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及其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432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所述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具有透水孔方便路面在余量增加的状态下快速的将路面的积水向下输送,减少路面积水的含量,提高城镇小区或公路路面积水带来的溅射危害,第一引流孔纵向输送时方便将路面积水从砖体表面的下方进行纵向输送,以便于积水向路面的两侧输送且输送至下水道,提高渗水纵向输送的效率和稳定性,第二引流孔保持砖体结构之间相互连通,以便于不同位置的路面积水能够相同,增加渗水后路面一下水源均匀的输送和分散,避免路面的局部积水而出现小水泊的现象,支撑层罩设在透水孔的上方,用于对透水孔内部的防护。内部的防护。内部的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及其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水砖
,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城市道路的建设成为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和完善城市发展的必要标准,城市道路的防水尤为重要,起到在面对雨水天气时防止雨水的堆积和直流,保障城市排水的稳定和安全。
[0003]透水砖主要采用透水材料压制成型,透水砖适用于人行道、广场、停车场、高速路、飞机场跑道、车行道及园林建筑等环境,使用时直接铺设在路面上,形成道路的路面,用于行走。
[0004]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迎合海绵城市的发展,在建筑区域铺设透水砖的方式增加道路路面的排水性能,减少路面及水,有助于海绵城市的发展,但是现有的透水砖在使用时,透水砖整体由主体材料的透水性进行透水,在面对暴雨或突然的余量增加时,雨水仍然会在路面以上直流而形成水泊,影响道路的行走和海绵城市的发展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解决了实心透水砖的结构在遇到暴雨时仍会在路面上出现水泊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上下之间开设有透水孔,用于增加雨水侵入时向下渗水的效率;所述砖体的纵向开设有第一引流孔,用于增加砖体纵向透水后的快速输送;所述砖体的横向开设有第二引流孔,所述第二引流孔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引流孔的内部相互连通,并且第二引流孔、第一引流孔和透水孔之间相互连通,用于对砖体上方透过的水源的水平快速输送;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固定安装于所述透水孔的内部,用于对地面杂质的阻挡和过滤。
[0008]优选的,所述透水孔的内径为5mm,包括第一垂直孔和四个第二垂直孔,所述第一垂直孔位于中部的位置,用于砖体透过的水源进行分层输送。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引流孔的内径为2.5mm,包括第一纵向孔和两个第二纵向孔,所述第一纵向孔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垂直孔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纵向孔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垂直孔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纵向孔位于所述第二纵向孔水平面的上方,用于对砖体输送的水源进行分层纵向输送。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引流孔的内径为2mm,包括第一横向孔和两个第二横向孔,所述第一横向孔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垂直孔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横向孔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垂直孔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横向孔和第一纵向孔在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横向孔和第二纵向孔在同一平面,用于对砖体输送的水源进行分层横向输送。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砖体的顶面在同一平面上,并且支撑层采用
透水网孔结构,用于对通水孔的防护和支撑。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3]固定架;
[0014]成型框,所述成型框的表面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内表面,所述成型框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成型压板;
[0015]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所述第一伸缩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联动板,所述第一联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成型主轴,用于对透水孔的成型;
[0016]第二成型推杆,所述第二成型推杆的表面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所述第二成型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成型压板,用于对砖体的压制成型;
[0017]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二伸缩件的表面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侧面,所述第二伸缩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联动板,所述第二联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成型纵轴,用于对第一引流孔的成型;
[0018]第三伸缩件,所述第三伸缩件的表面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背面,所述第三伸缩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联动板,所述第三联动板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成型横轴,用于对第二引流孔的成型。
[0019]优选的,所述成型主轴的直径为5mm,且顶端贯穿所述第一成型压板的表面且延伸至所述成型框的内部,并且成型主轴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成型压板的表面滑动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成型纵轴的直径为2.5mm,且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架、成型框、成型主轴的表面且延伸至所述成型框的外侧,并且成型纵轴的表面分别与所述固定架、成型框和成型主轴的表面滑动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成型横轴的直径为2mm,且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架、成型框、成型纵轴的表面且延伸至所述成型框的外侧,并且成型横轴的表面分别与所述固定架、成型框和成型纵轴的表面滑动连接。
[0022]优选的,所述第二成型压板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内表面与所述成型主轴的表面滑动连接,用于成型压板上下移动时稳定的压制。
[002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透水孔方便路面在余量增加的状态下快速的将路面的积水向下输送,减少路面积水的含量,提高城镇小区或公路路面积水带来的溅射危害,第一引流孔纵向输送时方便将路面积水从砖体表面的下方进行纵向输送,以便于积水向路面的两侧输送且输送至下水道,提高渗水纵向输送的效率和稳定性,第二引流孔保持砖体结构之间相互连通,以便于不同位置的路面积水能够相同,增加渗水后路面一下水源均匀的输送和分散,避免路面的局部积水而出现小水泊的现象,支撑层罩设在透水孔的上方,用于对透水孔内部的防护。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三维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俯视图;
[0027]图3为图2所示的A

A部的剖面图;
[0028]图4为图2所示的B

B部的剖面图;
[0029]图5为图2所示的C

C部的剖面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的加工装置的三维图;
[0031]图7为图6所示整体的正面图;
[0032]图8为图6所示整体的的俯视图;
[0033]图9为图8所示的D

D部的剖面图。
[0034]图中标号:
[0035]1、砖体,100、透水孔,110、第一垂直孔,120、第二垂直孔,200、第一引流孔,210、第一纵向孔,220、第二纵向孔,300、第二引流孔,310、第一横向孔,320、第二横向孔;
[0036]2、支撑层;
[0037]3、固定架;
[0038]4、成型框;
[0039]5、第一成型推杆,51、第一成型压板;
[0040]6、第一伸缩件,61、第一联动板,62、成型主轴;
[0041]7、第二成型推杆,71、第二成型压板;
[0042]8、第二伸缩件,81、第二联动板,82、成型纵轴;
[0043]9、第三伸缩件,91、第三联动板,92、成型横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砖体,所述砖体上下之间开设有透水孔,用于增加雨水侵入时向下渗水的效率;所述砖体的纵向开设有第一引流孔,用于增加砖体纵向透水后的快速输送;所述砖体的横向开设有第二引流孔,所述第二引流孔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引流孔的内部相互连通,并且第二引流孔、第一引流孔和透水孔之间相互连通,用于对砖体上方透过的水源的水平快速输送;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固定安装于所述透水孔的内部,用于对地面杂质的阻挡和过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的内径为5mm,包括第一垂直孔和四个第二垂直孔,所述第一垂直孔位于中部的位置,用于砖体透过的水源进行分层输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孔的内径为2.5mm,包括第一纵向孔和两个第二纵向孔,所述第一纵向孔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垂直孔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纵向孔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垂直孔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纵向孔位于所述第二纵向孔水平面的上方,用于对砖体输送的水源进行分层纵向输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流孔的内径为2mm,包括第一横向孔和两个第二横向孔,所述第一横向孔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垂直孔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横向孔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垂直孔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横向孔和第一纵向孔在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横向孔和第二纵向孔在同一平面,用于对砖体输送的水源进行分层横向输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砖体的顶面在同一平面上,并且支撑层采用透水网孔结构,用于对通水孔的防护和支撑。6.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免烧砖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成型框,所述成型框的表面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内表面,所述成型框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侯小立刘雪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鋐硕绿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