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80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19
一种电池组件,包括壳体、电芯组件和转接板。电芯组件设于壳体内,包括多个电芯单元,多个电芯单元沿第一方向堆叠设置。电芯单元包括第一电芯、第二电芯和导流件,导流件设于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之间,导流件内设有流道,流道的相对两端分别连通壳体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转接板设于壳体与电芯组件之间,转接板与壳体之间形成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连通第一开口,转接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第一通道与流道。沿第一方向,至少部分所述通孔的面积逐渐增大,有利于减少出现局部温度过高、温升不均匀的问题,提高电池组件的安全性能。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池组件的用电设备。备。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化学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锂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锂电池在大倍率充放电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热量,由于现有的电池不具备散热结构,散热性能差,容易导致电池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热失控等问题,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状况,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通过在每两个电芯之间设置一个导流件的结构,并在转接板上设置面积逐渐增大的通孔,使不同位置的导流件中冷却介质的流量不随流动距离而减少,提升电池组件的散热性能,减少出现局部温度过高、温升不均匀、热失控的问题,提高电池组件的安全性能。
[000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包括电芯组件和壳体,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单元,多个所述电芯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堆叠设置,所述壳体围设于所述电芯组件外,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壳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电芯单元包括第一电芯、第二电芯和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于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之间。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芯组件之间,所述转接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导流件内设有流道,所述转接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流道;所述流道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沿所述第一方向,至少部分所述通孔的面积逐渐增大。
[0005]所述通孔使不同位置的导流件中冷却介质的流量不随流动距离而减少,提升电池组件的散热性能,减少出现局部温度过高、温升不均匀、热失控的问题,提高电池组件的安全性能。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通孔的面积逐渐增大。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包括中空铝板,进一步提升散热。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导流件的一侧接触连接,所述第二电芯与所述导流件的另一侧接触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电芯组件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多个所述流道,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入所述第二通道,再分流至多个所述导流件。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通孔的冷却介质的量为所述通孔的通流量,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通孔的通流量逐渐增大。进一步的,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到导流件的冷却介质的量基本相同,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均匀散热。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有凹部,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的侧边收容于所述凹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设有多个散热翅片。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设于任意相邻的所述电芯单元之间。所述缓冲件在电芯膨胀时可被压缩,为电芯提供膨胀空间。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包括泡棉。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电芯单元之间设有一个第一缓冲件,其中一个所述电芯单元与第一缓冲件的一侧接触连接,另一个所述电芯单元与第一缓冲件的另一侧接触连接。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封装结构和第二封装结构,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第一封装结构,所述第二开口设于所述第二封装结构,所述第二封装结构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二开口流出。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端板和第二缓冲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端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缓冲件设于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一封装结构之间,和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二封装结构之间。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封装结构包括第二端盖和驱动器,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驱动器安装于所述第二端盖内,并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二开口流出。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包括风扇。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导流件的厚度为3

5mm。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板包括电路板,所述通孔包括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芯的极耳和第二电芯的极耳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电连接。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板包括绝缘板,所述通孔包括设于所述绝缘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电芯的极耳和第二电芯的极耳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电连接。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板包括电路板和绝缘板,所述第一电芯的极耳和第二电芯的极耳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后电连接。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面积逐渐增大。
[0025]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组件。
[002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通过在每两个电芯之间设置一个导流件的结构,并在转接板上设置面积逐渐增大的通孔,使不同位置的导流件中冷却介质的流量不随流动距离而减少,提升电池组件的散热性能,减少出现局部温度过高、温升不均匀、热失控的问题,提高电池组件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电池组件在一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所示电池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图2所示电池组件中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0030]图4为图2所示电池组件的电芯组件中,电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和分解图。
[0031]图5为图1所示电池组件移除第一封装结构后的侧视图。
[0032]图6为图1所示电池组件移除壳体和封装结构后的俯视图虚线圆框中的内容为局
部结构放大图s。
[0033]图7为图2所示电池组件中转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图1所示电池组件与对比例中电池组件的测试结果对比图。
[0035]图9为用电设备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简图。
[003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7][0038]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4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件,包括: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单元,多个所述电芯单元沿第一方向堆叠设置;壳体,围设于所述电芯组件外,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壳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元包括第一电芯、第二电芯和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于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之间;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芯组件之间,所述转接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导流件内设有流道,所述转接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流道;所述流道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沿所述第一方向,至少部分所述通孔的面积逐渐增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电芯组件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多个所述流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通孔的冷却介质的量为所述通孔的通流量,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通孔的通流量逐渐增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第三方向,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有凹部,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的侧边收容于所述凹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廷永王付伟王义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