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带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68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14
提供一种提高了装拆操作的自由度的带扣。带扣具备阳部件及阴部件,阳部件具有突起部,阴部件具有能够与该阳部件卡合的凹陷部,上述阴部件具有连结第二板状基部的表面及凹陷部并用于将上述突起部向凹陷部引导的倾斜面,上述突起部具有爪部,上述凹陷部具有能够与上述爪部卡合的爪承接部,通过在从阳部件与阴部件卡合的状态起使阳部件以爪承接部为支点向第一板状基部的背面离开第二板状基部的表面的方向相对地转动,而能够以翻开阳部件的方式进行卡合解除,在上述突起部及上述凹陷部的一方埋设有磁铁,在另一方埋设有以被上述磁铁吸引的方式对磁极进行了调向的磁铁或被上述磁铁吸引的金属。吸引的金属。吸引的金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扣
[0001]本专利技术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8年3月26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8/012238、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家申请号为201880088315.2、专利技术名称为“带扣”的专利技术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了磁铁的带扣。

技术介绍

[0003]以往,不仅对腰带,还为了将提包、背包、衣服、鞋、头盔、运动用品及包装器具等各种物品所附设的带子的端部彼此连结,而使用了使阳部件与阴部件装拆自由地卡合的带扣。在这样的带扣中,一方面要求用于装拆的操作简单,另一方面要求在非故意时避免意外脱落。以往,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特性,而提出了各种带扣结构。
[0004]在日本实开昭62

11981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带扣,其由第1连结部件及能够相对于第1连结部件卡合、脱离的第2连结部件组成,并且,在第1连结部件及第2连结部件的后端具备带子的安装部,该带扣的特征在于,上述第1连结部件及第2连结部件具有彼此重合的相对面,该相对面形成为以磁力吸附,而且在该相对面设有用于阻止上述第1连结部件及第2连结部件因上述带子的拉拽而向彼此分离的方向滑动的卡合机构。在该文献中,作为卡合机构而记载了形成于上述相对面的一方的卡定孔和插入该卡定孔的卡定突起。
[0005]类似于上述带扣结构的带扣结构在美国专利第7,506,419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中国技术第205795061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及中国技术第205214395号说明书(专利文献4)中也有所记载。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2

