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蓝光的显示屏保护膜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59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蓝光的显示屏保护膜及其生产工艺,属于保护膜技术领域,包括薄膜基材层,薄膜基材层的底面与离型层连接,薄膜基材层的顶面与蓝光阻隔层相接;蓝光阻隔层,蓝光阻隔层上黏贴有耐刮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蓝光的显示屏保护膜及其生产工艺,通过上反射膜和下反射膜反射掉一部分自然光,抗蓝光膜吸收掉短波蓝光,对显示屏以及反射的光进行过滤,减少对眼球的危害,薄膜基材层、离型层连接、蓝光阻隔层和耐刮层之间通过抗蓝光的粘结剂黏贴,抗蓝光粘结剂通过研磨为粒径30纳米的防蓝光母粒与抗蓝光因子复合而成,吸收3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蓝光的显示屏保护膜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保护膜
,特别涉及一种防蓝光的显示屏保护膜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一般人眼可以感知的电磁波长在400nm

760nm之间,但是受到人类遗传基因的影响,每一个能够看到的电磁波范围都有一些差异,3C电子产品屏幕所投射出的光线的蓝光。蓝光普遍存在于电脑、手机、投影仪、浴霸、LED显示屏等电子产品中。电磁波是波段在430nm

480nm的蓝光,3C电子产品屏幕发出的蓝光可以穿透眼球直达视网膜及黄斑。长期的蓝光照射视网膜,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当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便无法给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上的光感应区细胞提供营养,从而引起黄斑病变等人眼疾。
[0003]CN201520920622.6公布的一种防蓝光保护膜,将防蓝光保护膜中的PET离型膜剥离,使用层中硅胶涂层下部粘接在电子设备屏幕上,抗蓝光涂层12有效地将电子设备屏幕中散发的蓝光过滤掉。
[0004]CN202010786360.4公布的一种防蓝光保护膜,防蓝光保护膜具有优秀的减震性及划痕复原性,它不仅可以有效缓冲撞击,防止屏幕爆裂,或不慎撞击造成玻璃、或塑胶面板的破碎飞散,减少玻璃面板的隐性伤害,还具有对硬物产生的细微刮伤产生自我修复功能,以保障用户安全,此外,它也具有良好的防指纹和憎水性,还可保持屏幕面板玻璃特有的光泽和质感。
[0005]上述专利存在以下问题:
[0006]仅仅通过单一的防蓝光膜进行防蓝光的,而没有加强多层防蓝光的手段,若单一的防蓝光膜发生部分损坏,则无法做到完全短波防蓝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蓝光的显示屏保护膜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蓝光的显示屏保护膜,包括薄膜基材层,薄膜基材层的底面与离型层连接,薄膜基材层的顶面与蓝光阻隔层相接;
[0009]蓝光阻隔层,蓝光阻隔层上黏贴有耐刮层。
[0010]进一步地,薄膜基材层包括PE基层、TFT基层、上扩散片和下扩散片,PE基层通过粘合剂覆盖在TFT基层上,PE基层和TFT基层的外侧分别与上扩散片和下扩散片固定。
[0011]进一步地,离型层包括氧化铁膜层和底膜层,氧化铁膜层的一面通过粘合剂覆盖在底膜层上,氧化铁膜层的另一面与下扩散片相接。
[0012]进一步地,蓝光阻隔层包括上反射膜、下反射膜和抗蓝光膜,上反射膜和下反射膜分别设置在抗蓝光膜的两侧,下反射膜的另一面与上扩散片粘结。
[0013]进一步地,耐刮层包括抗静电涂层、防刮抗油污层、静电自粘吸膜层、抗紫外线层和耐高温层,防刮抗油污层通过静电自粘吸膜层与抗静电涂层连接,抗静电涂层、抗紫外线层和耐高温层从上至下依次叠加连接,耐高温层与上反射膜粘结。
[0014]进一步地,抗蓝光膜吸收300

350nm的蓝光,抗蓝光膜的厚度为6

8μm。
[001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包括防蓝光的显示屏保护膜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薄膜基材层制备:在PE基层和TFT基层上涂布硅胶胶水,同时在温度90℃

110℃烘烤条件下与上扩散片和下扩散片黏贴;
[0017]S3:离型层制备:将氧化铁膜层和底膜层相互连接后,并于80

90℃下加热1

2min,然后氧化铁膜层和底膜层进行UV照射,进行复合成型;
[0018]S3:蓝光阻隔层制备:上反射膜和下反射膜的一面均做好的磨砂纹理,上反射膜和下反射膜另一面与抗蓝光膜连接,同时在温度80℃

