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贝藻复合体来修复海藻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071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贝藻复合体来修复海藻场的方法,步骤如下:在瓦氏马尾藻、铜藻成熟前采集野生种藻并将其暂养于室外水池,放置增氧泵进行暂养;流水冲刷种藻,收集铜藻和瓦氏马尾藻幼孢子体并转移至收集桶;将厚壳贻贝均匀铺在收集桶底部,用毛刷将孢子液涂抹在厚壳贻贝表面,沿桶壁轻轻加入海水,放置增氧泵于室外进行暂养;铜藻、瓦氏马尾藻在厚壳贻贝表面生长至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养贝藻复合体来修复海藻场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藻场的修复,具体涉及到一种培养贝藻复合体来修复海藻场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藻场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为近岸海洋生物提供了优良的栖息和繁衍场所,不仅是沿岸海域渔业资源养护、海域富营养化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载体,同时还是全球气候预警的灵敏感应器,是海岸带蓝色碳汇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人类频繁活动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中国近岸以瓦氏马尾藻、铜藻作为主要优势藻种的海藻场逐渐衰退。
[0003]目前,铜藻、瓦氏马尾藻海藻场修复主要通过移除敌害生物、喷洒孢子水及投放底层藻类附着基三种方式进行。
[0004]敌害生物移除法,是通过人工水下潜水,对植食性动物(如海胆)进行清除;喷洒孢子水法主要是通过采集将要成熟的种藻,在室内暂养,并大量收集幼孢子体,经静置、浓缩制成孢子水,而后乘船将其喷洒于修复海区;底层藻类附着基主要为人工藻礁,多为混凝土材质,需提前在藻礁上培育海藻幼苗,待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将其投放至海底,进而实现藻场修复。
[0005]传统的瓦氏马尾藻、铜藻海藻场修复过程中,敌害生物移除法,常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水下作业,工作强度大,并伴有一定安全隐患;喷洒孢子水虽然可通过大量喷洒游孢子、配子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幼孢子体生长密度,但其附着效率很大程度上仍受限于海浪、沉积物厚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底层藻类附着基的大量制备、投放,成本较高,且体积巨大的藻礁很可能对原有的底栖生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且改变了长期自然形成的近岸流场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寻求更加便捷高效、生态友好的海藻场修复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贝藻复合体的铜藻、瓦氏马尾藻藻场修复技术,将厚壳贻贝作为铜藻、瓦氏马尾藻幼孢子体附着基,借助贻贝足丝快速附着功能,进而间接实现海藻场修复。该方法仅通过水面播撒贝藻复合体,无需进行潜水作业,播撒人员甚至可站在潮间带进行播撒。此外,贻贝足丝具有快速附着特点,可迅速实现底栖固定,为海藻幼苗的间接附着提供了有利条件(研究表明,海藻幼苗可借助贻贝在水下岩礁表面实现二次附着)。由于贝藻复合体体积较小,往往被水流冲运到岩礁缝隙,该处更适宜贻贝及海藻生长,故贝藻复合体对近岸流场影响较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培养贝藻复合体来修复海藻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S1、在瓦氏马尾藻、铜藻成熟前采集野生种藻并将其暂养于水池,放置增氧泵进行暂养;
[0009]步骤S2、流水冲刷种藻,通过200目过滤网收集铜藻幼孢子体,500目过滤网收集瓦氏马尾藻幼孢子体,将收集的幼孢子体转移至收集桶,加水搅动后沉淀,倒掉上层悬浮液,将收集桶内底部的铜藻、瓦氏马尾藻幼孢子体转移至量筒后静置;
[0010]步骤S3、采集厚壳贻贝作为海藻孢子体附着基,将厚壳贻贝均匀铺在收集桶底部,用毛刷将孢子液涂抹在厚壳贻贝表面,沿桶壁轻轻加入海水,放置增氧泵于室外进行暂养;
[0011]步骤S4、铜藻、瓦氏马尾藻在厚壳贻贝表面生长至5

10cm后,将聚集成堆的厚壳贻贝逐一分开,将贝藻复合体投放至藻场修复海域。
[0012]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所述室外水池深度设置为30

