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套管装置与带中空通道的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433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胶套管装置与带中空通道的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外层管,内层管与定型条,所述定型条同轴套于内层管内,所述内层管同轴套于外层管内,所述内层管内设有多个固定点位,通过硅胶套管装置中特定规格和形状的套管装置,可获得特定形状内具有特定孔径和形状的通道的细菌纤维素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细菌纤维素膜定制培养的方法,有望扩大细菌纤维素这种材料在伤口敷料、组织工程和其他方面的应用。他方面的应用。他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胶套管装置与带中空通道的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菌纤维素膜生产,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获得特定形状内具有特定孔径和形状的通道的硅胶套管装置与带中空通道的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是一种由细菌发酵产生的天然纤维素的统称。由醋酸菌属(Acetobacter)、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根瘤菌属(Rhizobium)和八叠球菌属(Sarcina)等中的某种微生物发酵产生,其典型的代表菌为木葡糖醋酸杆菌(Glucoacetobacter xylinum)。细菌纤维素与植物纤维素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由D

吡喃葡萄糖酐以

1,4

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链状高分子,但细菌纤维素的形态结构和超分子结构与植物纤维素有很大的不同,属于典型的生物纳米纤维材料。因其生物相容性好,以被国内外用于创面敷料,如国外德国Lohmann&Rauscher公司的X和X+PHMB,波兰BOWIL Biotech公司的WOUND,巴西Bennett Health公司的国内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湿膜敷料,深圳市爱杰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纤维素敷料,山东纳美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纤维素创伤敷料等。
[0003]主要缺陷在于:1、细菌性纤维素的培养方式一般分为动态培养和静态培养,动态培养得到的细菌纤维素呈片状,厚而小的,静态培养得到的细菌纤维素呈现膜状,薄而大。常规静态培养方式得到的细菌纤维素膜内密实,只有纤维间杂乱且非常微小的孔隙。上述培养方式导致了目前市面上基于细菌纤维素基材的伤口敷料功能单一。
[0004]2、虽然目前已有研究者利用特殊的培养装置培养得到基于细菌纤维素材料的人造血管,如专利CN201210120998.X和专利CN201210575870.2。同时也有研究者在静态培养的基础上用淀粉和石蜡作为致孔剂,发酵清洗后获得多孔结构,用于组织工程支架,通过调节致孔剂的尺寸和密度的方式,控制获得的细菌纤维素膜的孔径和孔隙率以满足不同组织构建的需要。但上述两种类型的专利方式均不能在细菌纤维素膜片内获得固定通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了一种硅胶套管装置,该装置可用于制备特定形状内具有特定孔径和形状的通道的细菌纤维素膜。
[0006]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细菌纤维素基材功能单一,且无法再细菌纤维素膜片内获得固定通道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带中空通道的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硅胶套管装置,包括外层管,内层管与定型条,所述定型条同轴套于内层管内,所述内层管同轴套于外层管内,所述内层管内设有多个固定点位。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层管内径为0.2

4cm,所述内层管的外径为0.1

3.9cm。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层管内每0.1

5cm处设置固定点位。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层管与内层管的材质均为硅胶材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层管与内层管均为圆柱状或多岔管状。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层管与内层管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方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或五角星形。
[0014]一种带中空通道的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准备种子液与发酵液;
[0016]2)准备上述的硅胶套管装置,灭菌,备用;
[0017]3)将部分步骤1)的种子液与发酵液注入步骤2)的硅胶套管装置,静置培养,得到中空的细菌纤维素管;
[0018]4)移除步骤3)的硅胶套管装置中的外层管,用定型条将剩余硅胶套管装置固定于培养盘上,使得到的含内层硅胶管的中空纤维素通道悬浮;
[0019]5)在步骤4)的培养盘内注入步骤1)剩余的种子液与发酵液,静态培养,培养得到细菌纤维素膜;
[0020]6)将步骤5)得到的细菌纤维素膜中的内层管移除,清洗,灭菌,得到带中空通道的细菌纤维素膜。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2)中,所述的灭菌为高压蒸汽灭菌,温度为121℃,时间30

40min。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3)中,静置培养的时间为3

8天。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5)中,静态培养的时间为3

8天。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培养得到的中空通道内壁具有很好的定型和支撑效果,管内壁光滑;
[0026]2)本专利技术的硅胶套管装置选用硅胶管材料,利用硅胶材料具有透气和表面光滑的特点,利于细菌纤维素的发酵生长和脱离;
[0027]3)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硅胶套管装置中特定规格和形状的套管装置,可获得特定形状内具有特定孔径和形状的通道的细菌纤维素膜;
[0028]4)将培养得到的带有中空通道的细菌纤维素膜清洗灭菌后,敷于创面上,通过在中空管内引流不同功能的液体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如引流生理盐水可对伤口起到补液作用,引流含抗生素的液体可对创面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引流含生长因子的液体,可促进创面修复等,可减少更换敷料及更换敷料对创面造成的二次伤害;
[0029]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细菌纤维素膜定制培养的方法,有望扩大细菌纤维素这种材料在伤口敷料、组织工程和其他方面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硅胶套管装置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中空通道细菌纤维素膜培养的俯视图。
[0032]图中,1.外层管;2.内层管;3.定型条;4.固定点位;5.培养盘;6.细菌纤维素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种子液和发酵液,可参考申请人于2019年4月26日申请的专利,CN201910347099.5一种发酵培养基及其培养细菌纤维素膜的方法,具体不再赘述。
[0035]本专利技术的带有中空通道的细菌纤维素膜可采医用硅胶管或输液管连接中空管两端,其中一端连接注射器或胰岛素泵或医用输液泵输送液体,另一端连接微负压装置进行间歇性引流,实现引流不同功能的液体。
[0036]如引流生理盐水可对伤口起到补液作用,引流含抗生素的液体可对创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管,内层管与定型条,所述定型条同轴套于内层管内,所述内层管同轴套于外层管内,所述内层管内设有多个固定点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硅胶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管内径为0.2

4cm,所述内层管的外径为0.1

3.9c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硅胶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管内每0.1

5cm处设置固定点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硅胶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管与内层管的材质均为硅胶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硅胶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管与内层管均为圆柱状或多岔管状。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硅胶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管与内层管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方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或五角星形。7.一种带中空通道的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种子液与发酵液;2)准备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潮峰鲁建国丁海微王姣张锐曹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