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气系统混合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位于中间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扇形混合器本体,安装架靠近扇形混合器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流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扇形混合器本体替代方形混合器,通过进气管进入外壳中的气体,首先通过导流组件,然后经过均分组件,从而使得流通至扇形混合器本体处的气体均匀的通过扇形混合器本体上的每个扇形叶,扇形叶的存在使得气体流经扇形混合器本体后,气体呈倾斜的角度流出,从而与扇形混合器本体另一端的气流出现错位冲击,避免直面冲击造成流通速度极大地降低,从而提高气体流通速度,提高该扇形混合器本体的使用价值。合器本体的使用价值。合器本体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气系统混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器
,尤其涉及一种排气系统混合器。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排气系统通过多种排气部件对由发动机产生的排出气体进行处理以减少排放物并控制噪音,通常混合器设置在SCR催化器的上游并对发动机排出废气和尿素转化产物进行混合处理以生成无污染的氮气和水蒸气排出,进而来降低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
[0003]现有的排气系统混合器在使用过程中,混合器内部的构造是方形的,气体通过方形的混合器时,因气体没有经过均分导致各个空间点上的压力均不同,气体之间的阻力较大,使得位于混合器两端的气体在流通的过程中,水平方向上产生冲击,导致气体的整体流速降低,降低该排气系统的排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的排气系统混合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排气系统混合器。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排气系统混合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位于中间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扇形混合器本体,安装架靠近扇形混合器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流架,所述外壳的一侧外壁开有进气孔,且进气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外壁开有排气孔,且排气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
[0006]优选地,进气管的内部设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锥形导流杆,且锥形导流杆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固定连接于进气管的内壁。
[0007]优选地,所述锥形导流杆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流叶,且每个导流叶的外壁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菱形导流柱,每个菱形导流柱的外壁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流片,菱形导流柱的外壁等距离开有导流孔。
[0008]优选地,所述外壳靠近扇形混合器本体的底部内壁等距离设有均分组件,且外壳靠近排气管的内壁等距离设有初步净化组件。
[0009]优选地,所述均分组件包括均分柱,且均分柱面向进气管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聚气板,两个聚气板呈外八字排列,均分柱的外壁等距离开有均分孔,均分柱面向扇形混合器本体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均分叶。
[0010]优选地,所述初步净化组件包括连接轴,且连接轴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锥形头,位于上下端的锥形头均与外壳的内壁相接触。
[0011]优选地,所述连接轴靠近顶端和靠近底端的外壁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位于上下端相对应的固定杆的相对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翻转叶,每个翻转叶的两侧外壁均等距离设有颗粒吸附剂。
[0012]优选地,所述外壳位于锥形头外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筒,且限位筒的内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内架,内架环形分布于锥形头的外侧,每个内架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连接
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球,限位球与锥形头相接触。
[0013]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扇形混合器本体替代方形混合器,通过进气管进入外壳中的气体,首先通过导流组件,然后经过均分组件,从而使得流通至扇形混合器本体处的气体均匀的通过扇形混合器本体上的每个扇形叶,扇形叶的存在使得气体流经扇形混合器本体后,气体呈倾斜的角度流出,从而与扇形混合器本体另一端的气流出现错位冲击,避免直面冲击造成流通速度极大地降低,从而提高气体流通速度,提高该扇形混合器本体的使用价值。
[0015]2、通过设置有导流组件,气体通过进气管时,导流组件上的锥形导流杆将气体分散至各个导流叶处,然后在通过各个导流叶上的菱形导流柱、导流片和导流孔对气体进一步的分割导向,菱形导流柱的面较多,其上的导流片可以实现多个面上的导向和分割,使得进入外壳中的气体发散式流通,避免堆积造成冲击影响流通速度。
[0016]3、通过设置有均分组件,气体通过导流组件发散式进入外壳中后,聚气板将气体聚集在均分柱处,通过均分柱上等距离分布的均分孔将气体均匀的传输至均分柱的另一端,均分叶继而将气体均匀的从各个角度上传输至扇形混合器本体处扇形混合器本体的中间部分为实体,配合均分组件将气体均分至外围的空间上,使得气体可以均匀的分流至扇形混合器本体的各个扇叶处。
[0017]4、通过设置有初步净化组件,该排气系统混合器在进行气体的排放时,气体中可能混合有对环境污染的成分,气体流通至连接轴处,对连接轴造成冲击,使得锥形头在上下端出现旋转,从而带动每个翻转叶上的颗粒吸附剂对有害成分进行吸收,提高每个翻转叶上的颗粒吸附剂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该设备环保性能,同时,旋转中的翻转叶对流通的气体起到一个带动的作用,净化的同时,加速气体流通,进一步提高该设备的使用价值。
[0018]5、通过设置有限位筒、内架、旋转轴和限位球,锥形头在气流的冲击下出现旋转,限位筒内部的限位球与锥形头相接触,随着发生旋转,环形分布的限位球对锥形头进行限位,接触点为弧面,降低锥形头收到的摩擦阻力,限位的同时确保锥形头可以实现旋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排气系统混合器的示意图;
[0020]图2为现有技术的排气系统混合器的水平横截面速度(标量)分布云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排气系统混合器的水平横截面(标量)分布云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排气系统混合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排气系统混合器中导流组件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排气系统混合器中均分组件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排气系统混合器中初步净化组件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排气系统混合器中限位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外壳;2、进气管;3、聚气板;4、扇形混合器本体;5、翻转叶;6、排气管;7、固定杆;8、限位筒;9、安装架;10、限流架;11、锥形导流杆;12、安装杆;13、导流叶;14、菱形导流柱;15、导流片;16、导流孔;17、均分孔;18、均分叶;19、均分柱;20、连接轴;21、颗粒吸附剂;22、锥形头;23、内架;24、旋转轴;25、限位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排气系统混合器,包括外壳1,外壳1位于中间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架9,且安装架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扇形混合器本体4,安装架9靠近扇形混合器本体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流架10,外壳1的一侧外壁开有进气孔,且进气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外壳1的另一侧外壁开有排气孔,且排气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6。
[0031]本实施例通过扇形混合器本体4替代方形混合器,通过进气管2进入外壳1中的气体,经过扇形混合器本体4后进入安装架9的另一侧。
[0032]如图2、图3所示,排气系统混合器在采用扇形混合器本体4替代方形混合器后,混合器内气体的流速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排气系统混合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位于中间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架(9),且安装架(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扇形混合器本体(4),安装架(9)靠近扇形混合器本体(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流架(10),所述外壳(1)的一侧外壁开有进气孔,且进气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所述外壳(1)的另一侧外壁开有排气孔,且排气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统混合器,其特征在于,进气管(2)的内部设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锥形导流杆(11),且锥形导流杆(11)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2),安装杆(12)固定连接于进气管(2)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系统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导流杆(11)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流叶(13),且每个导流叶(13)的外壁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菱形导流柱(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系统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菱形导流柱(14)的外壁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流片(15),菱形导流柱(14)的外壁等距离开有导流孔(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统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靠近扇形混合器本体(4)的底部内壁等距离设有均分组件,且外壳(1)靠近排气管(6)的内壁等距离设有初步净化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系统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练,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佛吉亚排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