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铜材料超高翻边孔的级进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82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40
一种成型铜材料超高翻边孔的级进模,用于在产品料带上冲压出翻边孔,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两者均水平设置,且上模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下模组件做直线往复位移;其中,上模组件中设有成型冲头、冲孔冲头以及翻边冲头;成型冲头、冲孔冲头以及翻边冲头按产品加工的顺序从前至后依次间隔布置,并分步完成三道冲压加工工序;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下模板的上表面向下凹设有成型凹槽、冲孔凹槽以及翻边凹槽,成型凹槽对应成型冲头设置,冲孔凹槽对应冲孔冲头设置,翻边凹槽对应翻边冲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成型出孔高为2.6~3.1mm的翻边孔,且不会造成产品的开裂。且不会造成产品的开裂。且不会造成产品的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型铜材料超高翻边孔的级进模


[0001]本技术涉及冲压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成型铜材料超高翻边孔的级进模。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对铜材料工件进行翻边孔加工的级进模通常设置有两个冲头,其中一个冲头对铜材料工件的预设位置进行冲孔,第二个冲头顶着冲孔后形成的通孔边缘向下翻折,从而形成翻边孔。
[0003]铜材料工件的较薄,一般在厚度在1.0mm左右,通过现有技术加工出来的翻边孔高度一般在2.0~2.3mm。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下,需要翻边孔的孔高达到2.6~3.1mm,如果继续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在翻边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开裂,从而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0004]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型铜材料超高翻边孔的级进模。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成型铜材料超高翻边孔的级进模,用于在产品料带上冲压出翻边孔,
[0008]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两者均水平设置,且所述上模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所述下模组件做直线往复位移;
[0009]其中,所述上模组件中设有成型冲头、冲孔冲头以及翻边冲头;所述成型冲头、冲孔冲头以及翻边冲头按产品加工的顺序从前至后依次间隔布置,并分步完成三道冲压加工工序;
[0010]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向下凹设有成型凹槽、冲孔凹槽以及翻边凹槽,所述成型凹槽对应所述成型冲头设置,所述冲孔凹槽对应所述冲孔冲头设置,所述翻边凹槽对应所述翻边冲头设置;
[0011]构成在工作时,所述产品料带经驱动在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之间从前向后步进位移,通过所述上模组件中的三个冲头分步对产品料带中部的产品区域进行冲压加工,成型出所述翻边孔。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0013]1.上述方案中,第一道工序为所述成型冲头对所述产品料带上的产品区域进行冲压形成凸包,第二道工序为所述冲孔冲头对所述凸包底面进行冲孔,第三道工序为所述翻边冲头顶着冲孔后形成的通孔边缘向下翻折,从而形成翻边孔。
[0014]2.上述方案中,在冲压时,所述成型冲头朝向所述成型凹槽运动至凸伸于所述成型凹槽中,所述冲孔冲头朝向所述冲孔凹槽运动至凸伸于所述冲孔凹槽,所述翻边冲头朝
向所述翻边凹槽运动至凸伸于翻边凹槽中。
[0015]3.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上脱背板以及上脱板。所述上脱板固定于所述上脱背板的下方,所述上脱背板与所述上夹板滑动配合,当上夹板向上位移时,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上脱背板之间具有一间隙,各冲头未向下伸出所述上脱板;当上夹板向下位移时,所述上夹板贴合并压迫所述上脱背板,各冲头向下伸出所述上脱板,伸出的行程对应所述间隙的高度;所述上夹板固定于所述上模座的下方。位于上模组件中的各冲头的上端固设于所述上夹板中,下端竖直设置与所述料带对应。
[0016]4.上述方案中,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下模座、下垫板、下垫脚以及下托板,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下垫脚以及下托板从上至下依次连接。
[0017]5.上述方案中,所述翻边凹槽内滑动连接有下模顶针,所述下模顶针经驱动相对所述翻边凹槽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直线往复位移,构成成型翻边孔的产品料带被所述上模顶针顶出下模板。
[0018]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优点如下:
[0019]本技术通过上模组件上设置的三个冲头对所述产品料带中部的产品区域进行三道工序的冲压加工,能够成型出孔高为2.6~3.1mm的翻边孔,且不会造成产品的开裂。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2为附图1A处的放大图;
[0022]附图3为附图1B处的放大图;
[0023]附图4为附图1C处的放大图;
[0024]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产品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28]以上附图中:1.上模组件;2.下模组件;3.产品料带;4.成型冲头;5.冲孔冲头;6.翻边冲头;11.上模座;12.上垫板;13.上夹板;14.上脱背板;15.上脱板; 21.下模板;22.下垫板;23.下模座;24.下垫脚;25.下托板; 26.下模顶针;31.产品;32.引导边;251.成型凹槽; 252.冲孔凹槽;253.翻边凹槽;311.翻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0]实施例: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案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
[0031]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案的限制。单数形式如“一”、“这”、“此”、“本”以及“该”,如本文所用,同样也包含复数形式。
[0032]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
以限定本案,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
[0033]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连接”或“定位”,均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直接作实体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接触,亦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操作或动作。
[0034]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0035]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本案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案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案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0036]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前”、“后”,均为方向性用词,在本案中仅为说明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并非用以限定本案保护方案及实际实施时的具体方向。
[0037]参见附图1

8所示,一种成型铜材料超高翻边孔的级进模,用于在产品料带3上冲压出翻边孔311。
[0038]所述级进模包括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两者均水平设置,且所述上模组件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所述下模组件2做直线往复位移。
[0039]其中,所述上模组件1中设有成型冲头4、冲孔冲头5以及翻边冲头6。所述成型冲头4、冲孔冲头5以及翻边冲头6按产品31加工的顺序从前至后依次间隔布置,并分步完成三道冲压加工工序。第一道工序为所述成型冲头4对所述产品料带3上的产品31区域进行冲压形成凸包,第二道工序为所述冲孔冲头5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铜材料超高翻边孔的级进模,用于在产品料带(3)上冲压出翻边孔(311),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两者均水平设置,且所述上模组件(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所述下模组件(2)做直线往复位移;其中,所述上模组件(1)中设有成型冲头(4)、冲孔冲头(5)以及翻边冲头(6);所述成型冲头(4)、冲孔冲头(5)以及翻边冲头(6)按产品(31)加工的顺序从前至后依次间隔布置,并分步完成三道冲压加工工序;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下模板(21);所述下模板(21)的上表面向下凹设有成型凹槽(251)、冲孔凹槽(252)以及翻边凹槽(253),所述成型凹槽(251)对应所述成型冲头(4)设置,所述冲孔凹槽(252)对应所述冲孔冲头(5)设置,所述翻边凹槽(253)对应所述翻边冲头(6)设置;在级进模工作时,所述产品料带(3)经驱动在所述上模组件(1)和所述下模组件(2)之间从前向后步进位移,通过所述上模组件(1)中的三个冲头分步对产品料带(3)中部的产品(31)区域进行冲压加工,成型出所述翻边孔(3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铜材料超高翻边孔的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模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华贺林刘新泉陈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金德精密配件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