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装置,具备由多个单电池单元构成的单元构件、形成从多个单电池单元供给的电力或者向上述多个单电池单元供给的电力的电流流路的电流流路部件、以及与电流流路部件热结合的散热器,因此能够高效地冷却电流流路部件,容易小型化且输出较大。容易小型化且输出较大。容易小型化且输出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蓄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各种领域中利用蓄电池装置。
[0003]构成该蓄电池装置的单电池单元的输出电压为几V,因此例如为了得到在工业、混合动力汽车等中经常使用的48V电压,可以考虑串联连接所需数量或者使用DC/DC转换器进行升压的某一种方法。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
185863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
‑
306726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
‑
220363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9
‑
0165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1]在使用DC/DC转换器的情况下,例如当从电池组输出24V向在工业设备、混合动力汽车中使用的48V进行两倍升压并输出时,电池组侧的电流成为输出电流的2倍以上。
[0012]此时,根据欧姆定律,基于铜损的发热与电流的平方成比例,因此电池组内的电流所流动的路径的发热量成为4倍。
[0013]此外,一般来说,由于负载会发生变动,因此蓄电池装置允许暂时的大电流,但与充满电池材料的电池单元的热时间常数相比,端子、汇流条等构成充放电流路的电流流路部件的热时间常数较小,因此温度会由于暂时的大电流而急剧上升。
[0014]因而,电池组侧的电流比输出电流大几倍的搭载有DC/DC转换器的蓄电池装置,被要求使电流流路部件中的暂时性的发热迅速地散热。
[0015]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装置,高效地冷却电流流路部件,容易小型化,且输出较大。
[0016]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7]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置具备:单元构件,由多个单电池单元构成;电流流路部件,形成从多个单电池单元供给的电力或者向上述多个单电池单元供给的电力的电流流路;以及散热器,与上述电流流路部件热结合。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置的概要构成说明图。
[0019]图2是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置的控制系统构成框图。
[0020]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置的比散热器靠下方的部分的平面图。
[0021]图4是热传导绝缘材的设置部分的放大图。
[0022]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置的概要构成说明图。
[0023]图6是第3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置的概要构成说明图。
[0024]图7是第4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置的概要构成说明图。
[0025]图8是第5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置的概要构成说明图。
[0026]图9是第6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置的概要构成说明图。
[0027]图10是第7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置的概要构成说明图。
[0028]图11是第7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置的比散热器靠下方的部分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接着,参照附图对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0]在以下的说明中,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以搭载于无人搬运车(AGV)的蓄电装置为例,但并不限定于此。
[0031][1]第1实施方式
[0032]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置的概要构成说明图。
[0033]蓄电池装置10大体上具备框体11、单位电池单元(以下,简称为单元。)12、电池管理构件13、散热器14、DC/DC转换器15、汇流条16、充放电端子17N以及热传导材18。
[0034]此处,被电连接的多个单元12作为整体而构成单元构件12U。
[0035]框体11例如由树脂制材料构成,收纳多个单元12、电池管理构件13、散热器14、DC/DC转换器15、多个汇流条16以及多个热传导材18,并突出设置有正极侧充放电端子17P以及充放电端子17N。
[0036]单元12分别具备正极侧单元充放电端子12TP以及负极侧单元充放电端子12TN。
[0037]图2是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置的控制系统构成框图。
[0038]电池管理构件13构成为,根据来自无人搬运车的车辆主体的未图示的控制器的启动信号SWU而启动,并且能够经由通信线进行通信数据COM的交换。
[0039]此外,电池管理构件13为,检测单元12的电压以及温度来进行充放电管理,并且根据需要输出控制信号SC,通过DC/DC转换器15进行来自主电路(无人搬运车侧电路)的电流切断。
[0040]在该情况下,如图1所示,在电池管理构件13的基板上设置有用于确保将汇流条16与散热器14热结合的空间的多个贯通孔13TH。
[0041]散热器14成为具有中空部14T的筒形状,对经由汇流条16传递的来自单元12的热、来自电池管理构件13的热以及来自DC/DC转换器15的热进行散热,将单元12、电池管理构件13以及DC/DC转换器15的温度维持为各自的规定温度以下。
[0042]如此,隔着散热器14将汇流条16与DC/DC转换器15对置配置。
[0043]因而,只要在中空部14T中流动足够的制冷剂,就能够除去从汇流条16以及DC/DC转换器15双方产生的热,因此能够防止热经由散热器14相互传递而产生影响。
[0044]DC/DC转换器15经由正极侧充放电端子17P以及充放电端子17N将来自与无人搬运车主体侧连接的未图示的充电装置的充电电力供给至单元12侧。
[0045]此外,DC/DC转换器15对来自单元12侧的放电电力进行升压,并经由正极侧充放电端子17P以及充放电端子17N供给至无人搬运车主体侧。
[0046]进而,当从电池管理构件13输入控制信号SC时,DC/DC转换器15进行电流切断。
[0047]汇流条16大体上具备:汇流条16I,将两个单元12之间(一个单元12的正极侧单元充放电端子12TP与另一个单元12的负极侧单元充放电端子12TN之间)进行连接;汇流条16P,将最高电位侧的单元12的正极侧单元充放电端子12TP与DC/DC转换器15的未图示的高电位侧端子连接;以及汇流条16N,将最低电位侧的单元12的负极侧单元充放电端子12TN与DC/DC转换器15的未图示的低电位侧端子连接。
[0048]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置的比散热器靠下方的部分的平面图。
[0049]在蓄电池装置10的平面视图中,在近前侧配置有与散热器14热结合的电池管理构件13,并从未设置电池管理构件13的部分以及设置于电池管理构件13的基板的贯通孔13TH的形成部分起设置有汇流条16I、汇流条16P以及汇流条16N。
[0050]在图3的例子的情况下,在汇流条16P与汇流条16N之间串联连接有12个单元12。
[0051]此外,各汇流条16I经由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蓄电池装置,具备:单元构件,由多个单电池单元构成;电流流路部件,形成从上述多个单电池单元供给的电力或者向上述多个单电池单元供给的电力的电流流路;以及散热器,与上述电流流路部件热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其中,上述电流流路部件包括将上述单电池单元彼此连接的汇流条,上述散热器与将上述单电池单元彼此连接的汇流条热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其中,上述电流流路部件包括构成上述单电池单元的正极侧端子以及负极侧端子,上述散热器与上述正极侧端子以及上述负极侧端子热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其中,具备DC/DC转换器,该DC/DC转换器经由上述电流流路部件与上述单元构件电连接,将上述单元构件的电力进行升压而输出,并且将来自外部的电力进行降压而输出至上述单元构件,上述散热器与上述DC/DC转换器热结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其中,上述电流流路部件包括将上述单元构件与D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田和人,关野正宏,西牧章,山崎英生,小暮光义,佐伯洋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