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种类混凝土搅拌车筒节自动化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110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种类混凝土搅拌车筒节自动化翻转装置,包括液压站、翻转支座、翻转平台、翻转油缸、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以及筒端面支撑,第一和第二支撑组件均包括V型支撑和随动底支撑,其中V型支撑包括呈V型布置的一对活动支撑臂,各活动支撑臂由角度调节油缸驱动,以控制V型支撑的角度开合大小,各活动支撑臂和随动底支撑上均设有电永磁铁,第一和第二支撑组件二者对筒节外周进行支撑且使筒节的中心轴线处于大致水平状态,电永磁铁在筒节翻转过程中对筒节外周壁进行磁性吸附,筒节在随翻转平台90度翻转后竖直地支撑在筒端面支撑上。本设备主要用于各种规格搅拌筒节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种类混凝土搅拌车筒节自动化翻转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车筒体生产线体,尤其涉及一种多种类混凝土搅拌车筒节自动化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搅拌车搅拌筒绝大部分都通过支承装置斜卧在机架上,可以绕其轴线转动,搅拌筒的后上方只有一个筒口分别通过进出料装置进行装料或卸料。
[0003]搅拌筒从筒口到筒底沿内壁对称焊接着两条连续的带状螺旋叶片,当搅拌筒转动时,两条叶片既被带动作围绕搅拌筒轴线的螺旋运动,这是搅拌筒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或卸料的根本装置。在搅拌筒的筒口中心部分焊接有导管,混凝土由此装入搅拌筒,导管与筒壁形成的环形出料口。
[0004]整个搅拌筒的壳体是一个变截面而不对称的双锥体,外形似梨型,由多个筒节焊接而成,如图1所示,沿车体前进方向,从前至后依次为前锥10

