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施工防护及模板自动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189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41
一种电梯井施工防护及模板自动提升装置,其包括架体框架、附墙挂钩、提升系统、伸缩装置和模板,所述架体框架设有操作平台;所述附墙挂钩与架体框架连接,用于通过穿墙螺栓与建筑主体附接;所述提升系统设于所述架体框架上,并与所述附墙挂钩连接,其可带动所述架体框架进行附墙爬升;所述伸缩装置设于所述架体框架上;所述模板设于所述架体框架的外围,其与所述伸缩装置连接,其可在所述伸缩装置的带动下水平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梯井施工防护及模板自动提升装置可以附墙爬升,且其上设有伸缩装置和模板,模板可在伸缩装置的带动下进行移动,因而可以自动合模、脱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梯井施工防护及模板自动提升装置,利于施工作业,其可提高施工效率,并且可提高施工安全性,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宜大力推广。宜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井施工防护及模板自动提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井施工防护及模板自动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电梯井的防坠落,是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检查点和控制点。如何确保高层建筑电梯井施工的安全、经济,是一项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一般高层建筑的电梯井道内施工是用钢管脚手架从底到顶搭设,施工人员站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梯井施工作业。这种方式进行施工,不仅施工工期较长,不利于节约工程成本,而且搭设脚手架比较麻烦,且作业较为危险,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梯井施工防护及模板自动提升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井施工防护及模板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架体框架、附墙挂钩、提升系统、伸缩装置和模板,所述架体框架设有操作平台;所述附墙挂钩与架体框架连接,用于与已施工楼层附接;所述提升系统设于所述架体框架上,与所述附墙挂钩连接,其可带动所述架体框架进行附墙爬升;所述伸缩装置设于所述架体框架上;所述模板设于所述架体框架的外围,其与所述伸缩装置连接,其可在所述伸缩装置的带动下水平移动。
[0005]进一步地,在所述架体框架的外壁上设有沿架体框架高度方向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附墙挂钩活动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架体框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顶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装置沿水平方向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模板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其分别与所述伸缩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平行间隔,所述第三模板位于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并垂直于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模板还包括转角模板,所述转角模板设有直角状的外顶角。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的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转角模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相匹配的第二导向斜面。
[0012]本技术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电梯井施工防护及模板自动提升装置可以附墙爬升,且其上设有伸缩装置和模板,模板可在伸缩装置的带动下进行移动,因而可以自动合模、脱模;本技术的电梯井施工防护及模板自动提升装置,利于施工作业,其可提高施工效率,并且可提高施工安全性,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宜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其示出了利用模板而浇筑第四标准层的状态。
[0016]图4是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其示出了模板脱模时的状态。
[0017]图5是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其示出了架体框架提升一层的状态。
[0018]图6是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其示出了利用模板施工的状态。
[0019]附图标识:架体框架10、第一主体部11、第二主体部12、附墙挂钩20、伸缩装置30、模板40、第一模板41、第二模板42、第三模板43、转角模板44、外顶角45、第一导向斜面46、第二导向斜面47、导轨5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
[0021]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的电梯井施工防护及模板自动提升装置包括架体框架10、附墙挂钩20、伸缩装置30、模板40和提升系统(图中未示出)。
[0022]如图1~图6所示,所述架体框架10用于设于电梯井内,其呈矩形框体结构,其为提升装置的主体部分。所述架体框架10的设计,可参考脚手架等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所述架体框架10包括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12。
[0023]如图1~图6所示,所述第一主体部11为主要框架,其可提供施工用的操作平台,其结构可参考公知技术。所述第二主体部12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1的顶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部12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1的横截面尺寸。
[0024]如图1~图6所示,所述第一主体部11的高度,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11的高度约为3个楼层的高度,其可方便设置附墙挂钩20而利用提升系统进行提升。所述第二主体部12的高度约为1个楼层的高度,其用于浇筑当前需要施工的楼层。
[0025]如图1~图6所示,在所述第一主体部11的外壁上设有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导轨50,所述导轨50用于与所述附墙挂钩20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主体部11的3侧外壁上分别设有导轨50和附墙挂钩20。所述附墙挂钩20用于与已施工完成的电梯井楼层附接,从而可在提升系统的提升下进行附墙爬升。
[0026]所述提升系统、附墙挂钩20、导轨50的结构,均可参考公知技术,其之间的连接,参考公知技术。在提升系统的作用下,所述架体框架10可在电梯井内附墙爬升。
[0027]如图1~图6所示,为方便浇筑混凝土进行施工,在所述第二主体部12设有模板40和伸缩装置30,所述模板40与伸缩装置30连接,从而可进行合模和脱模。
[0028]如图1~图6所示,所述伸缩装置30设于所述第二主体部12上,其沿水平方向设置,其可带动模板40水平的移动。所述伸缩装置30可选用公知的液压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等结构。本实施例中,其选用液压伸缩杆装置。所述伸缩装置30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设置,其以平稳带动所述模板40水平移动为宜。
[0029]如图1~图6所示,所述模板40包括第一模板41、第二模板42、第三模板43和转角模板44。其中,第一模板41、第二模板42、第三模板43为活动模板40,其与伸缩装置30连接,其可水平的移动而进行合模、脱模。所述转角模板44用于设置在电梯井的转角处,第一模板41、第二模板42和第三模板43脱模时,转角模板44不脱模,其保留在电梯井内的转角处。
[0030]如图1~图6所示,所述第一模板41、第二模板42和第三模板43呈平板状,本实施例中,其为铝膜板。所述第一模板41和第二模板42平行间隔,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12的两侧。所述第三模板43垂直于所述第一模板41和第二模板42,其位于所述第一模板41和第二模板42之间。所述第一模板41、第二模板42、第三模板43围合在所述第二主体部12的外侧,其均可在伸缩装置30的带动下朝靠近电梯井内壁方向移动以及朝远离电梯井内壁方向移动。
[0031]如图1~图6所示,所述第一模板41、第二模板42和第三模板43的高度,约为1个楼层的高度,其可用于1个楼层的施工。所述第一模板41、第二模板42、第三模板43的宽度,略小于电梯井各内壁的宽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施工防护及模板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架体框架(10),设有操作平台;附墙挂钩(20),设于所述架体框架(10)上,用于与已施工楼层附接;提升系统,设于所述架体框架(10)上,与所述附墙挂钩(20)连接,用于垂直提升所述架体框架(10);伸缩装置(30),设于所述架体框架(10)上;模板(40),设于所述架体框架(10)的外围,其与所述伸缩装置(30)连接,其可在所述伸缩装置(30)的带动下水平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施工防护及模板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架体框架(10)的外壁上设有沿架体框架(10)高度方向设置的导轨(50),所述导轨(50)与所述附墙挂钩(20)活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施工防护及模板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框架(10)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12),所述第二主体部(12)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1)的顶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施工防护及模板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启刘绍宁秦鑫饶云东王建楠段玉诚赵小伟王继昆李坤雄吴维鑫杨建祖保昌术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