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卫国专利>正文

无触点电喇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53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触点电喇叭,包含有喇叭体,其特点是喇叭体中动衔铁上开有通孔,喇叭体固定有光电转换单元,且光电转换单元中光电管与通孔的端口相对;光电转换单元的输出接由三极管构成的驱动单元输入,喇叭体中的线圈则与驱动单元相接,并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成本较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触点电喇叭,涉及用电操作的由膜或类似元件振动而发声的器械。中国专利92222112.X号公告了一种《新型无触点交直流两用高效电喇叭》,由电源、音频发生器、控制电路以及在膜片上带有音域扩展槽的电磁式喇叭组成。在电源电路上实现了交直流两用;在音频产生上采用了双时基集成片NE556构成的双音频产生电路;在控制电路上采用单、双喇叭发音可控制的电路;在喇叭的膜片结构上带有音域扩展槽。该电喇叭声级可变,且交直流两用。然而由于采用音频发生器,需用双时基集成块来构成双音频产生电路,电路结构比较复杂。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触点电喇叭,它采用光电控制无需复杂的音频发生器。根据上述目的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该无触点电喇叭包含有喇叭体,其特点是喇叭体中动衔铁上开有通孔,喇叭体内固定有光电转换单元,且光电转换单元中光电管与通孔的端口相对;光电转换单元的输出接含有三极管的驱动单元输入,喇叭体中的线圈则与驱动单元相接,并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当电路接通时,光电转换单元所发出的光未穿过动衔铁上的通孔,则光电转换单元有输出信号,驱动单元得到该信号后驱动线圈使得线圈吸动动衔铁,动衔铁被吸动一定距离后,光路阻塞,光电转换单元无输出,线圈断电,动衔铁被释放,如此反复使喇叭发声。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无触点电喇叭喇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4为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无触点电喇叭的三种电路结构原理图。无触点电喇叭主要由喇叭体和电子线路两部分组成。喇叭体的结构参见图1,喇叭体的外壳(4)上固定有振动膜片(2),振动膜片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回音板(1)和动衔铁(6),定衔铁(8)固定在外壳(4)上动衔铁下方的位置,线圈(7)则环绕动、定衔铁布置,在动衔铁上还开有通孔(5),光电转换单元固定在外壳上,并且其中的光电管(3)与通孔的端口相对。因此当动衔铁上下移动时,光路就会发生通断,从而使光电转换单元输出信号。光电转换单元参见图2。本无触点电喇叭,电路结构主要由光电转换单元和驱动单元构成。光电转换单元包含有一对光电管,其中D1为发光二极管,BG1为光电管。电阻R1与发光二极管D1串接后接电源。光电管BG1与电阻R2串接后接电源,BG1与电阻R2的接点为输出端接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含有三极管BG3,其中BG3的集电极经喇叭线圈RL后接电源正极,发射极接电源负极(地)。基极可以直接接光电转换单元输出端,但这样对BG3要求较高;也可以经过一放大单元后接光电转换单元输出端。在本实施例中,光电转换单元与驱动单元之间接有由三极管BG2构成的放大单元。三极管D3串接在电源供电回路中,以防止电源极性反接时对电路的损坏。在光电转换单元和驱动单元之间,最好再接一稳压滤波单元,以防止电源电压波动造成发光单元工作电流的不稳定,同时滤去高次谐波,以免光电管误动作。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无触点电喇叭另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参见图3。该实施例中,光电管直接采用集成块IC,集成块的型号为ULN3330,其输出端接驱动单元的输入,即三极管BG的基极。图4中,接在光电转换单元和驱动单元之间的放大单元由复合管构成,这样具有较大的放大倍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成本较低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触点电喇叭,包含有喇叭体,其特征是喇叭体中动衔铁上开有通孔,喇叭体内固定有光电转换单元,且光电转换单元中光电管与通孔的端口相对;喇叭体中的线圈与驱动单元相接,并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触点电喇叭,包含有喇叭体,其特征是喇叭体中动衔铁上开有通孔,喇叭体内固定有光电转换单元,且光电转换单元中光电管与通孔的端口相对;喇叭体中的线圈与驱动单元相接,并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触点电喇叭,其特征是在光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张卫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