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种植方法、系统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321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种植方法、系统及装置,涉及智能种植技术,特别涉及智能种植方法、系统及设备,其中所述智能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植株信息;将所述植株信息输入植物生长模型;所述植株生长模型根据所述植株信息输出对应的自动种植方案;若达到停止自动种植的条件,则停止自动种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集植株的信息,结合植株生长状况和生存环境,输出对应的自动种植方案,使植株能够在脱离人工的前提下也能具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的植株定制不同的自动种植方案,减少水资源和肥料的浪费,同时能够保证使用最有效而最低成本的自动种植方案为不同的植株灌溉,保障了植株的健康状态。保障了植株的健康状态。保障了植株的健康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种植方法、系统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种植技术,特别涉及智能种植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越来越注重绿化环境的建设,因此,智能种植成为了园艺行业必不可少的技术。
[0003]现有的智能灌溉方式一般是采用定时自动浇灌,需要预先设定灌溉开始的时间和灌溉时长,当到了预设的时间,自动打开控制阀,进行固定时长的灌溉。但传统的智能灌溉方式无法根据不同种类的植物特性,智能调整针对植物特性的灌溉方式和灌溉时长,也无法针对不同的植物调整具有针对性的施肥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当前智能灌溉方式中存在的无法智能针对植物特性而调整灌溉方式和灌溉时长的技术问题,故提出以下申请内容:
[0005]智能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采集植株信息;
[0007]将所述植株信息输入植物生长模型;
[0008]所述植株生长模型根据所述植株信息输出对应的自动种植方案;
[0009]若达到停止自动种植的条件,则停止自动种植。
[0010]进一步的,采集植株信息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1]根据植株所在区域为植物分区、编号;
[0012]实时采集植株信息,所述植株信息包括:植株种类、植株生长状况和植株生长环境数据。
[0013]进一步的,所述植物生长模型的形成包括以下步骤:
[0014]输入现有植株数据,包括:植株种类、植株生长状况、植株生长环境、植株浇水量和施肥量;
[0015]根据现有植株信息设定常规种植方案;
[0016]根据植株种类植株生长状况和植株生长环境,输出植株浇水量和施肥量。
[0017]进一步的,所述植株生长模型根据所述植株信息输出对应的自动种植方案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8]输入实时植株信息;
[0019]根据实时植株信息,匹配所述植物生长模型中的常规种植方案。
[0020]智能种植系统,执行前述的智能种植方法,包括:
[0021]数据识别模块:采集植株信息,并根据采集到的信息,识别植株种类、植株生长状况和植株生长环境;
[0022]云端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植株信息输出对应的自动种植指令;
[0023]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所述云端处理模块输出的自动种植指令,并执行所述自动种植指令;
[0024]移动终端:包括识别模块、查看模块、种植模式选择模块、手动控制模块;
[0025]识别模块:拍照识别植株信息;
[0026]查看模块:查看植株信息和自动种植历史记录;
[0027]种植模式选择模块:开启或关闭自动种植模式;
[0028]手动控制模块:手动控制相关设备进行灌溉。
[0029]进一步的,所述云端处理模块根据识别到的植株种类、植株生长状况和植株生长环境输出对应的自动种植指令。
[0030]进一步的,所述自动种植指令包括:灌溉的水量、施肥量和灌溉的时间点、频次。
[0031]进一步的,所述识别模块通过拍照将植株图像上传至所述云端处理模块。
[0032]进一步的,所述云端处理模块还包括存储植株信息和灌溉历史记录。
[0033]智能种植设备,包括储料塔,执行前述的智能种植方法,其中:
[0034]所述储料塔包括第一存储区、第二存储区和运输管,所述第一存储区储存水,所述第二存储区储存肥料,所述运输管根据所述植株生长模型输出的自动种植方案运输水和/或肥料。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种植方法、系统及设备,通过采集植株的信息,结合植株生长状况和生存环境,输出对应的自动种植方案,使植株能够在脱离人工的前提下也能具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的植株定制不同的自动种植方案,减少水资源和肥料的浪费,同时能够保证使用最有效而最低成本的自动种植方案为不同的植株灌溉,保障了植株的健康状态。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种植方法步骤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1具体步骤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2中植物生长模型构成步骤图;
[0039]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2具体步骤图;
[0040]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种植系统结构示意图;
[0041]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植株具体浇水量数据表格;
[0042]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植株具体施肥量数据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4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45]智能种植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46]步骤S1、采集植株信息;
[0047]在本申请中,通过图像采集、图像分析的方式捕获植物的特征,进而识别植物的种类,还通过图像采集、图像分析的方式识别植物的生长特征,判断植物是否营养不良或者是否有害虫等,此外,还通过传感器采集植株周边环境,在本申请中,优选地使用温度传感器采集植物周围的温度,以此判断植物是否需要浇水,使用空气湿度传感器采集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以此判断植物生存环境中的湿度是否适宜,使用泥土湿度传感器采集泥土中的湿度,使用光照强度传感器采集植物生存环境中光照强度,上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经过综合处理输入到所述植物生长模型中。
[0048]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步骤S1采集植株信息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0049]步骤S110、根据植株所在区域为植物分区、编号;
[0050]为方便管理,将所有的植株按区域编号,例如:按照种植区域分为a区、b区、c区、d区等,所述a区按照地理位置顺序为植株编号,如编号为1、2、3、4等,在采集植株信息时,采集装置同时采集植株的分区和编号。
[0051]步骤S120、实时采集植株信息,所述植株信息包括:植株种类、植株生长状况和植株生长环境数据。
[0052]在植株浇灌过程中,实时采集植株的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植株种类、植株生长状况和植株生长环境数据,采集植株种类是为了能够具有针对性地为植株灌溉合适的水和肥料,采集植株生长状况包括植株的高度、冠幅、杆径等,综合植株的生长状况匹配不同的种植方案,如植株高度与常规植株相比偏低,则判断植株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其他植株特征也是一样的判断原则,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0053]步骤S2、将所述植株信息输入植物生长模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植株信息;将所述植株信息输入植物生长模型;所述植株生长模型根据所述植株信息输出对应的自动种植方案;若达到停止自动种植的条件,则停止自动种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植株信息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植株所在区域为植物分区、编号;实时采集植株信息,所述植株信息包括:植株种类、植株生长状况和植株生长环境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长模型的形成包括以下步骤:输入现有植株数据,包括:植株种类、植株生长状况、植株生长环境、植株浇水量和施肥量;根据现有植株信息设定常规种植方案;根据植株种类植株生长状况和植株生长环境,输出植株浇水量和施肥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株生长模型根据所述植株信息输出对应的自动种植方案还包括以下步骤:输入实时植株信息;根据实时植株信息,匹配所述植物生长模型中的常规种植方案。5.智能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种植方法,包括:数据识别模块:采集植株信息,并根据采集到的信息,识别植株种类、植株生长状况和植株生长环境;云端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植株信息输出对应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黎小辉罗益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朗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