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均化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均化仓铲斗的固定装置,包括均化仓本体,所述均化仓本体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本体,所述固定架本体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铲斗,所述固定架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脚和螺纹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推动手轮第一活塞向第一油缸的深处移动,推动液压油沿着第一导管、三通管和第二导管流动,液压油到达第二油缸的内腔并推动第二油缸内部的第二活塞移动,与第二活塞接触,弹簧此时收缩,第二导杆外移,推动顶板移动从而将铲斗顶住,将螺纹柱转入螺纹套筒中,实现螺纹柱与套筒之间的定位,保持对铲斗夹紧状态,松开只需要将螺纹柱脱离螺纹套筒即可,操作方便,固定紧固可靠。固定紧固可靠。固定紧固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化仓铲斗的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均化仓
,具体是一种均化仓铲斗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粒料生产中,因为同一种物料的颗粒大小、形状以及含水量等都是不同的,所以需要通过均化仓使得物料的颗粒大小、形状以及含水量等趋向相同,以保证后续产品的高质量,目前,均化技术有重力均化、机械均化和气力均化三大类,机械均化分为容器转动式和搅拌式两种类型。
[0003]均化仓在最终在混料完成时需要在其底部进行下料,于是需要在其下方放置铲斗进行承接工作,铲斗需要进行相应的固定,现有的铲斗固定装置要么固定方式较为繁琐,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影响工作效率,或者固定不牢靠,同时也存在直接将铲斗贴在侧壁不进行固定的情况,这都将不利于最终下料。
[0004]现有的固定装置其不具备固定大小不一的铲斗特点,大小不同的铲斗采用不同的固定装置,或者较难在同一装置上进行实现固定工作,不具备普遍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均化仓铲斗的固定装置,具有固定牢靠、固定和拆卸方法简便和适配不同大小的铲斗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均化仓铲斗的固定装置,包括均化仓本体,所述均化仓本体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本体,所述固定架本体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铲斗,所述固定架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脚和螺纹套筒,所述固定架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内腔活动套接有第一导杆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右端穿过螺纹套筒延伸至螺纹套筒的右侧,所述第一导杆表面的右端设置有螺纹柱,所述第一导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手轮,所述第一油缸的左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两端固均固定连通有第二导管,两个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均固定连通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固定安装于固定架本体的内侧,所述第二油缸的内腔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塞、第二导杆和弹簧,所述第二导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塞和第二油缸接触,所述第二导杆的外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与铲斗挤压接触。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铲斗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两条磁条,所述磁条吸附于均化仓本体的侧壁。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套筒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套筒的内径与螺纹柱的内螺纹相适配,所述螺纹柱与螺纹套筒的内螺纹嵌合,设置此处的作用是,对顶板的位移进行微调,其次是对夹持状态的锁定,当螺纹柱与螺纹套筒对接时,旋转手轮即可将两者啮合。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油缸、第一导管、三通管、第二导
管和第二油缸的内部均注满有液压油,由此,当推动手轮时,手轮顶住第一导杆和第一活塞向第一油缸的深处移动,推动液压油沿着第一导管、三通管和第二导管流动,由于液压油的可压缩程度很低,所以几乎是在同时,液压油到达第二油缸的内腔并推动第二油缸内部的第二活塞移动,与第二活塞接触的弹簧此时收缩,第二导杆外移,推动顶板移动从而将铲斗顶住。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板与铲斗侧壁贴合的一面设置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表面开设有卡齿,橡胶板其具备一定的弹性,顶板上的橡胶板贴合于磁条的外壁,并被压缩一定的程度,首先实现了缓冲和与磁条之间软接触的目的,保护了铲斗的外壁,且同时增大了摩擦。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油缸、第二活塞、第二导杆、弹簧和顶板设置有两组且规格相同,两组所述第二活塞、第二导杆、弹簧和顶板运动状态始终相同,两个顶板同时进退,确保两者可以同时顶住铲斗的外壁,实现同步夹持的特点,而且有利于铲斗表面所受压力均衡,保护铲斗的结构不受不均衡的压力影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推动手轮第一活塞向第一油缸的深处移动,推动液压油沿着第一导管、三通管和第二导管流动,液压油到达第二油缸的内腔并推动第二油缸内部的第二活塞移动,与第二活塞接触,弹簧此时收缩,第二导杆外移,推动顶板移动从而将铲斗顶住,将螺纹柱转入螺纹套筒中,实现螺纹柱与套筒之间的定位,保持对铲斗夹紧状态,松开只需要将螺纹柱脱离螺纹套筒即可,操作方便,固定紧固可靠。
[0014]2、本技术通过顶板是跟随着第二导杆进行活动的,其向外伸出时会有一定的距离范围,在螺纹柱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之后,其贴合面所能到达的区域都是其可固定范围之内的区域,故而长度不同的铲斗均可以在顶板可夹持的范围之内被夹持住,从而实现对不同规格的铲斗进行有效适配和固定,该固定装置具备普遍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固定架的拆卸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第一油缸、第一导杆、螺纹套筒和手轮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油路连接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第一导杆、第一活塞和第一油缸的拆卸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第二油缸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均化仓铲斗的固定装置,包括均化仓本体1,均化仓本体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本体2,固定架本体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铲斗18,固
定架本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脚3和螺纹套筒7,固定架本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油缸4,第一油缸4的内腔活动套接有第一导杆5和第一活塞6,第一活塞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杆5,第一导杆5的右端穿过螺纹套筒7延伸至螺纹套筒7的右侧,第一导杆5表面的右端设置有螺纹柱 8,第一导杆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手轮9,第一油缸4的左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导管10,第一导管10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三通管11,三通管 11的两端固均固定连通有第二导管12,两个第二导管12的另一端均固定连通有第二油缸13,第二油缸13固定安装于固定架本体2的内侧,第二油缸13的内腔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塞14、第二导杆15和弹簧16,第二导杆1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塞14和第二油缸13接触,第二导杆15的外端固定安装有顶板17,顶板17与铲斗18挤压接触。
[0023]其中,铲斗18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两条磁条19,磁条19吸附于均化仓本体1的侧壁。
[0024]其中,螺纹套筒7内壁开设有内螺纹,螺纹套筒7的内径与螺纹柱8的内螺纹相适配,螺纹柱8与螺纹套筒7的内螺纹嵌合,设置此处的作用是,对顶板17的位移进行微调,其次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化仓铲斗的固定装置,包括均化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化仓本体(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本体(2),所述固定架本体(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铲斗(18),所述固定架本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脚(3)和螺纹套筒(7),所述固定架本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油缸(4),所述第一油缸(4)的内腔活动套接有第一导杆(5)和第一活塞(6),所述第一活塞(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杆(5),所述第一导杆(5)的右端穿过螺纹套筒(7)延伸至螺纹套筒(7)的右侧,所述第一导杆(5)表面的右端设置有螺纹柱(8),所述第一导杆(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手轮(9),所述第一油缸(4)的左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导管(10),所述第一导管(10)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三通管(11),所述三通管(11)的两端固均固定连通有第二导管(12),两个所述第二导管(12)的另一端均固定连通有第二油缸(13),所述第二油缸(13)固定安装于固定架本体(2)的内侧,所述第二油缸(13)的内腔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塞(14)、第二导杆(15)和弹簧(16),所述第二导杆(1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塞(14)和第二油缸(13)接触,所述第二导杆(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君,关兴文,鞠春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瑞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