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背横梁结构及包括该靠背横梁结构的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19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靠背横梁结构及包括该靠背横梁结构的座椅,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包括横梁主体、第一头枕管、第二头枕管以及第三头枕管,横梁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横梁主体的上端面上间隔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横梁主体的上端面上还间隔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并且两个第二通孔设置在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第一头枕管的两端分别放置在凹槽内,第二头枕管的两端一一对应贯穿第一通孔,并且第二头枕管能够沿着横梁主体的高度方向自由滑动,第三头枕管的两端一一对应贯穿第二通孔;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座椅靠背匹配不同的头枕,导致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致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致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靠背横梁结构及包括该靠背横梁结构的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靠背横梁结构及包括该靠背横梁结构的座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越来越普及,汽车特别是乘用车不再是代步工具,而逐渐成为移动出行平台。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更加注重舒适性,更重视是否美观,汽车内饰因而成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汽车座椅作为汽车内饰的重要组件,随着汽车座椅的发展,乘客对于座椅的外型更有追求,从而运动型座椅变得更加普遍,无论原厂原装还是后期选配或更换,均是直接影响车载人员驾乘体验的重要因素。
[0003]目前,传统座椅靠背的头枕部位结构与运动型座椅靠背的头枕部位结构差别较大,如果座椅靠背匹配不同的头枕,就需要重新设计不同的靠背骨架结构,如此增加了制造成本。
[0004]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座椅靠背匹配不同的头枕,导致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靠背横梁结构及包括该靠背横梁结构的座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座椅靠背匹配不同的头枕,导致制造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靠背横梁结构,包括:
[0008]横梁主体,所述横梁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横梁主体的上端面上间隔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横梁主体的上端面上还间隔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并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
[0009]第一头枕管,所述第一头枕管的两端分别放置在所述凹槽内;
[0010]第二头枕管,所述第二头枕管的两端一一对应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并且所述第二头枕管能够沿着所述横梁主体的高度方向自由滑动;
[0011]第三头枕管,所述第三头枕管的两端一一对应贯穿所述第二通孔。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头枕管为不带后视窗的一体式头枕管。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头枕管为插拔式头枕管。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头枕管为带后视窗的一体式头枕管。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或者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0017]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主体为一体式结构。
[0018]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主体的材质为钢。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上述所述的靠背横梁结构。
[0020]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靠背横梁结构,包括横梁主体、第一头枕管、第二头枕管以及第三头枕管,横梁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横梁主体的上端面上间隔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横梁主体的上端面上还间隔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并且两个第二通孔设置在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第一头枕管的两端分别放置在凹槽内,第二头枕管的两端一一对应贯穿第一通孔,并且第二头枕管能够沿着横梁主体的高度方向自由滑动,第三头枕管的两端一一对应贯穿第二通孔。如此设置,本实施例中靠背横梁结构能够在传统的插拔式头枕、带后视窗的一体式头枕以及不带后视窗的一体式头枕中自由选择匹配,以避免需要重新设计不同的靠背骨架结构,实现零件的高度集成化,使其具有更高的零件的利用率,而且不需要针对不同的头枕结构重新设计新的靠背框结构,能够大大降低了座椅的生产制造成本;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座椅靠背匹配不同的头枕,导致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横梁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横梁主体与第二头枕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横梁主体与第三头枕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横梁主体与第一头枕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横梁主体;2、凹槽;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一头枕管;6、第二头枕管;7、第三头枕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30]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靠背横梁结构及包括该靠背横梁结构的座椅,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座椅靠背匹配不同的头枕,导致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0031]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0032]请参阅图1

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靠背横梁结构,包括横梁主体1、第一头枕管5、第二头枕管6以及第三头枕管7,横梁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2,横梁主体1的上端面上间隔
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3,横梁主体1的上端面上还间隔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4,并且两个第二通孔4设置在两个第一通孔3之间,第一头枕管5的两端分别放置在凹槽2内,并且第一头枕管5通过焊接固定在凹槽2内,插拔式头枕导套安装在第一通孔3上,第二头枕管6的两端一一对应贯穿第一通孔3,并且第二头枕管6能够沿着横梁主体1的高度方向自由滑动,第三头枕管7的两端一一对应贯穿第二通孔4。第一头枕管5、第二头枕管6以及第三头枕管7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第一头枕管5优选为不带后视窗的一体式头枕管,如此用来匹配不带后视窗靠背的头枕,第二头枕管6优选为插拔式头枕管,如此用来匹配传统插拔式靠背的头枕,第三头枕管7优选为带后视窗的一体式头枕管,如此用来匹配带后视窗靠背的头枕。
[0033]如此设置,本实施例中靠背横梁结构能够在传统的插拔式头枕、带后视窗的一体式头枕以及不带后视窗的一体式头枕中自由选择匹配,以避免需要重新设计不同的靠背骨架结构,实现零件的高度集成化,使其具有更高的零件的利用率,而且不需要针对不同的头枕结构重新设计新的靠背框结构,能够大大降低了座椅的生产制造成本;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座椅靠背匹配不同的头枕,导致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0034]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通孔3以及第二通孔4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设定,比如第一通孔3以及第二通孔4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者长方形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靠背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主体(1),所述横梁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2),所述横梁主体(1)的上端面上间隔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3),所述横梁主体(1)的上端面上还间隔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4),并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4)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通孔(3)之间;第一头枕管(5),所述第一头枕管(5)的两端分别放置在所述凹槽(2)内;第二头枕管(6),所述第二头枕管(6)的两端一一对应贯穿所述第一通孔(3),并且所述第二头枕管(6)能够沿着所述横梁主体(1)的高度方向自由滑动;第三头枕管(7),所述第三头枕管(7)的两端一一对应贯穿所述第二通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智杨小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琻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