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行华专利>正文

一种管道内衬耐磨陶瓷衬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69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衬片领域,具体为一种管道内衬耐磨陶瓷衬片装置,该管道内衬耐磨陶瓷衬片装置包括移动箱,所述移动箱表面开有三条所述弧形导轨,所述移动箱内部开有移动腔,所述移动腔贯穿有凝胶桶,所述凝胶桶通过三个溢胶管与进料管连通,所述进料管远离所述凝胶桶的一侧转动设有塑形轮,所述塑形轮上缠绕有弹性布;制胶部件,所述制胶部件贯穿在所述移动箱内部,通过不断搅拌,在防止胶液过度凝结的同时实现送胶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善了传统衬片上胶方式,使各衬片的胶面厚度均匀,通过预先定型衬片块,使得衬片块在粘合管道内壁时更加牢固。使得衬片块在粘合管道内壁时更加牢固。使得衬片块在粘合管道内壁时更加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内衬耐磨陶瓷衬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衬片领域,具体为一种管道内衬耐磨陶瓷衬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耐磨陶瓷衬板是一种以氧化铝(AL2O3)为主体的材料,辅加其它配料,经过高温1700℃烧结成的,广泛应用于火电、钢铁、冶炼、机械、煤炭、矿山、化工、水泥、港口码头等企业的输煤、输料系统、制粉系统、排灰、除尘系统等一切磨损大的机械设备上,以及一些管道内衬工艺上,但在管道内衬工艺上现有的一般都以人为铺设的方式,由于衬片数量多且需固定形式,人工难以满足,而人为刷胶,不能保证胶面厚度均匀,影响衬片层的密封性及耐腐蚀性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实现均匀上胶且预先定型衬片的耐磨陶瓷衬板管道内衬工艺。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内衬耐磨陶瓷衬片工艺,该工艺具体使用了一种管道内衬耐磨陶瓷衬片装置,该管道内衬耐磨陶瓷衬片装置包括移动箱,所述移动箱表面开有三条所述弧形导轨,所述移动箱内部开有移动腔,所述移动腔贯穿有凝胶桶,所述凝胶桶通过三个溢胶管与进料管连通,所述进料管远离所述凝胶桶的一侧转动设有塑形轮,所述塑形轮上缠绕有弹性布;
[0005]制胶部件,所述制胶部件贯穿在所述移动箱内部,通过不断搅拌,在防止胶液过度凝结的同时实现送胶作业;
[0006]涂胶部件,所述涂胶部件贯穿在所述移动箱内部,将多片衬片均匀上胶,粘合在布料上,在输送成型衬片块的同时进行塑形,使其更容易粘合在管道内壁;
[0007]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滑动在所述弧形导轨内,使得其在支点稳定状态平稳移动在管道内。
[0008]优选的,所述制胶部件包括固定设置所述移动箱一侧的搅动电机,所述搅动电机输出端固定有搅动轴,所述搅动轴上固定有防溢板,所述搅动轴上还固定有三个上胶块,每个所述上胶块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上胶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动臂。
[0009]优选的,所述涂胶部件包括三个固定在所述凝胶桶表面的所述溢胶管,所述溢胶管的另一端连通在所述进料管上,所述进料管一侧固定设有微动电机,所述微动电机输出端固定有微动轴,所述微动轴内开有配合腔,所述配合腔远离所述微动电机的一侧内壁上固定有电滑块,所述配合腔配合有模架,所述模架间连接有三个复位弹簧,所述模架间关于连轴对称开有三十个凹孔,每个所述凹孔内壁上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移动腔内壁间转动有轮轴,所述轮轴上固定有轮桶,所述轮轴一侧配合有盖板,所述移动腔内壁间还转动有塑形轴,所述塑形轴上固定有塑形轮,所述塑形轮上固定有十二个压板。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移动箱表面上的三条弧形导轨,所述弧形导轨上分别滑动有一个主动伸缩杆与两个从动伸缩杆,所述主动伸缩杆一侧固定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内开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内壁上固定设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输出端固定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通过动力带摩擦传动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上固定有车轮,所述动力箱嵌入有两个稳定臂,每个所述从动伸缩杆一侧固定有从动箱,所述从动箱嵌入有两个从动臂,所述从动箱还嵌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一侧转动与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从动轮。
[0011]优选的,所述移动腔内壁间还固定设有导向轨。
[0012]优选的,所述进料管插销配合有进料传送带。
[001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较传统衬片粘合方式有一下优点:
[0014]1、通过将定式的耐磨陶瓷衬片在塑形磨具中整合成衬片块,并将衬片块通过陶瓷胶粘合在卷布上,利用卷布把衬片块运送至对应位置并裁断,替代了一片一片的粘合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2、通过塑形轮将刚粘上胶的衬片进行定形定位,保证了衬面的密封性;
[0016]3、利用模架的微小转动,使得模架上的衬片能够均匀粘合胶液,防止胶面厚度不同造成衬面性能降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观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实施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

