨病的治疗。《中国药典》(1977年版)、《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湖南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甘肃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80年版)等法定规范中均有收载白桐树作为临床药物使用,在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骨病方面白桐树均有使用,如中华跌打丸(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华跌打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九册)、伤筋正骨酊(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骨伤科分册)、新力正骨喷雾剂(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骨伤科分册)、驳骨水(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一册)等多种中成药处方及许多壮族药方都运用了白桐树这味药。
[0003]目前关于白桐树的化学研究报道很少,文献调研结果表明,白桐树属植物含酚类、生物碱、二萜、三萜、皂苷等化学成分,其中酚类(主要是木脂素、新木脂素、香豆素)是该属植物特征性成分,且具有抗癌、调节免疫等多种活性。目前,关于白酮树酚类成分的研究较少,并未有明确的方法来提取白桐树植物中的酚类成分,这严重制约了常用壮族药白桐树的广泛临床应用,因此研究开发一种白桐树植物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以便简单、快速的从白桐树中制备得到多种酚类化合物,对于壮药白桐树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白桐树中提取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提取方法可以简单、快速从白桐树中提取分离纯出cleomiscosin C(1)、cleomiscosin A(2)、莨菪亭(3)、6

姜酚(4)和6

姜烯酚(5)5个酚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见图1。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从白桐树中提取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将白桐树植物原料加入溶剂进行提取获得提取液,提取液减压浓缩获得浸膏,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或水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08]步骤2:将步骤1所得浸膏加水分散至相对密度1.05~1.20(室温时测定值)得水分散液,加入石油醚萃取,收集水相部分,再用乙酸乙酯萃取,收集乙酸乙酯部分,减压浓缩得
乙酸乙酯萃取物;
[0009]步骤3:将步骤2所得乙酸乙酯萃取物经聚酰胺柱层析分离纯化得白桐树总多酚粗品;
[0010]步骤4:将步骤3所得白桐树总多酚粗品经C18柱层析分离纯化得柱层析样品I;
[0011]步骤5:将步骤4所得柱层析样品I经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目标I段组分、目标II段组分和目标Ⅲ段组分;
[0012]步骤6:将目标I段组分和目标II段组分分别经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得酚类化合物cleomiscosin C、cleomiscosin A、6

姜烯酚和6

姜酚,所述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条件为:色谱柱为耐酸性C18色谱柱,以0.1wt%~0.3wt%的磷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00~365nm,流速2~5ml/min,分别收集对应于目标成分的色谱图特征峰的洗脱液,浓缩干燥既得所述酚类化合物;
[0013]将目标Ⅲ段组分经重结晶得酚类化合物莨菪亭,所述重结晶溶剂为甲醇、乙醇、氯仿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先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白桐树植物原料在提取前还包括前处理步骤,所述前处理为取白桐树植物原料,烘干或晒干,粉碎至20~80目;所述白桐树植物原料为白桐树根、杆或枝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5]优选地,步骤1提取中白桐树植物原料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8~20,进一步优选为1:8~13,单位为g/ml,所述原料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是指原料的质量与溶剂的体积之比,例如,每g原料采用8~20ml的溶剂进行提取。
[0016]优选地,步骤1所述提取中溶剂为70vol%~100vol%的甲醇或乙醇水溶液;
[0017]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提取方法选自热回流提取、超声提取或超声辅助热回流提取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8]优选地,所述超声提取,超声功率为20KHz~40KHz,优选为20KHz~30KHz,超声时间为1~3h,优选为1.5~2.5h,提取次数为1~4次;
[0019]优选地,所述热回流提取,温度为50~100℃,时间1~3h,优选2~3h,提取1~4次;
[0020]优选地,所述超声辅助热回流提取,超声功率为20KHz~40KHz,优选为20KHz~30KHz,超声时间为1~3h,优选为1.5~2h,温度为50~100℃,提取次数为1~4次。
[0021]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减压浓缩为浓缩至无有机溶剂气味且相对密度在1.20以下(室温时测定值)。
[0022]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石油醚萃取中,水分散液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1:1~3,进一步优选为1:1,经石油醚萃取可以除去大部分小极性脂溶性杂质成分。
[0023]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乙酸乙酯萃取中,水相部分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1~3,进一步优选为1:1,经乙酸乙酯萃取保留酚类成分,水溶性强极性杂质成分则留在水层而被除去。
[0024]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聚酰胺柱为粒径为30~200目的聚酰胺,优选60~100目;所述乙酸乙酯萃取物与聚酰胺填料的质量比为1:50~100,如55倍、60倍、70倍、75倍、80倍、85倍、90倍或95倍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所述聚酰胺柱的高径比为5~10:1,如6:1、7:1、8:1或9:1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25]优选地,步骤3所述聚酰胺柱层析分离纯化用洗脱溶剂为乙醇水溶液,洗脱流速为5~20ml/min,洗脱方式为梯度洗脱:先用25vol%~30vol%乙醇洗脱5~8个柱体积除去杂质,再用60vol%~75vol%乙醇洗脱3~6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最后用95vol%乙醇冲洗柱子。
[0026]优选地,步骤4所述洗脱在5~20bar的中低压色谱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白桐树中提取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白桐树植物原料加入溶剂进行提取获得提取液,提取液减压浓缩获得浸膏,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或水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步骤2:将步骤1所得浸膏加水分散至相对密度1.05~1.20(室温时测定值),得水分散液,加入石油醚萃取,收集水相部分,再用乙酸乙酯萃取,收集乙酸乙酯部分,减压浓缩得乙酸乙酯萃取物;步骤3:将步骤2所得乙酸乙酯萃取物经聚酰胺柱层析分离纯化得白桐树总多酚粗品;步骤4:将步骤3所得白桐树总多酚粗品经C18柱层析分离纯化得柱层析样品I;步骤5:将步骤4所得柱层析样品I经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目标I段组分、目标II段组分和目标Ⅲ段组分;步骤6:将目标I段组分和目标II段组分分别经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得酚类化合物cleomiscosin C、cleomiscosin A、6

姜烯酚和6

姜酚,所述半制备色谱的分离条件为:色谱柱为耐酸性C18色谱柱,以0.1~0.3wt%的磷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00~365nm,流速2~5ml/min,分别收集对应于目标成分的色谱图特征峰的洗脱液,浓缩干燥既得所述酚类化合物;将目标Ⅲ段组分经重结晶得酚类化合物莨菪亭,所述重结晶溶剂为甲醇、乙醇、氯仿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提取中白桐树植物原料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8~20,单位为g/ml;所述提取方法为热回流提取、超声提取或超声辅助热回流提取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提取次数为1~4次,合并多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溶剂得浸膏;优选地,所述超声提取,超声功率为20KHz~40KHz,超声时间为1~3h;优选地,所述热回流提取,温度为50~100℃,时间为1~3h;优选地,所述超声辅助热回流提取,超声功率为20KHz~40KHz,超声时间为1~3h,温度为50~100℃;优选地,所述减压浓缩为浓缩至无有机溶剂气味且相对密度在1.20以下(室温时测定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石油醚萃取中水分散液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1:1~3;所述乙酸乙酯萃取中,水相部分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1~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尧常霞王伟王韬马艳妮姜晓陈飞罗远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