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梁悬置系统以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354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横梁悬置系统,涉及车辆防撞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车辆前围的整体防撞性能不佳的问题。包括横梁总成、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横梁总成的相对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在车身的车架上;第二支架背向横梁总成的一侧设有横梁吸能块,横梁吸能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第二端设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朝向车身的车尾。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汽车包括车架和横梁悬置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改善横梁总成的入侵量,改善车辆的碰撞性能,降低横梁总成受到撞击时的危险性。撞击时的危险性。撞击时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梁悬置系统以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防撞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横梁悬置系统以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安全性是最基础的性能,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前围关键点侵入量是一个考核指标,现有的车辆防撞多着重于对保险杠的结构进行改进,而忽视了车辆内部机构的防撞,在保险杠防撞性能有限的情况下,车辆前围的整体防撞性能不佳,且在保险杠损毁后,车辆的安全性能大幅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梁悬置系统以及汽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车辆前围的整体防撞性能不佳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横梁悬置系统,包括:横梁总成、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横梁总成的相对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在车身的车架上;
[0006]所述第二支架背向所述横梁总成的一侧设有横梁吸能块,所述横梁吸能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朝向所述车身的车尾。
[0007]优选地,所述横梁吸能块包括连接部和导向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导向部和第二支架,所述导向斜面设置在所述导向部上。
[0008]优选地,所述横梁吸能块的厚度沿所述车身的车尾至所述车身的车头方向递增。
[0009]优选地,所述横梁吸能块的厚度沿所述第二支架至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递增。
[0010]优选地,所述悬置系统还包括第二吸能块,所述横梁总成上集成有减速箱,所述第二吸能块可拆卸安装在靠近所述减速箱的所述横梁总成上;
[0011]所述第二吸能块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横梁总成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朝所述车身的车尾延伸,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厚度沿车尾至车身的方向递增,所述第二导向部的侧壁设有第二吸能凹槽。
[0012]优选地,所述车身上设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两块缓冲板,两个所述缓冲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缓冲板均可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的侧壁面接触。
[0013]优选地,所述悬置系统还包括第三吸能块,所述横梁总成上还集成有电机,所述第三吸能块可拆卸安装在靠近所述电机的所述横梁总成上;
[0014]所述第三吸能块包括第三连接部、第三吸能部和第三导向部,第三吸能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横梁总成和第三吸能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导向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吸能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导向部朝所述车身的车尾延伸;所述第三导向部的厚度沿车尾至车身的方向递增,所述第三吸能部的侧壁设有第三吸能凹槽。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三吸能部第二端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导向部最厚处的截面面
积。
[0016]优选地,所述车身上设有第三缓冲件,所述第三缓冲件可与所述第三导向部第二端的端面面接触。
[0017]一种汽车,包括车架和所述横梁悬置系统,所述横梁悬置系统设置在所述车架上。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横梁吸能块具有导向斜面,在横梁总成逐渐向车身中部运动的过程中,导向斜面将逐布与车身内壁凸起处接触,碰撞产生的动能将从导向斜面传递至车身,且随着横梁总成向车身中部运动的递进,导向斜面与车身接触的面积将逐渐增大,碰撞产生的动能更快速地向车身传递,且由于导向斜面是倾斜的,能量在传递过程中将被分解,进而降低车身与横梁总成之间的相对位移,减少碰撞时横梁总成向车身前围的进行侵入量,改善车辆的碰撞性能,降低了横梁总成受到撞击时对车辆座舱的危险性;
[0020]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汽车具有的横梁总成,在受到撞击时的前围入侵量小,车辆座舱的危险性小,车辆整体的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横梁吸能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二吸能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二吸能块与第二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三吸能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三吸能块与第三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记:1

车架,2

横梁总成,3

第一支架,4

第二支架,401

横梁吸能块,402

第一吸能凹槽,5

第二吸能块,501

第二连接部,502

第二导向部,503

第二吸能凹槽,6

第二缓冲件,7

第三吸能块,701

第三连接部,702

第三导向部,703

第三吸能部,704

第三吸能凹槽,8

第三缓冲件,91

电机,92

减速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这不应当被理解为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特定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和理解: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图6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横梁吸能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吸能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吸能块与第二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三吸能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三吸能块与第三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横梁悬置系统,包括横梁总成2、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横梁总成2上集成有电机91和减速箱92,且电机91和减速箱92位于横梁总成2的下部,横梁总成2的相对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固定在车身的车架1上,具体的,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1的纵梁上。
[0033]当车辆的车头部位受到撞击,保险杠损坏后,车辆前围向车身中部压缩,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固定在车身纵梁上的螺栓发生断裂,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与车身之间的连接不再紧密,横梁总成2将在外力的作用下,向车身中部运动,由于横梁总成2集成了电机91和减速箱92,受到挤压时危险性极大,由此,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横梁悬置系统,以解决该技术问题。
[0034]本实施例的一种横梁悬置系统的特殊之处在于:第二支架4背向横梁总成2的一侧设有横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梁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总成、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横梁总成的相对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在车身的车架上;所述第二支架背向所述横梁总成的一侧设有横梁吸能块,所述横梁吸能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朝向所述车身的车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吸能块包括连接部和导向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导向部和第二支架,所述导向斜面设置在所述导向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梁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吸能块的厚度沿所述车身的车尾至所述车身的车头方向递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梁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吸能块的厚度沿所述第二支架至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递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系统还包括第二吸能块,所述横梁总成上集成有减速箱,所述第二吸能块可拆卸安装在靠近所述减速箱的所述横梁总成上;所述第二吸能块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横梁总成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朝所述车身的车尾延伸,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厚度沿车尾至车身的方向递增,所述第二导向部的侧壁设有第二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丰刘志同陈宇潘国强孙坤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