A方向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为图2中C处放大示意图;
[0022]图6为图2中D处外观示意图;
[0023]图7为图2中E

E方向示意图;
[0024]图8为图2中F

F方向示意图。
[0025]图中,移动箱11;凝胶桶12;进料管13;搅动电机14;搅动轴15;防溢板16;搅动臂17;溢胶管18;微动电机19;微动轴20;模架21;连轴22;复位弹簧24;盖板27;轮轴28;轮桶29;弹性布30;从动伸缩杆31;动力带32;进料传送带33;弧形导轨36;主动伸缩杆37;稳定臂38;动力箱39;动力电机40;动力轴41;车轮44;从动轮45;从动臂46;从动箱47;支撑臂48;从动轮49;转轴50;上胶块51;连接臂52;移动腔53;动力腔56;凹孔58;限位弹簧59;配合腔60;电滑块61;塑形轴63;塑形轮64;压板65;导向轨66;制胶部件101;涂胶部件102;移动部件103。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
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结合附图1

8,一种管道内衬耐磨陶瓷衬片工艺,该工艺具体使用了一种管道内衬耐磨陶瓷衬片装置,该管道内衬耐磨陶瓷衬片装置包括移动箱11,所述移动箱11表面开有三条所述弧形导轨36,移动箱11内部开有移动腔53,移动腔53贯穿有凝胶桶12,凝胶桶12通过三个溢胶管18与进料管13连通,进料管13远离凝胶桶12的一侧转动设有塑形轮64,塑形轮64上缠绕有弹性布30;
[0029]制胶部件101,制胶部件101贯穿在移动箱11内部,通过不断搅拌,在防止胶液过度凝结的同时实现送胶作业;
[0030]涂胶部件102,涂胶部件102贯穿在移动箱11内部,将多片衬片均匀上胶,粘合在布料上,在输送成型衬片块的同时进行塑形,使其更容易粘合在管道内壁;
[0031]移动部件103,移动部件103滑动在所述弧形导轨36内,使得其在支点稳定状态平稳移动在管道内。
[0032]制胶部件101包括固定设置移动箱一侧的搅动电机14,搅动电机14输出端固定有搅动轴15,搅动轴15上固定有防溢板16,搅动轴15上还固定有三个上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内衬耐磨陶瓷衬片工艺,该工艺具体使用了一种管道内衬耐磨陶瓷衬片装置,该管道内衬耐磨陶瓷衬片装置包括移动箱(11),所述移动箱(11)表面开有三条所述弧形导轨(36),移动箱(11)内部开有移动腔(53),所述移动腔(53)贯穿有凝胶桶(12),所述凝胶桶(12)通过三个溢胶管(18)与进料管(13)连通,所述进料管(13)远离所述凝胶桶(12)的一侧转动设有塑形轮(64),所述塑形轮(64)上缠绕有弹性布(30);制胶部件(101),所述制胶部件(101)贯穿在所述移动箱(11)内部,通过不断搅拌,在防止胶液过度凝结的同时实现送胶作业;涂胶部件(102),所述涂胶部件(102)贯穿在所述移动箱(11)内部,将多片衬片均匀上胶,粘合在布料上,在输送成型衬片块的同时进行塑形,使其更容易粘合在管道内壁;移动部件(103),所述移动部件(103)滑动在所述弧形导轨(36)内,使得其在支点稳定状态平稳移动在管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衬耐磨陶瓷衬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胶部件(101)包括固定设置所述移动箱一侧的搅动电机(14),所述搅动电机(14)输出端固定有搅动轴(15),所述搅动轴(15)上固定有防溢板(16),所述搅动轴(15)上还固定有三个上胶块(51),每个所述上胶块(51)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臂(52),所述连接臂(52)远离所述上胶块(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动臂(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内衬耐磨陶瓷衬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部件(102)包括三个固定在所述凝胶桶(12)表面的所述溢胶管(18),所述溢胶管(18)的另一端连通在所述进料管(13)上,所述进料管(13)一侧固定设有微动电机(19),所述微动电机(19)输出端固定有微动轴(20),所述微动轴(20)内开有配合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杨行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