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脱水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430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工艺。该污泥脱水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处理污泥与聚合硫酸铁在反应装置中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污泥;聚合硫酸铁加入量通过在线装置实时控制。预处理后的污泥经污泥进料机输送至压滤仓内,并均匀铺设在压滤仓内的移动装置上,形成污泥层;压滤仓设置有第一脱水装置、第二脱水装置;将污泥层经移动装置移动至第一脱水装置并在第一压滤压力下保压压滤,形成一次压滤物;将一次压滤物经移动装置移动至第二脱水装置并在第二压滤压力下保压压滤,形成二次压滤物;第一压滤压力和第二压滤压力实时在线监测。该工艺能够连续运行,提高处理效率;实时监控药量和压力,缩短压滤时间,降低含水量。降低含水量。降低含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脱水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脱水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市政污泥脱水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副产物,富集了污水中大量有机物、污染物质与营养物质,具有污染和资源的双重属性。污泥处理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药剂和能源,同时以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还会造成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为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市场对高效深度脱水工艺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国内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初步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为80%左右,采用高压板框式污泥深度脱水工艺能够含水率为80%的污泥进一步脱水至含水率在60%左右。
[0003]CN109336359A公开了一种污泥化学调理深度脱水方法:(1)将污水厂污泥通过输送泵打入浓缩机进行浓缩处理;(2)将浓缩处理后的污泥通过输送泵打入污泥快速反应器,先按绝干污泥量的5~10%投加聚合硫酸铁,搅拌均匀,再按绝干污泥量的5~10%投加沸石,搅拌均匀,对污水厂污泥进行复配调理;(3)将复配调理后的污泥通过螺杆泵或柱塞泵打入污泥压滤设备超高压弹性压榨机或隔膜板框压滤机中进行压滤深度脱水处理。该方法需要使用多种药剂,且所得到的污泥的含水量较高。
[0004]CN104944736A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将待处理的污水厂浓缩池的含水率为97%左右的污泥加入混合反应器中,然后向混合反应器中加入脱水药剂和固化药剂,经搅拌后反应,进行机械脱水,得到脱水固化的污泥;所述的脱水药剂为铁盐或铝盐絮凝剂,所述的固化药剂为生石灰、高炉炉渣灰和缓凝剂,机械脱水采用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压滤时间为90分钟。该方法需要将污泥调理稀释,工艺复杂,且压榨时间较长,不能连续出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脱水工艺,该工艺具有能够连续运行,处理效率高;试剂单一,便于后续处理;试剂加入量、压力大小能够实时监测,自动调节;能够保证脱水后的污泥具有较低的含水量;处理时间短的优点。
[0006]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脱水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将含水率为75.0~85.0wt%的待处理污泥与聚合硫酸铁在反应装置中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污泥;
[0009]所述聚合硫酸铁的用量为污泥干基重量的20.0~25.0wt%;
[0010]所述聚合硫酸铁通过加药装置供给至反应装置;
[0011]所述待处理污泥通过管道输送至反应装置,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在线水分监测装置和称重皮带机;所述在线水分监测装置对管道内的待处理污泥含水率的在线监测,所述称重皮带机对管道内的待处理污泥重量在线监测;控制系统结合称重皮带机和在线水分监测
装置分别反馈的数据自动计算污泥干基的重量,从而计算出聚合硫酸铁的加入量,并将信号输送至加药装置,自动调节聚合硫酸铁的加入量;
[0012](2)预处理后的污泥经污泥进料机输送至压滤仓内,并均匀铺设在压滤仓内的移动装置上,形成污泥层;
[0013]所述压滤仓设置有第一脱水装置和第二脱水装置;将所述污泥层经移动装置移动至第一脱水装置并在第一压滤压力下保压压滤15~30min,形成一次压滤物;将所述一次压滤物经移动装置移动至第二脱水装置并在第二压滤压力下保压压滤15~30min,形成二次压滤物;所述第一压滤压力为1~3MPa,所述第二压滤压力3.5~6MPa;
[0014]所述第一压滤压力采用如下方法控制:
[0015]a.检测污泥层受压表面的压力,将污泥层受压表面的压力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传输至第一压力转换装置中,第一压力转换装置将污泥层受压表面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记作i1;将设置的第一压滤压力输入至第一压力转换装置中,并经第一压力转换装置转换为电信号记作i2;
[0016]b.将i1和i2反馈至第一电控制器,根据比较的结果调整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从而调整第一流量控制阀输出侧的压力;
[0017]c.将第一流量控制阀输出侧压力传送至第一油缸,第一油缸产生的压力作用于污泥层;
[0018]所述第二压滤压力采用如下方法控制:
[0019]A.检测一次压滤物受压面的压力,将一次压滤物受压面的压力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传输至第二压力转换装置中,第二压力转换装置将一次压滤物受压表面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记作i3;将设置的第二压滤压力输入至第二压力转换装置中,并经第二压力转换装置转换为电信号记作i4;