119815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7,506,419号说明书
[0010]专利文献3:中国技术第205795061号说明书
[0011]专利文献4:中国技术第205214395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但是,在以往的带扣结构中,用于使阳部件与阴部件卡合及脱离的操作没有自由度,需要以预先确定的一套方法相对地操纵阳部件与阴部件两者。因此,对于带扣的装拆操作要求正确性,使用者需要在带扣的装拆操作上耗费精力。虽然认为根据用途的不同而对带扣有各种需求,但以往没有出现将重点放在装拆操作容易化这方面的带扣。
[001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创作的,其课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装拆操作的自由度的带扣。
[0014]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创作出很好地利用了磁铁的特性的以下例示的本专利技术。
[0015][1]一种带扣,具备阳部件及能够与该阳部件卡合的阴部件,
[0016]上述阳部件具备:具有表面及背面的第一板状基部;凸设于第一板状基部的背面的突起部;和从第一板状基部的一端延伸设置并具有沿带宽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开口的第一带安装部,
[0017]上述阴部件具备:具有表面及背面的第二板状基部;凹设于第二板状基部的表面且能够与上述突起部卡合的凹陷部;从第二板状基部的一端延伸设置并具有沿带宽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开口的第二带安装部;和连结第二板状基部的表面及凹陷部并用于将上述突起部向凹陷部引导的倾斜面,
[0018]上述突起部具有至少向第一带安装部侧突出的爪部,
[0019]上述凹陷部具有能够与上述爪部卡合的爪承接部,
[0020]通过在从阳部件与阴部件卡合的状态起使阳部件以爪承接部为支点向第一板状基部的背面离开第二板状基部的表面的方向相对地转动,而能够以翻开阳部件的方式进行卡合解除,
[0021]在上述突起部及上述凹陷部的一方埋设有磁铁,在另一方埋设有以被上述磁铁吸引的方式对磁极进行了调向的磁铁或被上述磁铁吸引的金属。
[0022][2]在[1]记载的带扣中,爪部仅向第一带安装部侧突出。
[0023][3]在[1]或[2]记载的带扣中,上述突起部具有顶面和与该顶面连结的直立壁,上述直立壁在突起部的与第一带安装部相反一侧的侧部,从顶面朝向背面垂直地下降。
[0024][4]在[1]~[3]的任一项记载的带扣中,在第一板状基部的与第一带安装部侧相反一侧的端部,设有朝向阳部件的表面侧凸出的弯曲部。
[0025][5]在[1]~[4]的任一项记载的带扣中,在从表面侧观察上述阴部件时看到的上述凹陷部的带宽方向的最大长度比从背面侧观察上述阳部件时看到的上述突起部的带宽方向的最大长度长2mm以上。
[0026][6]在[1]~[5]的任一项记载的带扣中,上述凹陷部具有向第二带安装部侧开放的槽状端部。
[0027][7]在[1]、[2]、[4]~[6]的任一项记载的带扣中,上述突起部具有顶面、和与该顶面连结并朝向第一带安装部的相反侧下降的斜坡。
[0028][8]在[1]~[7]的任一项记载的带扣中,倾斜面的长度为0.5mm以上。
[0029][9]一种物品,具有[1]~[8]的任一项记载的带扣。
[0030]专利技术效果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扣的一个实施方式,在阴部件(150)中,存在连结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161)及凹陷部(170)并用于将上述突起部(120)向凹陷部(170)引导的倾斜面(180),而且,在突起部(120)及凹陷部(170)中为了相互吸引而埋设有磁铁。因此,无需高精度的对位,当使用者将突起部(120)和凹陷部(170)接近时,阳部件(100)和阴部件(150)容易自动在恰当的位置卡合。因此,使用者无需耗费过多精力在带扣的卡合操作上。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扣的一个实施方式,突起部(120)具有至少向第一带安装部(130)侧突出的爪部(126)。因此,通过在从阳部件(100)与阴部件(150)卡合的状态起使阳部件
(100)以爪承接部(176)为支点向第一板状基部(110)的背面离开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的方向相对地转动,而能够实现以翻开阳部件(100)的方式进行卡合解除这一操作。相反地,从阳部件(100)与阴部件(150)分开的状态起一面使阳部件(100)相对于阴部件(150)倾斜一面使爪部(126)与爪承接部(176)接触,以爪承接部(176)为支点使阳部件(100)向阳部件(100)的第一板状基部(110)的背面接近阴部件(150)的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的方向转动,由此也能够实现将阳部件(100)与阴部件(150)卡合这一操作。
[0033]像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扣的一个实施方式,由于在将阳部件与阴部件卡合及分离所需的两者的相对操纵方式上产生自由度,所以带扣的装拆操作变得更简单。因此,由于在带扣操作上无需过多分神,所以即使在走路或骑自行车等进行其他动作的过程中,使用者也能够轻松地进行带扣的装拆操作。
[0034]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扣的一个实施方式,得到利用磁力将阳部件及阴部件相互引导到规定的卡合位置,并且难以意外地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扣,具备阳部件(100)及能够与该阳部件卡合的阴部件(150),其特征在于,所述阳部件(100)具备:具有表面(111)及背面(112)的第一板状基部(110);凸设于第一板状基部(110)的背面(112)的突起部(120);和从第一板状基部(110)的一端延伸设置并具有沿带宽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开口(131)的第一带安装部(130),所述阴部件(150)具备:具有表面(161)及背面(162)的第二板状基部(160);凹设于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161)且能够与所述突起部(120)卡合的凹陷部(170);从第二板状基部(160)的一端延伸设置并具有沿带宽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开口(191)的第二带安装部(190);和连结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161)及凹陷部(170)并用于将所述突起部(120)向凹陷部(170)引导的倾斜面(180),所述突起部(120)具有至少向第一带安装部(130)侧突出的爪部(126),所述凹陷部(170)具有能够与所述爪部(126)卡合的爪承接部(176),通过在从阳部件(100)与阴部件(150)卡合的状态起使阳部件(100)以爪承接部(176)为支点向第一板状基部(110)的背面离开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的方向相对地转动,而能够以翻开阳部件(100)的方式进行卡合解除,在所述突起部(120)及所述凹陷部(170)中的一方埋设有磁铁(128),在所述突起部(120)及所述凹陷部(170)中的另一方埋设有以被所述磁铁吸引的方式对磁极进行了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直幸金子仁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