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物联代理的台区用户停电感知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288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物联代理的台区用户停电感知方法和系统,包括:对台区内用户的智能电表的电压值进行分批轮询召测;利用台区内各用户的智能电表的召测反馈,对台区内各用户是否发生停电事件进行研判;其中,当台区内存在用户发生停电事件时,在所述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均恢复供电的时刻,对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的智能电表记录的停上电时刻进行召测并计算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的停电时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对台区内用户停上电事件感知以及停电时长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提高了台区的供电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物联代理的台区用户停电感知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运维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物联代理的用户台区停电感知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建设,配变台区的停电事件可以通过智能电表自动记录、保存,且部分智能电表具备停电上报至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的功能。
[0003]智能物联代理即是台区智能融合终端、能源控制器、物联电表等系列边缘侧设备。通常可以利用智能物联代理开展对台区内停电事件的研究,实现停电事件的快速感知,提高停电时间统计的准确性。
[0004]目前利用智能物联代理开展对台区内停电事件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现有通信条件下,当多户停电事件发生时,多台智能电表同时上报停电信息会造成通信阻塞,对停电事件感知带来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停电后智能电表停电上报对通信及设备储能要求较高,单台或者少量用户停电,拒报或者检测不到上报信息的可能性较大,造成感知延时,停电时长统计不准确。
[0005]因此,利用智能物联代理的对台区内停电事件进行感知的技术还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物联代理的台区用户停电感知方法,包括:
[0007]对台区内用户的智能电表的电压值进行分批轮询召测;
[0008]利用台区内各用户的智能电表的召测反馈,对台区内各用户是否发生停电事件进行研判;
[0009]其中,当台区内存在用户发生停电事件时,在所述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均恢复供电的时刻,对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的智能电表记录的停上电时刻进行召测并计算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的停电时长。
[0010]优选的,所述对台区内用户的智能电表的电压值进行分批轮询召测,包括:
[0011]基于分批原则,对台区内用户的智能电表进行分批;
[0012]轮流对各批智能电表的电压值进行召测。
[0013]进一步的,所述分批原则同时包括以下几项:
[0014]各批智能电表中包含的智能电表总数不超过在通信不堵塞的条件下能同时允许传输信息的最大智能电表数;
[0015]各批智能电表由连接输电线各相线的智能电表组成,且连接输电线各相线的智能电表的总数之间相差不超过预设数量;
[0016]各批智能电表中连接输电线同一相线的智能电表之间的输电线长度不超过预设长度。
[0017]进一步的,所述利用台区内各用户的智能电表的召测反馈,对台区内各用户是否发生停电事件进行研判,包括:
[0018]若召测指令发出后的预设时段内未收到用户的智能电表的召测反馈,则认定该用户的智能电表召测异常;否则,认定该用户的智能电表召测无异常;
[0019]若用户的智能电表召测异常与台区停电或用户的智能电表连接输电线的相线断电同时发生,或用户的智能电表召测反馈的电压值低于用户掉电电压值与用户的智能电表的上一次召测反馈的电压值不低于用户掉电电压值同时发生,则该用户发生停电事件;否则,该用户未发生停电事件。
[0020]进一步的,所述台区停电的判定过程,包括:
[0021]若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停电且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停电前后配变出线电流骤降比例超过预设百分比,则台区停电;否则,台区未停电。
[0022]进一步的,所述用户的智能电表连接输电线的相线断电的判定过程,包括:
[0023]若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未停电且所述相线在台区智能融合终端配变出线开关开闸后经过了第一时长的时刻的电流有效值相比于开闸前的电流有效值骤降比例超过预设百分比,或者所述相线在所述用户的智能电表被认定为召测异常的时刻的电流有效值相比于由所述被认定为召测异常的时刻开始回溯第二时长的时刻的电流有效值骤降比例超过预设百分比,则所述相线断电,否则,所述相线未断电。
[0024]优选的,所述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均恢复供电的时刻为所述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的智能电表最近一次召测反馈的电压值均高于用户上电电压值的时刻;
[0025]所述智能电表记录的停上电时刻分别为智能电表检测到自身连接输电线的相线的电压低于用户掉电电压值和高于用户上电电压值的时刻。
[0026]优选的,所述对台区内各用户是否发生停电事件进行研判之后,包括:
[0027]向主站反馈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以及智能电表召测异常的用户。
[0028]优选的,所述计算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的停电时长之后,还包括:
[0029]向主站反馈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的停电时长,以及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均恢复供电的信息。
[0030]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物联代理的台区用户停电感知系统,包括:
[0031]分批轮询召测模块,用于对台区内用户的智能电表的电压值进行分批轮询召测;
[0032]研判模块,用于利用台区内各用户的智能电表的召测反馈,对台区内各用户是否发生停电事件进行研判;
[0033]计算模块,用于当台区内存在用户发生停电事件时,在所述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均恢复供电的时刻,对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的智能电表记录的停上电时刻进行召测并计算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的停电时长。
[0034]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物联代理的台区用户停电感知方法和系统,包括:对台区内用户的智能电表的电压值进行分批轮询召测;利用台区内各用户的智能电表的召测反馈,对台区内各用户是否发生停电事件进行研判;其中,当台区内存在用户发生停电事件时,在所述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均恢复供电的时刻,对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的智能电表记
录的停上电时刻进行召测并计算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的停电时长。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台区内智能电表的采集信息进行分批轮询召测,在原有通讯方式下避免了通讯阻塞导致的停电事件感知延后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对台区内用户停电的感知速度,同时通过停电时长与停电感知分离的方式,更准确的计算了用户停电时长,从而准确计算供电可靠率。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物联代理的台区用户停电感知方法流程图;
[003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台区用户停电感知方法具体操作流程图;
[0038]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物联代理的台区用户停电感知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4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实施例1:
[0042]为解决停电事件感知延后和停电时长统计不准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智能物联代理的台区用户停电感知方法,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物联代理的台区用户停电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台区内用户的智能电表的电压值进行分批轮询召测;利用台区内各用户的智能电表的召测反馈,对台区内各用户是否发生停电事件进行研判;其中,当台区内存在用户发生停电事件时,在所述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均恢复供电的时刻,对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的智能电表记录的停上电时刻进行召测并计算发生停电事件的用户的停电时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台区内用户的智能电表的电压值进行分批轮询召测,包括:基于分批原则,对台区内用户的智能电表进行分批;轮流对各批智能电表的电压值进行召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批原则同时包括以下几项:各批智能电表中包含的智能电表总数不超过在通信不堵塞的条件下能同时允许传输信息的最大智能电表数;各批智能电表由连接输电线各相线的智能电表组成,且连接输电线各相线的智能电表的总数之间相差不超过预设数量;各批智能电表中连接输电线同一相线的智能电表之间的输电线长度不超过预设长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台区内各用户的智能电表的召测反馈,对台区内各用户是否发生停电事件进行研判,包括:若召测指令发出后的预设时段内未收到用户的智能电表的召测反馈,则认定该用户的智能电表召测异常;否则,认定该用户的智能电表召测无异常;若用户的智能电表召测异常与台区停电或用户的智能电表连接输电线的相线断电同时发生,或用户的智能电表召测反馈的电压值低于用户掉电电压值与用户的智能电表的上一次召测反馈的电压值不低于用户掉电电压值同时发生,则该用户发生停电事件;否则,该用户未发生停电事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区停电的判定过程,包括:若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停电且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停电前后配变出线电流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帅涛王鹏郭屾张冀川林佳颖张明宇张治明孙浩洋谭传玉秦四军张永芳姚治国吕琦周路遥王刘旺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