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多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456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多循环系统,燃烧室内安装且加热用于产生蒸汽的立式过水受热结构,立式过水受热结构的主蒸汽出口与汽水分离器的进气口连通,汽水分离器的出水端通过循环水泵与立式过水受热结构的主进水端连通,立式过水受热结构的主进水端还与增压补水泵的出水端连通,增压补水泵的进水端与立式过水受热结构的副出水端连通,立式过水受热结构的副进水端与安装在燃烧室烟气排放口处的节能器连通。该蒸汽发生器循环采用闭式水循环系统和外界补水系统相结合的供水模式,没有明显的汽水分界线,避免锅体干烧,延长使用寿命,立式过水受热结构保证整个水循环系统中没有大量的运行水,提高了安全性、节能性和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多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蒸汽发生器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多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蒸汽发生器也叫蒸汽热源机(俗称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一般的蒸汽发生器配备有一个大的加热“锅”,用于加热和储存热水以及输出蒸汽,加热“锅”设置有维持其内部水位的补水泵。
[0003]实际使用时,若安全泄压阀以及水泵发生故障会导致锅炉内部压力骤升,加热“锅”内储存大量热能和压力,超出临界点时,轻则停产,重则发生安全事故,比如爆炸,锅的水容量越大,爆炸威力越强,假设水容量为100公斤,其爆炸释放的能量与1公斤TNT炸药相当,破坏力极大。现有技术中,一般的蒸汽发生器的通常承装几千公斤的软化水,为安全供热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4]此外,一般的蒸汽发生器加热大量的软化水产生饱和水蒸汽时,阿还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蒸汽系统内有很大的汽包,二是加热“锅”体积和结构导致换热效率低,均会使得饱和水升温很慢,浪费了大量的钢材和燃料,换热效率差,而且汽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既不节能也不环保。
[0005]现有技术中的蒸汽锅炉水运行系统单一,即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
[0006]自然循环系统是以天然气或电加热为主要热源,加热大量的软化水水产生饱和蒸汽,并且会产生有很大的汽包,升温很慢,浪费了大量的钢材和燃料,换热效率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既不节能也不环保。
[0007]强制循环锅炉水泵一直处于高压运行状态,运行部稳定,一旦水泵出现故障,轻则停产,重则发生安全事故,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多系统运行的蒸汽发生器,克服上述缺陷,增加蒸汽锅炉的安全性、节能性和稳定性成为一种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多循环系统,以解决蒸汽发生器水容量大,危险系数高、换热效率差、升温慢,水循环故障率高,导致的安全性、节能性和稳定性都不高的问题。
[0009]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多循环系统,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安装且加热用于产生蒸汽的立式过水受热结构,所述立式过水受热结构的主蒸汽出口与汽水分离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出水端通过循环水泵与所述立式过水受热结构的主进水端连通,所述立式过水受热结构的主进水端还与增压补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增压补水泵的进水端与所述立式过水受热结构的副出水端连通,所述立式过水受热结构的副进水端与安装在所述燃烧室烟气排放口处的节能器连通。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立式过水受热结构包括主受热体、副受热体、连通管和蒸汽主管;其中,所述主受热体由多个立式框柱组成,多个所述立式框柱沿口径从大到小的顺序同轴设置且相互之间留有烟道;所述副受热体由多个环形管组成,多个所述环形管沿口径从大到小的顺序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烟道上方;所述连通管按照水流方向依次将所述节能器的出水端与所述环形管的副进水端进行连通、所述环形管的副出水端通过所述增压补水泵与所述立式框柱的主进水端进行连通、以及所述立式框柱的主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主管的蒸汽进口进行连通。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立式框柱包括上集箱、立式受热管和下集箱,所述上集箱与所述下集箱同轴且对称设置,多个所述立式受热管均匀设置且连通所述上集箱与所述下集箱。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集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汽水采集点,所述汽水采集点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蒸汽主管的进气端连通。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集箱的口径小于所述下集箱的口径,且所述上集箱与所述下集箱之间的多个所述立式受热管自下而上呈倾斜向内的聚拢状结构。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集箱与所述下集箱之间的多个所述立式受热管呈交叉网状结构。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集箱上设置有温度显示器。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增压补水泵的出水端均设置有单向止回阀。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的是: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多循环系统,采用闭式水循环系统和外界补水系统相结合为立式过水受热结构供水,没有明显的汽水分界线,避免锅体干烧,延长使用寿命,整个水循环系统中没有大量的运行水,避免故障时,爆炸危险的发生,提高了该蒸汽发生器的安全性、节能性和稳定性。
[0018]2、该蒸汽发生器具有的立式过水受热结构,1、极大缩小了蒸汽发生器的水容量,在便于加热的同时,还可以预防大的汽包产生,在故障发生时,有效降低了该蒸汽发生器的危险系数,提高安全性;2、利用立式换热结构,受热面积增大,换热效果提升,极大提高了升温速度,减少燃烧和能源的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多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立式过水受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受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立式框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立式框柱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立式框柱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燃烧室;2、立式过水受热结构;3、主受热体;4、副受热体;5、连通管;
6、立式框柱;7、烟道;8、环形管;9、蒸汽主管;10、上集箱;11、立式受热管;12、下集箱;13、汽水分离器;14、循环水泵;15、增压补水泵;16、节能器;17、单向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多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1),所述燃烧室(1)内安装且加热用于产生蒸汽的立式过水受热结构(2),所述立式过水受热结构(2)的主蒸汽出口与汽水分离器(13)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汽水分离器(13)的出水端通过循环水泵(14)与所述立式过水受热结构(2)的主进水端连通,所述立式过水受热结构(2)的主进水端还与增压补水泵(15)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增压补水泵(15)的进水端与所述立式过水受热结构(2)的副出水端连通,所述立式过水受热结构(2)的副进水端与安装在所述燃烧室(1)烟气排放口处的节能器(1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多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过水受热结构(1)包括主受热体(3)、副受热体(4)、连通管(5)和蒸汽主管(9);其中,所述主受热体(3)由多个立式框柱(6)组成,多个所述立式框柱(6)沿口径从大到小的顺序同轴设置且相互之间留有烟道(7);所述副受热体(4)由多个环形管(8)组成,多个所述环形管(8)沿口径从大到小的顺序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烟道(7)上方;所述连通管(5)按照水流方向依次将所述节能器(16)的出水端与所述环形管(8)的副进水端进行连通、所述环形管(8)的副出水端通过所述增压补水泵(15)与所述立式框柱(6)的主进水端进行连通、以及所述立式框柱(6)的主蒸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景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景宇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