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割灌机(1),其具有引导管(2)。在引导管(2)的端部(42)处布置有工具单元(3)。在引导管(2)处固定有把手横梁(43),该把手横梁在每个端部处都携带手柄(6、7)。每个手柄(6、7)都具有杆(8),该杆具有固定端(9)和自由端(10),在该固定端处手柄(6、7)固定在把手横梁(43)处。每个手柄(6、7)都具有处于面对工具单元(3)的前侧面(27)和相对而置的后侧面(30)。手柄(6、7)具有处于彼此面对的内侧面(29)和彼此背离的外侧面(28)。手柄(6、7)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鱼际支承部(33),该鱼际支承部构造成在杆(8)的内侧面(29)和后侧面(30)处延伸的隆起。的隆起。的隆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割灌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割灌机。
技术介绍
[0002]由EP 2 845 460 A1得知一种割灌机,在其引导管处布置有带有两个手柄(Handgriff)的把手柄(Lenkergriff)。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这种类型的割灌机,利用该割灌机可实现符合人机工程学且不累人的工作。
[0004]该目的通过一种带有引导管的割灌机来实现,其中,在引导管的端部处布置有工具单元,其中,在引导管处固定有把手横梁(Lenkerholm),该把手横梁在每个端部处都携带手柄,其中,每个手柄都具有杆,该杆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在固定端处手柄固定在把手横梁处,其中,每个手柄都具有处于面对工具单元的前侧面和相对而置的后侧面,其中,这些手柄具有处于彼此面对的内侧面和彼此背离的外侧面,其中,手柄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鱼际支承部(Ballenauflage),该鱼际支承部构造成在杆的内侧面和后侧面处延伸的隆起。
[0005]在割灌机的运行中,必须由用户经由手柄沿不同的方向施加力。在此,在运行中可能尤其需要推动或按压工具单元。这尤其当工具单元包括刀具时是有利的。为了能够经由手柄朝向工具单元向前引入力,设置成,手柄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鱼际支承部,该鱼际支承部构造成在杆的内侧面和后侧面处延伸的隆起。操作者的鱼际(Handballen)可以经由该鱼际支承部得以支撑。由此,手可以在运行中实施转动的、推动的运动,并且由此非常好地且符合人机工程学地向前朝向工具单元导入力。
[0006]在特别优选的设计中,两个手柄具有鱼际支承部。由此,两个鱼际可以向前实施推动的运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好地支撑在手柄的鱼际支承部处。通过鱼际支承部来强化侧向的力导入。割灌机有利地如此悬挂在背带处,使得割灌机在运行位置自由地悬挂在背带处。割灌机的重心相对于悬挂点有利地朝向工具单元移动。由此割灌机在背带处悬挂成使得工具单元相比于割灌机的壳体布置得更靠下。
[0007]经由至少一个鱼际支承部,尤其可以非常好地导入力,用于利用割灌机进行收割。在收割时,割灌机以往复运动的方式进行运动。割灌机被操作者按压和推动,以便实施进给运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鱼际支承部来强化沿旁侧方向的力导入。
[0008]经由至少一个鱼际支承部,尤其可以非常好地导入力,用于利用割灌机进行粉碎。在粉碎时,割灌机进行上下运动。用于该运动的力由操作者通过在手柄处向上拉动和向下按压手柄来导入。用于使工具单元向下运动的力在此至少部分地、尤其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割灌机的重力来施加。
[0009]所述至少一个鱼际支承部实现改善地引入这些力。由此实现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工作。
[0010]鱼际支承部有利地具有处于两个平面之间的鱼际支承面,这些平面的间距有利地小于3mm。鱼际支承面因而是近乎平面的面。鱼际支承面由这两个平面限定。杆的不处于两个平面之间的区段,即使鱼际会搁放在这些区段上,也不被视为鱼际支承面的一部分。
[0011]鱼际支承面的在手柄纵向方向上测得的长度有利地为至少2.5cm,尤其至少3.5cm。由此力可以沿圆周方向在杆的足够大的长度上经由用户的鱼际来导入。鱼际支承面的宽度有利地为至少8mm,尤其至少1cm。
[0012]鱼际支承部相距纵向的最大间距有利地至少为杆的垂直于最大间距且垂直于纵向方向测得的直径的0.7倍,尤其至少0.8倍。后侧面在鱼际支承面处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剖切平面中,在任何部位处都具有至少10mm、尤其至少15mm的半径。但尤其对于第二手柄来说,也可以在鱼际支承部的边缘区域中设置更小的半径。优选地,后侧面在鱼际支承面处大致平面地构造。鱼际支承面可以在垂直于手柄的纵向轴线的剖切平面中凸形地和/或凹形地弯拱。有利地,鱼际支承面的沿圆周方向位于外部的区段凸形地弯拱。平面的或凹形地弯拱的区段可以沿凸形地弯拱的区段之间的圆周方向伸延。
