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条板吊顶的反吊式施工方法及反吊式施工吊台技术

技术编号:304245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条板吊顶的反吊式施工方法及反吊式施工吊台,所述施工吊台包括四个竖向支撑梁和四个横向支撑梁,四个所述竖向支撑梁之间竖直平行设置,四个所述横向支撑梁之间横向平行设置,相邻的所述竖向支撑梁与横向支撑梁之间通过管夹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管夹内开设有与竖向支撑梁相匹配的竖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转动左栏板和右栏板,使得卡块挤压限位板,使得限位板通过压板压缩复位弹簧并使得限位板缩入弹簧槽内,直至卡块进入两个限位板之间时,限位板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再次伸出弹簧槽并与卡块的侧壁相抵,使得左栏板和右栏板关合在一起,进而为工作者在跳板上工作时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条板吊顶的反吊式施工方法及反吊式施工吊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铝条板吊顶的反吊式施工方法及反吊式施工吊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铁路客站站房建设水平。新时期的铁路客站建设具有标准高、适度超前的特点,站房建筑外型壮观、气势磅礴,内部空间宽敞宏大,结构耐久,尤其在集散大厅顶棚装饰中大量使用铝板吊顶(包括铝条板本体、铝单板等)。传统的大空间吊顶通常采用落地脚手架或钢吊台为施工人员提供操作吊台,施工人员在吊顶下方操作,进行吊顶龙骨和及面板体系的施工。
[0003]由于现有的施工方式由于施工吊台周边没有设置防护措施,工作人员在跳板工作时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铝条板吊顶的反吊式施工方法及反吊式施工吊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施工方式由于施工吊台周边没有设置防护措施,工作人员在跳板工作时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的缺陷,从而提出一种铝条板吊顶的反吊式施工方法及反吊式施工吊台。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铝条板吊顶的反吊式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一:搭建反吊式施工吊台,铝条板本体的安装方位为建筑的横向,按照建筑相邻吊顶转换梁的间距设定好吊台廊道的宽度,并利用架子管成批制作好吊架的横向载重梁、竖向支撑梁和横向支撑梁。
[0009]步骤二:沿着建筑顶部空间的纵向安装每列吊台廊道的吊架,所述吊架均匀间隔的固定在相邻的两根吊顶转换梁上;
[0010]步骤三:待所有吊架安装完毕,即在吊架上铺设跳板,以方便操作和行走;
[0011]步骤四:安装铝条板本体吊顶,直到全面积铺设完毕。
[0012]一种反吊式施工吊台,所述施工吊台包括四个竖向支撑梁和四个横向支撑梁,四个所述竖向支撑梁之间竖直平行设置,四个所述横向支撑梁之间横向平行设置,相邻的所述竖向支撑梁与横向支撑梁之间通过管夹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管夹内开设有与竖向支撑梁相匹配的竖孔,两个所述横向支撑梁上设置有多个跳板,两个所述管夹的下端面设置有吊顶转换梁。
[0013]优选的,所述管夹内开设有与横向支撑梁相匹配的横孔,所述竖孔所述管夹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栓,两个所述固定螺栓均贯穿管夹的侧壁并分别抵在横向支撑梁和竖向支撑梁上,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梁之间设置有防护机构。
[0014]优选的,所述管夹内开设有与横向支撑梁相匹配的横孔,所述竖孔所述管夹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栓,两个所述固定螺栓均贯穿管夹的侧壁并分别抵在横向支撑梁和竖向支撑梁上,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梁之间设置有防护机构。
[0015]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左栏板和右栏板,所述左栏板和右栏板相背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安装在竖向支撑梁的侧壁上,所述左栏板与右栏板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
[0016]优选的,所述右栏板与左栏板相对的一端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弹簧槽,每个所述弹簧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0017]优先的,所述限位板背离压板的一端凸出弹簧槽并抵在卡块的侧壁上,所述压板背离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0018]优先的,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弹簧槽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板的侧壁上通过滑杆固定连接有拨动块,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右栏板的侧壁内。