[0020]B.将i3和i4反馈至第二电控制器,根据比较的结果调整第二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从而调整第二流量控制阀输出侧的压力;
[0021]C.将第二流量控制阀输出侧压力传送至第二油缸,第二油缸产生的压力作用于一次压滤物。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泥脱水工艺,优选地,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反应搅拌器和预处理污泥输送泵;将反应罐内的待处理污泥与聚合硫酸铁在反应搅拌器的搅拌下充分混合反应,形成预处理后的污泥,将所述预处理后的污泥通过预处理污泥输送泵输送至污泥进料机。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泥脱水工艺,优选地,所述加药装置包括药剂储存罐和药剂泵;将所述聚合硫酸铁储存于药剂储存罐中,并使所述聚合硫酸铁通过药剂泵定量地加入反应装置中。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泥脱水工艺,优选地,所述压滤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环形结构,所述压滤仓还设置有污泥入口,所述污泥入口与所述污泥进料机相连;
[0025]所述污泥入口、第一脱水装置和第二脱水装置依序排列且环形分布。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泥脱水工艺,优选地,所述水分监测装置包括在线微波水分测定仪,所述第一电控制器和第二电控制器均为PLC控制器,所述第一脱水装置和第二脱水装置均为高压脱水机。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泥脱水工艺,优选地,所述污泥层和一次压滤物在滤布存在下压滤,所述压滤仓还设置有污泥出口;将二次压滤物经移动装置移动至污泥出口,并输送至泥布分离机;泥布分离机将二次压滤物分离,得到脱水后的污泥和使用后的滤布。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泥脱水工艺,优选地,所述污泥出口设置在污泥入口和第二脱水装置之间。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泥脱水工艺,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将脱水后的污泥自动落入污泥料斗中。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泥脱水工艺,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将使用后的滤布输送至滤布清洗机清洗。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泥脱水工艺,优选地,所述待处理污泥来自于污泥存储池;采用污泥搅拌器对污泥存储池中的污泥搅拌,以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充分混合,加速有机物分解,形成待处理污泥;并使污泥存储池中的待处理污泥通过污泥输送泵输送至反应装置。
[0032]本专利技术能够实时在线监测聚合硫酸铁的加入量和压滤压力,从而能够保证处理效果,降低脱水率,缩短脱水时间,并能保证脱水率的稳定性。压滤过程能够连续运行,使整个工艺能够连续运行,提高处理效率。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脱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水率为75.0~85.0wt%的待处理污泥与聚合硫酸铁在反应装置中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污泥;所述聚合硫酸铁的用量为污泥干基重量的20.0~25.0wt%;所述聚合硫酸铁通过加药装置供给至反应装置;所述待处理污泥通过管道输送至反应装置,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在线水分监测装置和称重皮带机;所述在线水分监测装置对管道内的待处理污泥含水率的在线监测,所述称重皮带机对管道内的待处理污泥重量在线监测;控制系统结合称重皮带机和在线水分监测装置分别反馈的数据自动计算污泥干基的重量,从而计算出聚合硫酸铁的加入量,并将信号输送至加药装置,自动调节聚合硫酸铁的加入量;(2)预处理后的污泥经污泥进料机输送至压滤仓内,并均匀铺设在压滤仓内的移动装置上,形成污泥层;所述压滤仓设置有第一脱水装置和第二脱水装置;将所述污泥层经移动装置移动至第一脱水装置并在第一压滤压力下保压压滤15~30min,形成一次压滤物;将所述一次压滤物经移动装置移动至第二脱水装置并在第二压滤压力下保压压滤15~30min,形成二次压滤物;所述第一压滤压力为1~3MPa,所述第二压滤压力3.5~6MPa;所述第一压滤压力采用如下方法控制:a.检测污泥层受压表面的压力,将污泥层受压表面的压力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传输至第一压力转换装置中,第一压力转换装置将污泥层受压表面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记作i1;将设置的第一压滤压力输入至第一压力转换装置中,并经第一压力转换装置转换为电信号记作i2;b.将i1和i2反馈至第一电控制器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调整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从而调整第一流量控制阀输出侧的压力;c.将第一流量控制阀输出侧压力传送至第一油缸,第一油缸产生的压力作用于污泥层;所述第二压滤压力采用如下方法控制:A.检测一次压滤物受压面的压力,将一次压滤物受压面的压力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传输至第二压力转换装置中,第二压力转换装置将一次压滤物受压表面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记作i3;将设置的第二压滤压力输入至第二压力转换装置中,并经第二压力转换装置转换为电信号记作i4;B.将i3和i4反馈至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裳慧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城康上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