50cm,每2日更换海水一次,放置增氧泵进行暂养。
[0013]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瓦氏马尾藻、铜藻成熟前10

20天内,外海采集野生种藻暂养于室外水池。
[0014]进一步的,步骤S1和步骤S2间隔2

3天,且在步骤S2中,用流动海水冲刷种藻。
[0015]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反复多次加水搅动后沉淀并倒掉上层悬浮液,直至上清液澄清为止。
[0016]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于潮间带或0

1m潮下带海域采集壳长为30mm的厚壳贻贝,用刀片将厚壳贻贝外部足丝割断并尽量保证不损坏茎部,带回育苗池后,用流动海水洗去贻贝表面泥沙及附着生物作为海藻孢子体附着基。
[0017]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沿桶壁轻轻加入海水至水深30

50cm,且每2日更换海水一次。
[0018]本专利技术先在培养池内完成种藻幼孢子体的附着,而后借助厚壳贻贝,快速实现二次附着,可有效避免沉积物及光照强度对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最终生长的贝藻复合体能够更好的对藻场修复海域进行修复。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培养贝藻复合体的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2]为了彻底理解本专利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0023]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24]步骤S1.于瓦氏马尾藻、铜藻成熟前10

20天内,外海采集野生种藻(包括雌性、雄性),并将其暂养于室外水池,水池深度设置为30

50cm,每2日更换海水一次,放置增氧泵进行暂养。光照和水温条件依自然状态进行,不设人为干预。
[0025]步骤S2.用流动海水冲刷种藻,并通过200目过滤网收集铜藻幼孢子体,500目过滤网收集瓦氏马尾藻幼孢子体,将收集的幼孢子体转移至50L塑料桶,不断加水轻轻搅动,沉淀,倒掉上层悬浮液,反复多次至上清液澄清为止,收集塑料桶下方铜藻、瓦氏马尾藻幼孢子体,转移至1000ml量筒,静置2h。
[0026]步骤S3.于潮间带或0

1m潮下带海域,采集壳长约为30mm的厚壳贻贝,作为海藻孢子体附着基。用刀片将贻贝外部足丝轻轻割断,尽量保证不损坏茎部。带回育苗池后,用流动海水轻轻洗去贻贝表面泥沙及附着生物。
[0027]步骤S4.厚壳贻贝均匀铺在桶底,用毛刷将高浓度孢子液涂抹在厚壳贻贝表面,沿桶壁轻轻加入海水,注意避免水流过大,对贻贝表面尚未附着的幼孢子体造成影响。水深升高至30

50cm,停止注水。放置增氧泵进行暂养,每2日更换海水一次。
[0028]步骤S5.经100天暂养,铜藻、瓦氏马尾藻生长至5

10cm,可进行藻场修复海域播撒作业。将聚集成堆的厚壳贻贝逐一轻轻分开,避免对海藻幼苗和贻贝足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贝藻复合体来修复海藻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瓦氏马尾藻、铜藻成熟前采集野生种藻并将其暂养于水池,放置增氧泵进行暂养;步骤S2、流水冲刷种藻,通过200目过滤网收集铜藻幼孢子体,500目过滤网收集瓦氏马尾藻幼孢子体,将收集的幼孢子体转移至收集桶,加水搅动后沉淀,倒掉上层悬浮液,将收集桶内底部的铜藻、瓦氏马尾藻幼孢子体转移至量筒后静置;步骤S3、采集厚壳贻贝作为海藻孢子体附着基,将厚壳贻贝均匀铺在收集桶底部,用毛刷将孢子液涂抹在厚壳贻贝表面,沿桶壁轻轻加入海水,放置增氧泵于室外进行暂养;步骤S4、铜藻、瓦氏马尾藻在厚壳贻贝表面生长至5

10cm后,将聚集成堆的厚壳贻贝逐一分开,将贝藻复合体投放至藻场修复海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贝藻复合体来修复海藻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室外水池深度设置为30

50cm,每2日更换海水一次,放置增氧泵进行暂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贝藻复合体来修复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训猛王凯章守宇陈健渠毕远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