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93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包括有基础底座,基础底座顶部由下至上分别设置有防潮层和楼盖,楼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墙体,墙体的外侧经墙体单元框架与护墙板固定连接,墙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楼顶,楼顶的底部经钢结构连接单元支撑在加固柱上,加固柱设置在墙体的内侧。通过防潮密封薄膜、保温隔热层和护墙板形成外墙结构,其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能够对内侧的墙体起到保温隔热效果,同时在保温隔热层和护墙板之间安装上横向龙骨以及纵向龙骨,形成若干个通风腔,不仅能够提高保温隔热层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还能承载重量更大的护墙板,扩大护墙板的选择范围。扩大护墙板的选择范围。扩大护墙板的选择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特别是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0003]经检索,专利一中国专利CN110374190A,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包括基础底座、安装在基础底座上的楼盖和安装在楼盖上的墙体,所述基础底座包括基础墙和由基础墙围成的若干个空腔,与一个空腔对应的基础墙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所述空腔通过换气口与外部连通,所述楼盖包括边梁和架接于边梁之间的楼板梁,此边梁安装在基础墙顶面,所述楼板梁底端安装有U形隔热块,此U形隔热块的两侧板位于楼板梁的两侧,相邻所述楼板梁之间安装有第二保温板,此第二保温板两端分别搭接于两侧的侧板上,所述楼板梁和边梁上铺装有楼盖胶合板。本专利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还能有效降低装配式建筑的能源损耗。
[0004]经检索,专利二中国专利CN111441649A,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节能环保的装配式建筑围挡,包括底板和多组螺栓地桩,多组所述螺栓地桩与底板螺纹连接,且多组螺栓地桩均向下贯穿底板插入到地面内,所述底板上侧壁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竖直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与第一连接板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一锁紧螺栓紧固连接,所述顶板下侧壁和底板上侧壁两端设置有对应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插设有对应的空心筒,且每个固定套侧壁均螺纹连接有对应的第一定位螺栓。本专利技术便于拆卸安装,与地面连接性能较为稳固,可以重复使用,最大程度的利用的自然资源,节约了能耗的同时解决了传统的围挡不能照明的缺点。
[0005]上述两个专利存在以下不足:
[0006]1、现有的基础底座保温隔热效果较差,而使得盖装其上的房屋主体的保温隔热效果受到影响;
[0007]2、现有的大、中型建筑围挡均采用混凝土预制基础,其框架均采用焊接结构,施工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且拆除困难,材料不能重复利用,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0008]3、底座与地面连接不够牢固,遇到强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可能发生倾倒,存在一定
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包括有基础底座,基础底座顶部由下至上分别设置有防潮层和楼盖,楼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墙体,墙体的外侧经墙体单元框架与护墙板固定连接,墙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楼顶,楼顶的底部经钢结构连接单元支撑在加固柱上,加固柱设置在墙体的内侧。
[0011]前述的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中,所述墙体包括有胶合板,胶合板的一侧安装有多组的U型钢板,多组U型钢板呈并列对称式分布,U型钢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防潮密封薄膜,防潮密封薄膜的另一侧设置有保温隔热层,保温隔热层的另一侧粘黏有墙体单元框架。
[0012]前述的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中,所述基础底座上设有贯通其、并呈并列对称式分布的多组第一螺栓地桩;所述防潮层上设有贯通其、并呈并列对称式分布的多组第二螺栓地桩。
[0013]前述的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中,所述墙体单元框架包括有与墙体固定连接的复合填充料层,复合填充料层的另一侧并列、对称分布有纵向龙骨和横向龙骨,纵向龙骨和横向龙骨围成若干个通风腔;所述护墙板呈并列式分布,且连接处设有缝隙
[0014]前述的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中,所述楼顶包括有散热层,散热层底部固定连接光触媒空气净化网,光触媒空气净化网两端延伸至加固柱顶部,并与加固柱固定连接。
