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热汽车底盘衬套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353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热汽车底盘衬套的制备方法,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准备生产原料;通过混合装置将生产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通过密炼机进行混炼,得到混炼胶;将混炼胶进行过滤,得到橡胶;将橡胶进行开炼得到成型橡胶;将成型橡胶进行硫化处理,冷却后得到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生产原料中的天然橡胶替换成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包括丁苯橡胶和天然橡胶,通过置换天然橡胶,可以增加原料自身的耐热性,另一方面,通过混合装置,可以提高生产原料的搅拌效率和加工效率,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同时方便操控和使用。同时方便操控和使用。同时方便操控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热汽车底盘衬套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耐热汽车底盘衬套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底盘衬套是连接汽车底盘和车身的减震橡胶衬套,是保证整车舒适性的一个重要部件,随着家用汽车的广泛使用,厂家和消费者对汽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动机是汽车的一个核心部件,也是汽车震动的主要震源之一,汽车发动机通过发动机悬置架在副车架上,副车架通过减震橡胶衬套连接在车身上,达到减震隔噪的效果。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耐热的汽车底盘衬套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8276618A),该底盘衬套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顺丁橡胶10

40份、天然橡胶80

120份、白炭黑2

15份、对苯二胺衍生物1

13份、硫磺0.5

6份、酮

胺反应生成物0.5

5份、氧化锌2

12份、硬脂酸0.1

5份、防老剂0.1

4份、石蜡油1

10份、防护蜡1

10份、二硫化二苯并噻唑0.1

5份。按照重量份称取原料置入密炼机进行混炼,过滤获得橡胶,然后对其进行检测;将检测合格的橡胶开炼成型、硫化处理、冷却后即得底盘衬套。
[0004]现有的汽车底盘衬套因为耐热性不够,使用一段时间后,橡胶材料容易老化硬化,产品的整体性能下降,导致汽车底盘衬套失效,并且现有底盘衬套在加工时,各原料的混合效率较差,并且自动化程度较低,导致加工的效率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汽车底盘衬套因为耐热性不够,使用一段时间后,橡胶材料容易老化硬化,产品的整体性能下降,导致汽车底盘衬套失效,并且现有底盘衬套在加工时,各原料的混合效率较差,并且自动化程度较低,导致加工的效率较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热汽车底盘衬套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耐热汽车底盘衬套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准备生产原料;
[0009]步骤二:将生产原料通过混合装置中的送料器输送至混合内箱中,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构件,带动混合内箱与搅拌架进行高速旋转,将生产原料混合得到混合料,随后打开设备密封架,将混合料从混合装置中取出,再将混合料加入密炼机,进行混炼,得到混炼胶;
[0010]步骤三:将混炼胶过滤,得到橡胶,随后将橡胶输送至开炼机中进行开炼成型,得到成型橡胶;
[0011]步骤四:将成型橡胶进行硫化处理,随后冷却得到成品。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一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生产原料:顺丁橡胶30

55份、合成橡胶110

125份、白炭黑12

17份、对苯二胺衍生物10

15份、硫磺7

8.2份、酮

胺反应生成物3.8

6.4份、氧化锌11.5

13.3份、硬脂酸4.2

5.4份、防老剂3.8

4.4份、石蜡油7

12份、防护蜡8.8

11.3份和二硫化二苯并噻唑4.2

5.2份。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合成橡胶包括丁苯橡胶和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和天然橡胶的比例为1.15

1.2:1。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三中开炼机工作时的温度为90

115℃。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四中硫化处理工序的工作环境为:压力17.5

18.5MPa,温度160

175℃,且硫化处理工序的时长为450

510min。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三中,橡胶开炼前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5000N以内的材料拉伸、压缩、弯曲、剥离和刺破。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成品的扯断强度不小于17MPa。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成品的伸长率不小于450%。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该混合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侧的两端安装有固定架,且基座上侧靠近两组固定架的一侧均安装有支撑架,两组所述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基座上侧靠近固定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架,且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设置在固定箱下侧的两组设备密封架,所述加固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送料器,两组所述支撑架的侧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固定箱内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混合内箱,两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两组混合内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构件,且固定箱内部靠近驱动构件的两侧均安装有搅拌架,两组所述搅拌架分别与驱动构件的两侧传动连接。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且固定箱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料口,两组混合内箱分布在出料口的两侧,所述混合内箱的侧面开设有开口,开口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自密封板,转轴的两端均套设有螺旋弹簧,两组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自密封板和开口的侧壁固定连接;
[0021]所述进料口和自密封板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0022]所述进料口的尺寸为D1,所述自密封板的尺寸为D2,D1≥D2。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上表面靠近出料口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盛料管,盛料管顶部的开口设置为倒梯形,用于盛接混合料。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料器包括与加固架固定连接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管,所述滑动管的底端延伸至加固架的内部,且滑动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组装架,所述组装架的顶端延伸至加固架的上侧,且组装架的两端与加固架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管的两侧均设置有斜边,斜边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

50
°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构件包括与固定箱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固定箱的内部且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搅拌架均包括与固定箱固定连接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侧面的中心部位延伸至固定框的一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两组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与第一锥齿轮的两侧啮合连接,两组所述
转动板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分隔辊,若干个所述分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热汽车底盘衬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生产原料;步骤二:将生产原料通过混合装置中的送料器(7)输送至混合内箱(10)中,启动第一驱动电机(5)和驱动构件(8),带动混合内箱(10)与搅拌架(9)进行高速旋转,将生产原料混合得到混合料,随后打开设备密封架(12),将混合料从混合装置中取出,再将混合料加入密炼机,进行混炼,得到混炼胶;步骤三:将混炼胶过滤,得到橡胶,随后将橡胶输送至开炼机中进行开炼成型,得到成型橡胶;步骤四:将成型橡胶进行硫化处理,随后冷却得到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汽车底盘衬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生产原料:顺丁橡胶30

55份、合成橡胶110

125份、白炭黑12

17份、对苯二胺衍生物10

15份、硫磺7

8.2份、酮

胺反应生成物3.8

6.4份、氧化锌11.5

13.3份、硬脂酸4.2

5.4份、防老剂3.8

4.4份、石蜡油7

12份、防护蜡8.8

11.3份和二硫化二苯并噻唑4.2

5.2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热汽车底盘衬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橡胶包括丁苯橡胶和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和天然橡胶的比例为1.15

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汽车底盘衬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勇王龙玉孙功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