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循环热管列间散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房排热领域,涉及一种机房热管散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双循环热管列间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机房内机柜服务器集成密度越来越高,服务器的发热量越来越大,为了保证高散热密度机房内服务器工作在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下,需要及时将不断产生的热量排出机房。
[0003]目前大中型数据中心排热室外利用自然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0004]其一是采用冷却塔、水泵、板式换热器,在冬季采用冷却塔通过板式换热器提供冷冻水,间接利用自然冷源。该方式比较适用于过渡季、冬季室外气温比较低的地区,但缺点是耗水量大,严寒地区存在很大的冬季冻结风险,而加入乙二醇溶液,又有对系统管路腐蚀的风险。
[0005]其二是采用风冷表冷器,将温度较高冷却水回水,直接引入风冷表冷器中,利用室外低温空气,实现表冷器内冷却水回水温度的降低,从而为系统提供低温供水,该方式因水是闭式系统,故适用于缺水地区,但在严寒地区,需解决好防冻问题,如表冷器冬季不使用,其内冷却水未排空干净,也会导致表冷器换热管冻裂问题。
[0006]还有在过渡季或冬季室外气温较凉时,引入室外新风来冷却机房内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直接利用室外自然冷源,但难以满足机房内的空气洁净度及湿度调控要求,且对机房维护结构的破坏较大。在新风系统停止工作时,存在漏风的隐患,在天气比较炎热时导致室内冷量流失。在新风系统的进、出风口处需要安置过滤网,而过滤网不仅增加了系统风阻,而且需要经常更换,维护量较大。
[000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循环热管列间散热系统,包括布置在机房室内的成列机柜、多个热管工质吸热单元、布置在机房室外的多个热管工质冷凝单元,所述多个热管工质吸热单元分布设置在所述成列机柜之间,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热管工质吸热单元,均包括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所述多个热管工质冷凝单元,包括热管工质冷凝单元Ⅰ、热管工质冷凝单元Ⅱ、热管工质冷凝单元Ⅲ、热管工质冷凝单元Ⅳ、热管工质冷凝单元
Ⅴ
、热管工质冷凝单元
Ⅵ
;布置在所述成列机柜之间的奇数位的每一所述热管工质吸热单元中的热管换热器Ⅰ,通过气管组件和液管组件分别与所述热管工质冷凝单元Ⅰ、热管工质冷凝单元Ⅱ连通,形成热管工质循环回路;布置在所述成列机柜之间的偶数位的每一所述热管工质吸热单元中的所述热管换热器Ⅰ,通过气管组件和液管组件分别与所述热管工质冷凝单元Ⅲ、热管工质冷凝单元Ⅳ连通,形成热管工质循环回路;布置在所述成列机柜之间的所有所述热管工质吸热单元中的热管换热器Ⅱ,通过气管组件和液管组件分别与所述热管工质冷凝单元
Ⅴ
、热管工质冷凝单元
Ⅵ
连通,形成热管工质循环回路;每一所述热管工质吸热单元中的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的进出口管路上均有截止阀,当任一布置在所述成列机柜之间的热管工质吸热单元或与其连通的气管组件和/或液管组件出现单点故障时,通过关闭对应截止阀的方式实现检修或更换,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所述系统正常运行时,利用所述热管工质冷凝单元Ⅰ、热管工质冷凝单元Ⅱ、热管工质冷凝单元Ⅲ、热管工质冷凝单元Ⅳ实现对热管工质的冷凝,所述热管工质冷凝单元
Ⅴ
、热管工质冷凝单元
Ⅵ
作为备用冷源;当所述热管工质冷凝单元Ⅰ、热管工质冷凝单元Ⅱ、热管工质冷凝单元Ⅲ、热管工质冷凝单元Ⅳ中任意一台出现单点故障时,通过启动备用的热管工质冷凝单元
Ⅴ
、热管工质冷凝单元
Ⅵ
与布置在各所述热管工质吸热单元中的热管换热器Ⅱ形成的热管工质循环回路,来保障成列机柜总的供冷需求,保障系统正常运行。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循环热管列间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热管工质冷凝单元,均包括压缩机、热管冷凝器、空调冷凝器、节流装置、中间换热器、风机、三通阀Ⅰ、三通阀Ⅱ,所述热管冷凝器、空调冷凝器布置在上部,所述节流装置、中间换热器、压缩机、三通阀Ⅰ、三通阀Ⅱ布置在下部,所述热管冷凝器、空调冷凝器的入口均设置于其上部,出口均设置于其底部;所述三通阀Ⅰ包括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入口择一地并可同时地与所述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导通;所述三通阀Ⅱ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出口,所述出口择一地并可同时地与所述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导通;所述三通阀Ⅰ的第一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热管冷凝器的入口连通;所述三通阀Ⅱ的第一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热管冷凝器的出口连通;所述三通阀Ⅰ的第二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健,刘志辉,冯剑超,庞晓风,许荣兴,李宾,任梦,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安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