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涛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电吉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857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乐器,是一种多功能电吉它。该电吉它琴体内以音色合成电路单元为主配接音色嵌制等各电路单元,对由拾音器输入的乐曲电脉冲进行音色处理,能够有效的改善乐曲的音色、音质。既可用琴弦做天线进行无线传播,又能靠琴体上的音箱播放乐曲。另外所配置的卡拉OK电路和电子琴用伴奏电路还可和电子琴、卡拉OK机配接成便携式演奏用乐器。具有结构合理,元器件易于选配和音色效果好,适宜范围较宽等特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乐器,是一种多功能电吉它。电吉它是一种由多个构件组配而成的分体式电子乐器,弹奏的琴体一般为“哑音响”琴,其发声部分为落地式扩音器或音箱,音色转换、调节等更需要采用多种音响效果合成器件并且要脚踩踏板进行,目前虽然有结构较为简单并在琴体上配有拾音器、音箱及在琴体内配有音色合成电路、调频发送等电路的音响效果较好的一体化电吉它,但仍存在着音色不够丰富,转换功能差和缺乏配器伴奏、演奏操作易受环境制约等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吉它,该电吉它琴体内以音色合成电路单元为主配接音色嵌制电路单元,靠各音色选择键各电位器调节转换合成处理由琴弦传感器输入的乐曲电脉冲,能够有效地改善所输出的乐曲音色,既可由射频发射电路单元用琴弦为天线进行无线传播,又能靠琴体上的音箱播放乐曲,另外所配置的卡拉OK电路和电子琴用伴奏电路还可以和电子琴、卡拉OK机组合配接构成便携式演奏用乐器,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是一种多功能电吉它由琴体、琴弦、拾音器和琴体内的各电路单元组配而成,并在琴体的板面上安装与各电路单元相连的电位器旋扭、开关和按键、电声光器件,其特征在于琴体内的各电路单元分别是以放大器IC芯片为主构成的弦位指示电路单元(1),以场效应晶体管为主构成的传感信号处理电路单元(2),以两只晶体三极管、单稳态光耦合延时器、时基发生器IC芯片为主构成的音色嵌制电路单元(3),配接有效数量开关、按键和电位器的音色合成电路单元(4),该电路单元以压控带通滤波器、晶体管限幅器、A/D、D/A转换IC芯片、六非门电子开关IC芯片、运算放大器IC芯片为主构成,以立体声合成电路A、振荡调制电路B、丙类功率放大器C为主构成的射频发射电路单元(5),以运算放大器IC芯片和扬声器为主构成的音响输出电路单元(6),并在该两个电路单元间配置转换开关K1;在琴体内还安装与上述各电路单元相对应配接的常规卡拉OK电路单元(7),常规电子琴的伴奏电路单元(8)以及电源电路单元(9);各电路单元的联接关系分别为电路单元(1)的各输入端分三组,一组为串接有发光二极管D1、D2、D3、D4、D5、D6的六根琴弦(10),第二组与电路单元(2)的六条输出端联接,第三组与电路单元(8)的六条输出端联接,其输出端联接电路单元(3);电路单元(2)的输入端联接拾音器(11)的输出端,其输出端与电路单元(3)的另一个输入端联接,电位器W4的一端亦联接该输入端,电路单元(3)的输出端、电位器W4的旋动端与电路单元(4)联接,电路单元(4)的其余各输入端分别联接一组八个音色选择按键开关K2的各触点,一个拨动开关K3的两个触点、两个发兹效果按键开关K4、K5中的各一个触点,以及电位器W2、W5,电路单元(4)的输出端联接一个运算放大器IC芯片其输出端联接电位器W3、W6的公共端,电路单元(5)中的两个前置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联接电路单元(4)的输出端,电路单元(5)用六条金属琴弦为其发射天线,电路单元(6)中的一个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联接电位器W3的旋动端,其输出端联接至少一个扬声器,电路单元(7)的输入端分别联接耳机、麦克风插座(12)的接线端,电位器W1、W2的旋动端,电路单元(7)的输出端分别联接电位器W1、线路插座(13),线路插座(13)的接线端分别联接电