[0015]前述的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中,所述加固柱底部固定连接防潮层,加固柱内设有水泥柱。
[0016]前述的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中,所述钢结构连接单元包括有上连接口,上连接口顶部焊接连接顶钢柱,上连接口内部插接有下连接口,且上连接口的底面支撑在下连接口下部的台阶面上,下连接口底部焊接连接有底钢柱。
[0017]前述的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中,所述顶钢柱四周焊接连接有第一加固筋,第一加固筋底部固定在上连接口顶面上;所述底钢柱四周焊接有第二加固筋,第二加固筋顶部固定连接在下连接口底面上。
[0018]前述的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中,所述上连接口四周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下连接口四周开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与第一螺孔位置相对应,并使用固定螺钉贯穿固定。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该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通过楼盖顶部固定连接墙体,墙体一侧通过粘黏方式连接墙体单元框架,墙体单元框架一侧安装有护墙板,墙体中胶合板一侧安装有U型钢板,U型钢板一侧固定连接防潮密封薄膜,防潮密封薄膜一侧粘黏墙体单元框架,复合填充料层一侧安装有纵向龙骨和横向龙骨,纵向龙骨分布空隙处设有通风腔,解决了现有的基础底座保温隔热效果较差,而使得盖装其上的房屋主体的保温隔热效果受到影响的
问题,通过防潮密封薄膜、保温隔热层和护墙板形成外墙结构,其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能够对内侧的墙体起到保温隔热效果,同时在保温隔热层和护墙板之间安装上横向龙骨以及纵向龙骨,形成若干个通风腔,不仅能够提高保温隔热层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还能承载重量更大的护墙板,扩大护墙板的选择范围。
[0021](2)、该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通过加固柱与楼顶连接处设置有钢结构连接单元,钢结构连接单元包括上连接口、顶钢柱、第一加固筋、第一螺孔、下连接口、底钢柱、第二加固筋以及第二螺孔,上连接口顶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顶钢柱,顶钢柱四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第一加固筋一侧,第一加固筋底部固定连接上连接口,上连接口四周开设有第一螺孔,上连接口卡合连接下连接口,下连接口底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底钢柱,底钢柱四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于第二加固筋一侧,第二加固筋顶部固定连接下连接口,下连接口四周开设有第二螺孔,采用钢结构螺纹连接,方便拆卸,并且复合填充料层一侧安装有纵向龙骨,并使用第一螺钉进行固定,纵向龙骨呈并列对称式分布,纵向龙骨分布空隙处设有通风腔,通风腔顶部安装有横向龙骨,横向龙骨呈并列对称式分布,且使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础底座(1),基础底座(1)顶部由下至上分别设置有防潮层(2)和楼盖(3),楼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墙体(4),墙体(4)的外侧经墙体单元框架(5)与护墙板(6)固定连接,墙体(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楼顶(7),楼顶(7)的底部经钢结构连接单元(9)支撑在加固柱(8)上,加固柱(8)设置在墙体(4)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4)包括有胶合板(401),胶合板(401)的一侧安装有多组的U型钢板(402),多组U型钢板(402)呈并列对称式分布, U型钢板(4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防潮密封薄膜(403),防潮密封薄膜(403)的另一侧设置有保温隔热层(404),保温隔热层(404)的另一侧粘黏有墙体单元框架(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座(1)上设有贯通其、并呈并列对称式分布的多组第一螺栓地桩(101);所述防潮层(2)上设有贯通其、并呈并列对称式分布的多组第二螺栓地桩(2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装配式钢结构环保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框架(5)包括有与墙体(4)固定连接的复合填充料层(501),复合填充料层(501)的另一侧并列、对称分布有纵向龙骨(502)和横向龙骨(505),纵向龙骨(502)和横向龙骨(505)围成若干个通风腔(504);所述护墙板(6)呈并列式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仲平胡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