、中筒20

、后锥(一节或多节)30


[0005]在混凝土搅拌车筒体生产线体上,会涉及筒节的姿态调整,也即由水平姿态至竖直姿态的切换,目前行业整体自动化程度偏低,生产线体上的搅拌筒节的姿态调整基本都是采用人工吊运翻转的方式。
[0006]人工吊运翻转的方式危险性高、并且效率较为低下。在实施筒节姿态调整的过程中,本专利技术人还发现目前筒节种类较多、长宽不一,现有工装难以兼容多种长宽不一筒节的翻转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种类混凝土搅拌车筒节自动化翻转装置,以兼容多种外形尺寸不一筒节的翻转要求。
[0008]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种类混凝土搅拌车筒节自动化翻转装置,包括液压站、翻转支座、翻转平台、翻转油缸、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以及筒端面支撑,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设置在翻转平台上,沿筒节轴线方向一前一后地对筒节外周进行支撑,其中,第一支撑组件相对于第二支撑组件的位置能够滑移调整,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均包括V型支撑和随动底支撑,其中所述V型支撑包括呈V型布置的一对活动支撑臂,各活动支撑臂由角度调节油缸驱动,以控制V型支撑的角度开合大小,各活动支撑臂和随动底支撑上均设有电永磁铁,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二者对筒节外周进行支撑且使筒节的中心轴线处于大致水平状态,所述电永磁铁在筒节翻转过程中对筒节外周壁进行磁性吸附,所述筒节在随翻转平台90度翻转后竖直地支撑在所述筒端面支撑上。
[0009]本设备主要用于各种规格搅拌筒节90
°
的自动翻转,以便于自动生产的后续工艺的实现。该设备设计将以产品工艺流程的合理安排为基础,力求整套设备性能比达到最高,
同时又兼具经济性、安全性、良好的操作性、可靠性。
[0010]本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优势:
[0011]1、通过V型支撑切换位置、以及V型支撑角度调整油缸调整角度,能够实现多种筒节产品的柔性共用。
[0012]2、自动翻转及角度调整使用液压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易于维护。
[0013]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示出了现有混凝土搅拌车筒体的多个筒节;
[0016]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类混凝土搅拌车筒节自动化翻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所示筒节自动化翻转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2所示筒节自动化翻转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2所示筒节自动化翻转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0]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类混凝土搅拌车筒节自动化翻转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2]本设备主要由翻转平台1、翻转支座2、翻转油缸3、液压站4、第一支撑组件5、第二支撑组件6、筒端面支撑7、平台定位支撑8组成。
[0023]翻转平台1的左右两侧支撑在翻转支座2上,其中,翻转平台1主要由平台本体11、在平台本体11左右两侧设置的吊挂架12、法兰联结筒13、以及支撑轴14组成,该支撑轴14与翻转支座2枢接。
[0024]法兰联结筒13与吊挂架12通过法兰连接,支撑轴14的中间部分支撑在法兰联结筒13中,内侧部分支撑在吊挂架12中,外侧部分支撑在翻转支座2中,以满足大支撑强度的支撑要求。
[0025]所述法兰联结筒13上设有摆臂15,翻转油缸3的一端与翻转支座2连接,另一端与摆臂15连接,在翻转油缸3的缸杆伸出时驱动翻转平台1围绕支撑轴14转动,由水平姿态转动至竖直姿态。该摆臂14的选用简化了翻转油缸3的安装布置。
[0026]翻转平台1上设有一对滑轨16和一条齿条17,以与第一支撑组件5配合,实现第一支撑组件5相对于第二支撑组件6的移动。
[0027]第一支撑组件5包括伺服滑台51、第一V型支撑52、第一随动底支撑53、以及角度调节油缸54。
[0028]伺服滑台51与设置在翻转平台上的滑轨16、齿条17分别配合,实现位置调整。
[0029]该伺服滑台51支撑在一对滑轨16上,该伺服滑台51上设有伺服驱动装置55,其中,
伺服驱动装置55具有与设置在翻转平台上的齿条17啮合传动的齿轮,当齿轮转动时伺服滑台在齿条上行走。
[0030]第一支撑组件5上还设有检测开关56,该检测开关56用于控制筒节在置放时的轴向前端位置。
[0031]第一V型支撑52由呈V型布置的一对活动支撑臂构成,各活动支撑臂由角度调节油缸54驱动,以控制V型支撑的开合角度大小。各活动支撑臂上设有电永磁铁9。
[0032]该第一随动底支撑53为铰支结构,其能够围绕自身铰轴转动,该铰轴水平布置、与筒节轴线垂直且与V型支撑面平行。第一随动底支撑上也设有电永磁铁9。
[0033]第一V型支撑52和第一随动底53在筒节外周面上能够形成三点支撑,当需要调节高度时,V型支撑的开合角度调小,此时筒节外周脱离第一随动底支撑。
[0034]第二支撑组件6包括第二V型支撑61和第二随动底支撑62。
[0035]第二V型支撑61与第一V型支撑52结构相同,由角度调节油缸63驱动开合,其区别在于,该第二V型支撑62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而第一V型支撑52相对于第二V型支撑61的位置能够前后移动调整。
[0036]第二随动底支撑62与第一随动底支撑53结构相同,二者支撑高度保持一致,即当支撑的筒节为圆柱状时,该筒节外周可与第一随动底支撑和第二随动底支撑同时接触。
[0037]筒端面支撑7用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种类混凝土搅拌车筒节自动化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站、翻转支座、翻转平台、翻转油缸、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以及筒端面支撑,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设置在翻转平台上,沿筒节轴线方向一前一后地对筒节外周进行支撑,其中,第一支撑组件相对于第二支撑组件的位置能够滑移调整,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均包括V型支撑和随动底支撑,其中所述V型支撑包括呈V型布置的一对活动支撑臂,各活动支撑臂由角度调节油缸驱动,以控制V型支撑的角度开合大小,各活动支撑臂和随动底支撑上均设有电永磁铁,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二者对筒节外周进行支撑且使筒节的中心轴线处于大致水平状态,所述电永磁铁在筒节翻转过程中对筒节外周壁进行磁性吸附,所述筒节在随翻转平台90度翻转后竖直地支撑在所述筒端面支撑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类混凝土搅拌车筒节自动化翻转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巨广周洋成子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