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宏专利>正文

波道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4087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波道控制结构,含有围壁(1)和声音驱动器(2),其特征在于:在围壁(1)内装有多层隔板(3),从而将声道划分为多个波道(4),在全部或其中部分波道(4)内分别装有不同尺寸的挡块(5),且在档块(5)位置的波道(4)相应地向外凸起,靠近中轴线(6)的波道(4)的档块(5)较宽,而沿中轴线(6)两侧向外,档块(5)逐渐缩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音响设备,特别涉及用于大型音乐厅、影剧院和户外大型演唱会的音响设备,如号角等的波道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音响设备,比如号角,含有围壁和声音驱动器,将由电信号产生的声波按设定的辐射角传送出去,由于声波的自然属性,这样形成的声波的波面为以发声点为圆心的球面,因此,通过号角再现的同一声波到达同一平面的时间会有差别,位于号角中轴线的附近的声波会最先到达,离中轴线越远,声波延迟到达的时间越多,当两个以上的号角上下串列起来成为阵列的时候,声波会产生干涉,出现一种“梳状效应”,声波会产生抵消,在这种情况下,听众感受到的音质会变差。如何解决这个干涉现象,就成为阵列应用的关键问题,而如何把球面波转变为平面波,让声波可以正常叠加,这是解决声干涉的核心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人曾将号角分隔为多个波道,各个波道设计成弯曲的形状,以达到将声波转换成近似平面波的目的,但这种结构的波道控制结构,其结构复杂,测算和调整不方便,工艺成本高,且其效果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道控制结构,能达到将声波转换为近似平面波的目的,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本技术所述的波道控制结构,含有围壁和声音驱动器,在围壁内装有多层隔板,从而将声道划分为多个波道,在全部或其中部分波道内分别装有不同尺寸的挡块,且在档块位置的波道相应地向外凸起,靠近中轴线的波道的档块较宽,而沿中轴线两侧向外,档块逐渐缩窄。由于本技术所述的波道控制结构,在波道内装有档块,使靠近波道控制结构中轴线声波的行程由于受到档块的阻挡而绕道增长,而波道控制结构中轴线两侧受到的阻挡越来越少,到最边的时候完全没有受到阻挡而不需要绕道而增长行程,从而达到将声波转换为近似平面波的目的,其结构简单,易于测算和调整,成本低,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剖面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图5是图1的D-D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波道控制结构,如图1、2、3、4,含有围壁1和声音驱动器2,在围壁1内装有多层隔板3,从而将声道划分为多个波道4,在全部或其中部分波道4内分别装有不同尺寸的挡块5,且在档块5位置的波道4相应地向外凸起,靠近中轴线6的波道4的档块5较宽,而沿中轴线两侧向外,档块5逐渐缩窄,这样,使靠近中轴线6的声波的行程增长,而中轴线两侧的声波行程逐渐缩短。在中轴线以外的最外侧的波道4不装档块,如图5。所述的隔板3间平行,所述的波道4为一平行围板7围成的条状通道8,各个波道装有档块5的通道截面面积相等或相近,这样的结构简单,工艺成本低,在调音时只需要调整档块5的横向厚度即可,比较方便。所述位于中轴线附近的档块5呈圆柱形或接近于圆柱形,离中轴线较远的档块5呈椭圆形,且离中轴线越远,椭圆形的长轴越长,短轴越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波道控制结构,含有围壁(1)和声音驱动器(2),其特征在于在围壁(1)内装有多层隔板(3),从而将声道划分为多个波道(4),在全部或其中部分波道(4)内分别装有不同尺寸的挡块(5),且在档块(5)位置的波道(4)相应地向外凸起,靠近中轴线(6)的波道(4)的档块(5)较宽,而沿中轴线(6)两侧向外,档块(5)逐渐缩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道控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