路单元(4)中运算放大器IC芯片的两个输入端,电路单元(8)的输入端为至少六条节奏开关予留接线端D,其另外两个输出端分别联接电路单元(7)的一个输出端和电路单元(4)中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电路单元(9)为具有转换开关K7的交-直流两用常规稳压电源;各电路单元中的电位器旋钮、开关和按键、电声光器在面板上的分布拾音器位于琴体左上端六条琴弦下部,琴体表面的六个拾音孔(14)分别与六条琴弦相对应,拨动开关K3,各音色选择按钮键K2自上而下排布在拾音器右侧的琴体面板上,在开关、按键行的右上角面板上为脉冲指示发光二极管D7,在其右下角面板上安装两个发兹效果按键K4、K5,电位器W3、W4、W5的旋钮自左至右排布在K4、K5下方的琴体面板上,各弦位指示发光二极管排列为一行位于各旋钮的下部,装有两个扬声器的音箱(15)插接在琴体面板的右下角,转换开关K1、电源开关K7、电位器W1、W2,旋钮和散热窗(16)排布在音箱的左侧琴体面板上;交流电源插头,耳机、麦克风插座、声道接线插座分别安装在琴体的侧面或后盖板上。拾音器、选择开关、琴弦等构件的选配及结构特征是拾音器为电磁感应式传感器由缠绕在铁芯上的一个主绕组L1和六个付绕组L2组成。音色选择按键是小八位频道选择开关,电子琴伴奏电路单元(8)包括常规电子琴电路中的门控校音信号电路和自动伴奏、节奏和弦电路,并在电路单元(2)和电路单元(7)相对应予留环绕声接口U、V、W、X、Y、Z。六根琴弦由铁磁性材料制成弹性钢丝,其中第4、5、6根琴弦表面镀金属镍。本技术的附图有附图说明图1是电吉它琴体的电路简图。图2是电吉它琴体面板结构简图。附图给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该电吉它琴体可选用注塑制品或木制品,与常规电吉它形状大小相同。琴体面板上的各电位器旋钮、开关和按键、电声光器件分布如图2所示,其中选择按键K2采用电视机用小八位频道开关,是轻触互锁开关由档位开关K3控制变换用以选择音色合成电路单元(4)的16种音色,K4、K5为两个法兹自锁小按键开关以控制各音色的强弱,各电路单元的元器件或电路连接关系除图1中已注明型号的IC芯片和前述所说明的以外均为常规的专用电路单元,音色合成电路单元(4)中的六非门开关电路IC芯片为CD4069,晶体管限幅器由两只反并联晶体二极管组成,电路单元(3)中的时基脉冲发生器IC芯片为555芯片,耳机、麦克风插座(12)、线路插座(13)是类似于电话机的送、受话器的组合器件,其三条接线端分为输入端、接地端,输出端与立体声输入插头联接,均为配接卡拉OK电路单元和电子琴用伴奏电路单元的三线立体声插座。整机的电源电路单元(9)可选配电子琴12伏1.5安培专用稳压电源配接琴体内电池组和开关K7构成交直流两用电源。装有扬声器和功率放大电路的音箱(15)与琴体面板为插接式的可卸拆结构,扬声器为薄形5瓦6.5英寸、4欧姆阻抗的扬声器。其余构件如前述。本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由弹拨琴弦奏出的乐曲振动脉冲靠电磁感应式传感器的六个线圈L2分别输出乐曲电脉冲至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单元(2)靠DJ6F场效应晶体管为主的电路进行放大、分解和混合,然后输入电路单元(1)进行放大处理,再由音色嵌制电路单元(3)对曲调电脉冲的频谱、振幅加以滤波整理,合成经整理合成后的包络电脉冲输入音色合成电路单元(4),该电路单元实际上是音色效果处理器,它由小八位互锁开关K2通过开关K3选择处理16种不同音色,靠发兹开关K4、K5控制不同音色强、弱的顺序,并靠电位器W4、W5,W3的旋扭分别调节控制音质、自动和弦及总合成后的音色音量,其输出的乐曲电脉冲可分别经运算放大器IC芯片TL061和电路单元(5)中的两个声道运算放大器送至射频发射电路单元和音响输出电路单元播放弹奏的乐曲,发射或直接播音由双联双刀三掷开关K1控制。