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丁醇在低离子休克条件下配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快速杀灭耐受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444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正丁醇在低离子休克条件下配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快速杀灭耐受菌的方法,该方法是用正丁醇溶液配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得到抗生素工作液,然后将带灭细菌加入上述抗生素工作液中,得到细菌与抗生素的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氨基糖苷抗生素的杀菌效率,有效降低病原菌产生耐药的风险,同时在达到同样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减少用药量和给药时间,降低其副作用。降低其副作用。降低其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丁醇在低离子休克条件下配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快速杀灭耐受菌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生素杀菌领域,具体涉及正丁醇在低离子休克条件下配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快速杀灭耐受菌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抗生素被发现以来,人们在利用抗生素药物抵抗细菌感染疾病的同时,也由于抗生素滥用,使得细菌耐药的现象愈加严重,陷入抗生素用量越来越大的恶性循环。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和社会人群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菌群之一,给医疗保健造成了重大负担。平台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许多抗生素表现出完全的耐受性,这是该病原体与大肠杆菌的一个重要区别。金色葡萄球菌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主要包括急性感染,如细菌血症和皮肤脓肿等。
[0003]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手段及耐药机制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相关科研人员的努力的重点。造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的主要原因有3个:1.可附着在生物或非生物固体表面形成生物膜;2.具有形成持留菌(Persister)的能力;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0004]形成生物膜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也会阻碍某些类型的人体免疫防御的进攻。此外,被生物膜包裹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易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形成新的感染灶,造成反复感染。
[0005]持留菌(Persister)是细菌细胞休眠,代谢不活跃状态的表型突变体,其对多种抗生素的杀灭表现出耐受性。持留菌的形成常常伴有慢性感染和抗生素治疗失败。初步研究证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持留菌存在是由于细胞随机进入平台期状态,伴随着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的下降而产生的。ATP的减少可能降低了依赖ATP的抗生素靶标的活性例如螺旋酶,拓扑异构酶以及RNA合成酶,致使产生对抗生素的耐受性,并且之前ATP曾被证明影响抗生素处理的存活率,更加能证明这点。
[000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细菌,随着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MRSA随之增加,且引起的感染和病死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MRSA可通过接触途径进行传播,即易感人群从携带者或感染者身上获得MRSA,导致传播流行。自1961年英国学者Jevons发现首例MRSA感染患者至今,世界各地MRSA已成为院内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MRSA除对甲氧西林耐药外,对其它所有与甲氧西林相同结构的β

内酰胺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均耐药。MRSA还可通过改变抗生素作用靶位,产生修饰酶,降低膜通透性产生大量PABA等不同机制,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喏酮类、磺胺类、利福平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唯对万古霉素敏感。MRSA的治疗是对卫生保健的长期挑战,常常伴随着转移感染、传播途径广、治疗失败和高死亡率,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MRSA几乎可以在身体的任何部分引起感染,并且常常与转移到其他部位的感染有关。鉴于MRSA感染的复杂性,目前的研究受到感染过程的异质性和现有证据的限制。MRSA治疗失败与心内膜炎
或骨髓炎的治疗失败有很大不同。今后研究的考虑因素应包括治疗失败定义的标准化、主要来源和转移灶的识别和管理以及治疗成功的标准化。
[0007]为了预防及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播感染致病。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阻断传染源,做好前期预防工作,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需要定期对生产加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患局部化脓性感染(如疥疮、手指化脓等)、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化脓性肺炎、口腔疾病等)的人员要暂时停止其工作或调换岗位。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肉类及其制品的污染,肉制品加工厂,患局部化脓感染的禽、畜尸体应除去病变部位,经高温或其他适当方式处理后进行加工生产。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生成,应在低温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贮藏食物,以防肠毒素形成;在气温高的春夏季,食物置冷藏或通风阴凉地方也不应超过6h,并且食用前要彻底加热等。
[0008]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如果能够大幅度提高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杀菌效率,将有效降低病原菌产生耐药的风险,同时在达到同样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减少用药量和给药时间,从而降低其副作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就是遵循这种思路探索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丁醇在低离子休克条件下配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杀灭耐受菌的方法。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1]正丁醇在低离子休克条件下配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杀灭耐受菌的方法:用一定浓度的正丁醇溶液配制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得到抗生素工作液,然后将待杀灭细菌加入上述抗生素工作液中,得到细菌与抗生素的混合物。然后混合物重悬混匀,处理1

5分钟后,离心,去除抗生素并洗涤,检测杀菌效果。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正丁醇溶液是指将正丁醇溶于纯水中,得到浓度为0.02

1.0M的正丁醇溶液。优选为0.3M,0.3M为与0.9%NaCl摩尔质量相同的浓度。
[0013]所述细菌与抗生素的混合物中,抗生素的终浓度为1

600μg/ml。
[0014]所述氨基糖苷抗生素为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抗生素,如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阿米卡星、安普霉素、达苄霉素、奈替米星或西索米星。
[0015]所述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所述革兰氏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或藤黄八叠球菌。
[0016]所述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所述革兰氏阴性菌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或志贺氏菌
[0017]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正丁醇可以显著增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杀菌效率。针对平台期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单纯的低离子休克(H2O)配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比,细菌经正丁醇配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妥布霉素为例)处理后的杀菌效率能提高3个以上数量级(图2);针对使用的抗生素浓度,正丁醇配合妥布霉素的浓度梯度可以看出,在妥布霉素为15μg/ml时,杀菌效果就达到了三个数量级以上(图1);针对处理时间,正丁醇配合妥布霉素在处理细菌1分钟以上就可以杀灭几乎全部的细菌(图4),并且这种方法配合其他种类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图3)。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正丁醇配合氨基
糖苷类抗生素对其他种类的革兰氏阳性菌(图5)(如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藤黄八叠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图6)(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志贺氏菌)和耐受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Persister

like细菌)(图7和8)也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可见,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氨基糖苷抗生素的杀菌效率,有效降低病原菌产生耐药的风险,同时在达到同样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减少用药量和给药时间,降低其副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低离子休克条件下,0.3M正丁醇配合不同浓度妥布霉素处理平台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量和定性图。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正丁醇在低离子休克条件下配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快速杀灭耐受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正丁醇溶液配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得到抗生素工作液,然后将带灭细菌加入上述抗生素工作液中,得到细菌与抗生素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丁醇在低离子休克条件下配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快速杀灭耐受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丁醇溶液是指将正丁醇溶于纯水中,得到浓度为0.02

1.0M的正丁醇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丁醇在低离子休克条件下配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快速杀灭耐受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丁醇溶液的浓度为0.3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丁醇在低离子休克条件下配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快速杀灭耐受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与抗生素的混合物中,抗生素的终浓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新苗卞蒙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