[0019]优选的,四个所述竖向支撑梁下端的侧壁之间共同设置有安全网,所述安全网位于跳板的正下方。
[0020]优选的,所述左栏板和右栏板的下端面均设置有两个栏杆,两个所述栏杆的下端面共同设置有辅助挡板,两个所述栏杆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放置板。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当工人需要站在时,先拨动两个拨动块,使得两个拨动块带动限位板缩入弹簧槽内,拨动块会带动压板压缩复位弹簧,接着转动左栏板和右栏板使得左栏板和右栏板之间打开,便于人们进入施工吊台上工作,最后,再次转动左栏板和右栏板,使得卡块挤压限位板,使得限位板通过压板压缩复位弹簧并使得限位板缩入弹簧槽内,直至卡块进入两个限位板之间时,限位板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再次伸出弹簧槽并与卡块的侧壁相抵,使得左栏板和右栏板关合在一起,对工作人员的安全进行防护,为工作者在跳板上工作时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铝条板吊顶的反吊式施工方法及反吊式施工吊台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铝条板吊顶的反吊式施工方法及反吊式施工吊台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右栏板、2跳板、3辅助挡板、4连接块、5固定螺栓、6管夹、7吊顶转换梁、8弹簧槽、9横向支撑梁、10竖向支撑梁、11栏杆、12放置板、13安全网、14铝条板本体、15左栏板、16卡块、17限位板、18拨动块、19压板、2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0]参照图1-4,一种反吊式施工吊台,施工吊台包括四个竖向支撑梁10和四个横向支撑梁9,四个竖向支撑梁10之间竖直平行设置,四个横向支撑梁9之间横向平行设置,相邻的竖向支撑梁10与横向支撑梁9之间通过管夹6固定连接在一起,管夹6内开设有与竖向支撑梁10相匹配的竖孔,两个横向支撑梁9上设置有多个跳板2,四个竖向支撑梁10下端的侧壁之间共同设置有安全网13,安全网13位于跳板2的正下方,两个管夹6的下端面设置有吊顶转换梁7,管夹6内开设有与横向支撑梁9相匹配的横孔,竖孔管夹6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栓5,两个固定螺栓5均贯穿管夹6的侧壁并分别抵在横向支撑梁9和竖向支撑梁10上,两个竖向支撑梁10之间设置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左栏板15和右栏板1,转动左栏板15和右栏板1,使得卡块16挤压限位板17,使得限位板17通过压板19压缩复位弹簧20并使得限位板17缩入弹簧槽8内,直至卡块16进入两个卡块16之间时,限位板17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再次伸出弹簧槽8并与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条板吊顶的反吊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搭建反吊式施工吊台,铝条板本体(14)的安装方位为建筑的横向,按照建筑相邻吊顶转换梁(7)的间距设定好吊台廊道的宽度,并利用架子管成批制作好吊架的横向载重梁、竖向支撑梁(10)和横向支撑梁(9);步骤二:沿着建筑顶部空间的纵向安装每列吊台廊道的吊架,所述吊架均匀间隔的固定在相邻的两根吊顶转换梁(7)上;步骤三:待所有吊架安装完毕,即在吊架上铺设跳板(2),并将跳板(2)用卡箍固定在吊架上;步骤四:安装铝条板本体(14)吊顶,直到全面积铺设完毕。2.一种反吊式施工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吊台包括四个竖向支撑梁(10)和四个横向支撑梁(9),四个所述竖向支撑梁(10)之间竖直平行设置,四个所述横向支撑梁(9)之间横向平行设置,相邻的所述竖向支撑梁(10)与横向支撑梁(9)之间通过管夹(6)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管夹(6)内开设有与竖向支撑梁(10)相匹配的竖孔,两个所述横向支撑梁(9)上设置有多个跳板(2),两个所述管夹(6)的下端面设置有吊顶转换梁(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吊式施工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6)内开设有与横向支撑梁(9)相匹配的横孔,所述竖孔所述管夹(6)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栓(5),两个所述固定螺栓(5)均贯穿管夹(6)的侧壁并分别抵在横向支撑梁(9)和竖向支撑梁(10)上,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梁(10)之间设置有防护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吊式施工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源史秀军孔荣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环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