其余为配和卡拉OK曲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电吉它由琴体、琴弦、拾音器和琴体内的各电路单元组配而成,并在琴体的板面上安装与各电路单元相连的电位器旋扭、开关和按键、电声光器件,其特征在于琴体内的各电路单元分别是:以放大器IC芯片为主构成的弦位指示电路单元(1),以场效应晶体管为主构成的传感信号处理电路单元(2),以两只晶体三极管、单稳态光耦合延时器、时基发生器IC芯片为主构成的音色嵌制电路单元(3),配接有效数量开关、按键和电位器的音色合成电路单元(4),该电路单元以压控带通滤波器、晶体管限幅器、A/D、D/A转换IC芯片、六非门电子开关IC芯片、运算放大器IC芯片为主构成,以立体声合成电路A、振荡调制电路B、丙类功率放大器C为主构成的射频发射电路单元(5),以运算放大器IC芯片和扬声器为主构成的音响输出电路单元(6),并在该两个电路单元间配置转换开关K↓[1];在琴体内还安装与上述各电路单元相对应配接的常规卡拉OK电路单元(7),常规电子琴的伴奏电路单元(8)以及电源电路单元(9);各电路单元的联接关系分别为:电路单元(1)的各输入端分三组,一组为串接有发光二极管D↓[1]、 D↓[2]、D↓[3]、D↓[4]、D↓[5]、D↓[6]的六根琴弦(10),第二组与电路单元(2)的六条输出端联接,第三组与电路单元(8)的六条输出端联接,其输出端联接电路单元(3);电路单元(2)的输入端联接拾音器(11)的输出端,其输出端与电路单元(3)的另一个输入端联接,电位器W↓[4]的一端亦联接该输入端,电路单元(3)的输出端、电位器W↓[4]的旋动端与电路单元(4)联接,电路单元(4)的其余各输入端分别联接:一组八个音色选择按键开关K↓[2]的各触点,一个拨动开关K↓[3]的两个触点、两个发兹效果按键开关K↓[4]、K↓[5]中的各一个触点,以及电位器W↓[2]、W↓[5],电路单元(4)的输出端联接一个运算放大器IC芯片,其输出端联接电位器W↓[3]、W↓[6]的公共端,电路单元(5)中的两个前置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联接电路单元(4)的输出端,电路单元(5)用六条金属琴弦为其发射天线,电路单元(6)中的一个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联接电位器W↓[3]的旋动端,其输出端联接至少一个扬声器,电路单元(7)的输入端分别联接耳机、麦克风插座(12)的接线端,电位器W↓[1]、W↓[2]的旋动端,电路单元(7)的输出端分别联接电位器W↓[1]、线路插座(13),线路插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吉它由琴体、琴弦、拾音器和琴体内的各电路单元组配而成,并在琴体的板面上安装与各电路单元相连的电位器旋扭、开关和按键、电声光器件,其特征在于琴体内的各电路单元分别是以放大器IC芯片为主构成的弦位指示电路单元(1),以场效应晶体管为主构成的传感信号处理电路单元(2),以两只晶体三极管、单稳态光耦合延时器、时基发生器IC芯片为主构成的音色嵌制电路单元(3),配接有效数量开关、按键和电位器的音色合成电路单元(4),该电路单元以压控带通滤波器、晶体管限幅器、A/D、D/A转换IC芯片、六非门电子开关IC芯片、运算放大器IC芯片为主构成,以立体声合成电路A、振荡调制电路B、丙类功率放大器C为主构成的射频发射电路单元(5),以运算放大器IC芯片和扬声器为主构成的音响输出电路单元(6),并在该两个电路单元间配置转换开关K1;在琴体内还安装与上述各电路单元相对应配接的常规卡拉OK电路单元(7),常规电子琴的伴奏电路单元(8)以及电源电路单元(9);各电路单元的联接关系分别为电路单元(1)的各输入端分三组,一组为串接有发光二极管D1、D2、D3、D4、D5、D6的六根琴弦(10),第二组与电路单元(2)的六条输出端联接,第三组与电路单元(8)的六条输出端联接,其输出端联接电路单元(3);电路单元(2)的输入端联接拾音器(11)的输出端,其输出端与电路单元(3)的另一个输入端联接,电位器W4的一端亦联接该输入端,电路单元(3)的输出端、电位器W4的旋动端与电路单元(4)联接,电路单元(4)的其余各输入端分别联接一组八个音色选择按键开关K2的各触点,一个拨动开关K3的两个触点、两个发兹效果按键开关K4、K5中的各一个触点,以及电位器W2、W5,电路单元(4)的输出端联接一个运算放大器IC芯片,其输出端联接电位器W3、W6的公共端,电路单元(5)中的两个前置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联接电路单元(4)的输出端,电路单元(5)用六条金属琴弦为其发射天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许洪泽王垂忠
申请(专利权)人:杨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