[0013]有利地,鱼际支承部布置在手柄的与固定端邻接的半部中。
[0014]优选地,两个手柄具有不同的形状。优选地,在手柄之一处布置用于操作割灌机的驱动马达的操作元件。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操作元件的手柄大于另一个手柄。优选地,右边的手柄大于左边的手柄。
[0015]为了简化对手柄的把持,并且尤其也简化利用鱼际推动割灌机,有利地设置成,至少一个手柄在杆的至少一个区段中具有橡胶部。优选地,橡胶部至少部分地、尤其完全地在鱼际支承部上延伸。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借助附图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操作人员与割灌机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示出图1的割灌机的第一手柄的透视图;图3示出图2的手柄的外侧面的侧视图;图4示出在图3中的线IV
‑
IV的方向上穿过手柄的剖面;图5示出手柄的后侧面的在图3中的箭头V的方向上的侧视图;图6示出手柄的内侧面的在图5中的箭头VI的方向上的侧视图;图7示出沿着图6中的线VII
‑
VII的局部剖视图;图8示出沿着图6中的线VIII
‑
VIII的局部剖视图;图9示出手柄的前侧面的在图3中箭头的IX
‑
IX的方向上的侧视图;图10示出手柄的拇指支承面的透视示意图;图11示出手柄的第三操作元件的操纵路径的示意图;图12示出第三操作元件的在未操纵位置的透视图;图13示出第三操作元件的在操纵位置的透视图;图14至18示出在第一手柄处的可能的不同的手姿态的示意图;图19示出第二手柄的侧视图;图20示出沿着图19中的线XX
‑
XX穿过第二手柄的鱼际支承部的剖面;
图21和22示出第二手柄的透视图;图23示出第二手柄的后侧面的在图19中的箭头XXIII的方向上的侧视图;图24示出手柄的外侧面的在图23中的箭头XXIV的方向上的侧视图;图25示出沿着图19中的线XXV
‑
XXV穿过拇指支承面的局部剖视图;图26示出割灌机的带有两个手柄的把手柄的侧视图;图27示出沿着图26中的线XXVII
‑
XXVII穿过左边的第二手柄的剖视图;图28示出沿着图26中的线XXVII
‑
XXVIII穿过右边的第一手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图1示意性地示出用户51,他携带手持式工作器械、即割灌机1。割灌机1具有引导管2。在引导管2的端部42处布置有工具单元3,在本实施例中为带有切割刀具70的工具头。在引导管的另一端部73处布置有壳体4。在本实施例中,在壳体4内布置有示意性地示出的驱动马达26。该驱动马达26例如可以是电动机,尤其由蓄电池供应以能量的电动机,或者是内燃机。
[0018]操作者51利用背带74携带割灌机1。经由背带74,在运行中至少部分地、尤其很大程度上承受割灌机1的重量。背带74在悬挂点A保持住割灌机1。割灌机1如此有利地悬挂在背带74处,使得割灌机1在工作位置(即在工具单元3比壳体4布置得更靠下的所在位置)自由地悬挂在背带74处。在图1中示意性地绘出割灌机1的重心S和重力F。割灌机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引导管(2)的割灌机,其中,在所述引导管(2)的端部(42)处布置有工具单元(3),其中,在所述引导管(2)处固定有把手横梁(43),所述把手横梁在每个端部处都携带手柄(6、7),其中,每个手柄(6、7)都具有杆(8),所述杆具有固定端(9)和自由端(10),在所述固定端处所述手柄(6、7)固定在所述把手横梁(43)处,其中,每个手柄(6、7)都具有处于面对所述工具单元(3)的前侧面(27)和相对而置的后侧面(30),其中,所述手柄(6、7)具有处于彼此面对的内侧面(29)和彼此背离的外侧面(28),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6、7)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鱼际支承部(33),所述鱼际支承部构造成在所述杆(8)的内侧面(29)和后侧面(30)处延伸的隆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际支承部(33)具有处于两个平面之间的鱼际支承面(36),这些平面的间距(n)小于3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割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际支承面(36)的在所述手柄(6、7)的纵向轴线(14)的方向上测得的长度(k)为至少2.5cm,并且所述鱼际支承面(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
申请(专利权)人:安德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