90℃条件下烘烤固化;
[0019]S4:耐刮层制备:防刮抗油污层、静电自粘吸膜层、抗静电涂层、抗紫外线层和耐高温层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并且防刮抗油污层、静电自粘吸膜层、抗静电涂层、抗紫外线层和耐高温层之间均涂覆有粘结剂,通过紫外线固化得到干膜厚度为3~5μm耐刮层;
[0020]S5:成型:薄膜基材层、离型层连接、蓝光阻隔层和耐刮层之间通过抗蓝光的粘结剂黏贴。
[0021]进一步地,针对S5,抗蓝光粘结剂通过研磨为粒径30纳米的防蓝光母粒与抗蓝光因子复合而成,吸收300

400nm蓝光。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蓝光的显示屏保护膜及其生产工艺,通过上反射膜和下反射膜反射掉一部分自然光,抗蓝光膜吸收掉短波蓝光,对显示屏以及反射的光进行过滤,减少对眼球的危害,薄膜基材层、离型层连接、蓝光阻隔层和耐刮层之间通过抗蓝光的粘结剂黏贴,抗蓝光粘结剂通过研磨为粒径30纳米的防蓝光母粒与抗蓝光因子复合而成,吸收300

400nm蓝光,配合抗蓝光粘结剂,实现多层过滤蓝光,确保短波的蓝光被吸收。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基材层结构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离型层结构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蓝光阻隔层结构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耐刮层结构图。
[0029]图中:1、薄膜基材层;11、PE基层;12、TFT基层;13、上扩散片;14、下扩散片;2、离型层;21、氧化铁膜层;22、底膜层;3、蓝光阻隔层;31、上反射膜;32、下反射膜;33、抗蓝光膜;4、耐刮层;41、静电涂层;42、防刮抗油污层;43、静电自粘吸膜层;44、抗紫外线层;45、耐高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实施例一:
[0032]请参阅图1,一种防蓝光的显示屏保护膜,包括,
[0033]薄膜基材层1,薄膜基材层1的底面与离型层2连接,薄膜基材层1的顶面与蓝光阻隔层3相接;
[0034]蓝光阻隔层3,蓝光阻隔层3上黏贴有耐刮层4。
[0035]请参阅图2,薄膜基材层1包括PE基层11、TFT基层12、上扩散片13和下扩散片14,PE基层11通过粘合剂覆盖在TFT基层12上,PE基层11和TFT基层12的外侧分别与上扩散片13和下扩散片14固定,上扩散片13和下扩散片14上扩散片13和下扩散片14。
[0036]请参阅图3,离型层2包括氧化铁膜层21和底膜层22,氧化铁膜层21的一面通过粘合剂覆盖在底膜层22上,氧化铁膜层21的另一面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蓝光的显示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基材层(1),薄膜基材层(1)的底面与离型层(2)连接,薄膜基材层(1)的顶面与蓝光阻隔层(3)相接;蓝光阻隔层(3),蓝光阻隔层(3)上黏贴有耐刮层(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的显示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薄膜基材层(1)包括PE基层(11)、TFT基层(12)、上扩散片(13)和下扩散片(14),PE基层(11)通过粘合剂覆盖在TFT基层(12)上,PE基层(11)和TFT基层(12)的外侧分别与上扩散片(13)和下扩散片(14)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蓝光的显示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离型层(2)包括氧化铁膜层(21)和底膜层(22),氧化铁膜层(21)的一面通过粘合剂覆盖在底膜层(22)上,氧化铁膜层(21)的另一面与下扩散片(14)相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蓝光的显示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蓝光阻隔层(3)包括上反射膜(31)、下反射膜(32)和抗蓝光膜(33),上反射膜(31)和下反射膜(32)分别设置在抗蓝光膜(33)的两侧,下反射膜(32)的另一面与上扩散片(13)粘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蓝光的显示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耐刮层(4)包括抗静电涂层(41)、防刮抗油污层(42)、静电自粘吸膜层(43)、抗紫外线层(44)和耐高温层(45),防刮抗油污层(42)通过静电自粘吸膜层(43)与抗静电涂层(41)连接,抗静电涂层(41)、抗紫外线层(44)和耐高温层(45)从上至下依次叠加连接,耐高温层(45)与上反射膜(31)粘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蓝光的显示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抗蓝光膜(33)吸收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伟沈明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东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